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勘爱 八分钱邮票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袁勘爱    八分钱邮票

作者简介

     袁勘爱,行政机关退休干部,岳阳市老年文学协会会员,喜爱文学,作品散见于市级报刊杂志。

    当你把八分钱邮票贴在信封上,投进邮筒,你的“想”就开始了。

      1972年夏天,我刚满十五岁,云南省地质九大队,派了三辆大卡车,两边拉着横幅、车头挂着大红花,把我们首批考取高中的学生从大红山矿区送到离家200多公里外的新平县一中,在车起动的那一刻,我的“想”就隐隐的开始了。趴在被子上给爸妈写的第一封信,尽是到学校后看到的新鮮事,兴高采烈地写了满满五大张信纸,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投进了邮筒,然后期盼着回信。

  到后来的第二封乃至无数封,就成了想的蔓延……想爸爸妈妈、想弟弟妹妹、想家、想隔壁邻居的小伙伴、想门前河里游来游去的小白鱼,连家里养的那只叫小黑的狗我都想得不行,只好躲到被子里哭,然后把“想”贴上八分钱的邮票丢进邮筒里,把平时不好意思说的话全写在信纸上——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你们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特别是妈妈有胃病,女儿十分牵挂之类的贴心语。害得妈妈每次都是潸潸地掉着眼泪看完我的信,逢人就说我的勘儿懂事了。

       八分钱邮票,用得最多的时候是1976年后,因地质大会战的需要,云九队一分为二,一半人迁至新疆,一半人留在云南,好同学好姐妹的分离,靠的是这8分钱邮票互叙衷肠。买邮票再不是一张一张的买,而是一版一版的买,今天给先凤写,明天给萍萍写,后天给湘妹子写,玩得好的同学都要写,总有写不尽的话,道不完的想。直到我们都各自谈朋友结婚生子了,这股热情才慢慢转型,不再把“想”往邮筒里丢,而是放在心里了。

       写信写得多了,没想到还能帮助人。第一次是帮小叔子写情书。那会儿小叔子也老大不小了,公公婆婆着急帮他找对象,托了湖南老家的姨妈物色,殊不知还物色到了,条件不错,是个转业女兵,分配在县城某个局。小叔子害羞地找到刚过门不久的我说:“嫂子帮个忙,帮我写封信好不?”这把我为了难,两人谈恋爱我怎么写呀?小叔子说随便写,并甩给我一大摞8分钱的邮票,我试着写了一封,还别说一来二去谈了一年多,只因一个在新疆,一个在湖南,不能解决两地分居的实际问题,没搞得成。第二次是1985年秋天,我因胆结石跟单位请了病假到武汉铁路医院住院治疗,那时武汉铁路医院不打针吃药,不动手术,吃猪脚打胆结石风靡全国。慕名来看病的人把住院部挤得水泄不通,过道都加了床,我被安排住在招待所。房间住了三个人,一个湖北当阳人,一个来自湖北沙市,我们每天的治疗方案,就是吃两坨猪脚,耳朵上贴几个布丁。没事的时候,我们三个人经常一起上街。一天当阳的大姐说她出来半个多月了,家里还有四岁的女儿很是挂念。我说,帮你给家里写封信吧!花一个多小时写了三页半纸,贴上邮票投进了邮筒,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回信,十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回信,没想到第十一天,他老公来了,还有她姐夫也来了,一来就问信是谁写的,说信写得太好了,全村的人都传着看,把好多妇女老人都看哭了。他老公说怕自己水平低不好意思回信,只好亲自跑来表示感谢,对我崇拜得不行,搞得我怪不好意思。

      当然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我与老公的通信,1986年我先于老公从新疆调回岳阳一年,老公和儿子留在新疆,五岁的儿子是我最重的牵挂,每周我都会把我对他们的思念写在信纸上,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投进邮筒里,老公惜字如金,话少,写信字更少,每封就半页纸,称呼“妹:你好!”喊得我酥麻麻,后面就是千遍一律,问我身体好吗?工作忙吧?在外要注意安全,我们一切都好请放心之类的等等,最后吊一句,“吻你!”一封公文式的信有了那个称呼和接尾,我都只敢羞答答地躲着看,就他那半页纸,让我在这陌生的城市倍感温暖。

      这些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通讯设备日新月异,电话、手机、电脑、还有什么平板、QQ、微信,早把写信推入了历史的范畴,八分钱的邮票也成了集邮爱者的收藏,我也从此再没写过信, 但我怀念那个时候,怀念那份等信的味道。 

2、投稿同时,请附上作者近照和作者简介一份,推公众号所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