分享

科举时代的状元以及“状元文化”

 泰荣林黑皮 2020-08-07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状元不仅仅是一种科场称谓,在各行各业中受到追捧,并引申出了一种“状元文化”,这种文化符号在建筑、饮食、戏曲等领域中皆有所体现。至20世纪初,当科举制度被唾骂为与缠足、鸦片、纳妾一样腐朽落后的东西,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后,状元文化依旧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状元”一词的出现及别称

“状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唐代的科举考试有许多名目,当时只有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状元。因为考生赴京城应礼部试,中第后需以奏状报于朝廷,第一名列状之首,故称“状头”“状首”,又称“状元”。

宋代推行殿试制度后,沿用此称。当时对通过礼部试的考生有一个排名,殿试后依殿试成绩重新排名,并将第一名称为状元,而礼部试的第一名为“省元”(明清时为会元)。从此,状元成为殿试第一名的称谓,并且区别于省元。

既获省元,又获状元者称“连中二元”,若地方初级考试也获第一,便为“连中三元”。宋代有时也将一甲的一、二、三名统称为状元。元朝将状元定为殿试第一名的专称,明朝更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殿试一甲赐进士及第,其第一名为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

状元有许多别称,如榜首、状头、状首、鼎魁、廷魁、大魁、殿元、殿魁、殿撰、龙头、龙首、龙头客等。这些别称是从不同角度对状元的赞美。

状元是殿试第一名,故称“殿元”。状元之名列在金榜第一行之首,故称“榜首”。“魁”有首选、第一之意,而殿试又称廷试,所以称状元为“殿魁”“廷魁”。而“大魁”则尤表赞许,有天下第一之誉,科举时代对中状元者誉为“大魁天下”。

经殿试排名的进士分三甲,一甲只有三名,如鼎有三足,所以被称为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故有“鼎元”“鼎魁”之称。旧称考场正门为龙门,而称取中进士者为“登龙门”“跳龙门”,状元自然被称为“龙头”“龙首”“龙头客”。

状元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状元是科举中的魁首,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最终攀登上了金字塔的顶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得到这个称谓是当之无愧的。人们对状元报以赞许的目光,给予崇高的荣誉,这实际上是继承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取精神。

在科举时代,“状元”这一称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有关状元的故事传诵不衰,不但存于史书中,表演于舞台上,而且渗透到生活习俗、饮食起居等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即所谓的“状元文化”。

隋唐以来,自从产生了科举制度与状元,也就出现了不少有关科举制度与状元的史籍。自唐代就开始编撰《登科录》,清代徐松所撰《登科记考》,收集了许多唐及五代有关状元及进士及第者的史料。至于对明清状元的记录则更多了,如王士禛、张维襄等知名人士都曾撰过类似的状元、进士史籍。

有关状元的事迹不但载于史册,而且从唐代时起,就便编为小说、戏曲,广为流传。据不完全统计,宋、元、明、清有关状元的戏曲、弹词就有上百部。这些戏曲、弹词脚本大多搬上舞台,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士子,特别是状元的生活,辛酸苦辣、悲喜交加、善恶美丑,均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科举生活的再现,因而历代演唱,经久不衰。

这些小说、戏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生动状元艺术形象。其中有丹心报国的英烈,有才华横溢的才子,有忠于爱情、多情重义的郎君,有富贵易妻、甚至杀妻灭子的负心汉,还有女扮男装、争取自由的女状元。人们通过这些状元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爱憎、理想与追求。这些有关状元的小说、戏曲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成为“状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状元作为出类拔萃、吉祥喜庆的象征,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在宋代,就有一种牡丹花被命名为“状元红”。据陆游《渭南文集》卷42的《天彭牡丹谱》记载:

“状元红者,重叶深红花,其色与鞓红潜绯相类,而天资富贵……以其高出众花者,故名状元红。或曰旧制进士第一人赐茜袍,此花如其色,故以名之。”

在宋代还有一种荔枝也叫“状元红”。传说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朱元徐铎,曾在福建故居手植荔枝,名曰“延寿红”。他死后,人们即称之为“状元红”。后代以状元名物者更是屡见不鲜。如菊花中也有“状元红”品种;果酒中亦有“状元红”。至今在南京夫子庙的小吃中还有一种米粥叫“状元粥”。与状元有关的民居、府第更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状元吉寓”曾是清代北京的一大景观,吸引了众多赴京赶考的士子。清初,京师有个“麻状元胡同”,那是因为顺治九年(1652)壬辰科满榜状元麻勒吉宅第在此。后来,麻勒吉改名为“马中骥”,胡同亦改名为“马状元胡同”,又名“状元街”。1965年更名为“群力胡同”,在今北京西城区。

历史上出现状元最多的当属江苏苏州,这里也一直有许多“状元府”或“状元第”。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民宅中保留着状元、会元的匾额。

“状元”体现出的公平和进取精神

状元作为一个曾经令人羡慕的称谓,在科举时代有着很大的影响,曾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泛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人们已很难一一道出状元的名字,但“状元”这一称谓却一直在社会民众中使用和传播。

如今,状元已成为第一名、成功者、拔尖人物的共有称谓,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之高考,各省都有各自的状元,其他如书法状元、种田状元、养猪状元、植树状元更是屡屡见诸于报端。

人们如此喜闻乐见和广泛使用状元这一称谓,不仅仅是因为它带有吉祥喜庆的含义,更主要的是,这里体现着一种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和勇于奋斗的精神。这是整个社会给予成功者的极大鞭策,同时也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

此外,科举制度的长期实行,还形成了许多成语典故,如:金榜题名、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连中三元、朱衣点头、春风得意、独占鳌头。这些成语是对科举生活的直接反应,也是人们点滴记录状元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