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节专刊 潇湘原创之家‖刘明 父亲的眼泪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父亲节专刊

编者按

    有一种伟岸如青山,巍峨峻拔。有一种圣洁如冰雪,晶莹剔透。有一种温暖如春阳,和煦醉人。有一种宽广如江海,浩瀚辽阔。有一种幸福叫父爱。父亲节到了,让我们把最真的、最深的、最美的祝福送给父亲!

28

父亲的眼泪

作者简介

      刘明,一个种过田、当过兵、开过火车的文学爱好者,曾是《岳阳晚报》通讯员,现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有人见到过他流眼泪的场景。

      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不管是在学生眼里,还是在儿女心中,他都是威严的。他的不怒自威,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感受到压力,甚至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

  那年祖父去世,他默默地流着泪,一声不吭地跪在祖父遗像前,人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也第一次觉得他其实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记得母亲劝他,他只轻轻地说了句:“父亲没有女儿,我就当是女儿为他老人家哭灵吧”。这之后,几十年过去再也没看见父亲脸上有过带泪的表情。

        可就在二00九年的正月初二,父亲又一次地哭了,而且哭的泪眼模糊,情难自禁。当时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团聚,都有说有笑的。看到父亲一直哭着走到阳台上,我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面面相蹙,对视无言。了解父亲性格的我们,尽管知道问原因是对父亲的不尊敬,还是要妹妹去试探了一下:“有什么话可以跟我们说吗?”父亲默不作声,过了好一阵子,只见他用手抹了抹脸,并使劲儿地揉了揉,不知是想擦干眼泪,还是想拂去心中的郁结?待他自己平静后,全家人过年的气氛才得以轻松起来。但我们兄妹几个都同时纠结着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在这大过年的哭得这么情绪失控?他可一直是我们心中威严坚强的男子汉大丈夫呀。后来,不管我们怎么询问,父亲都缄口不提流泪的事了。

  这一年的八月十二日,父亲因心血管病突发,离开了我们,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带走了我们心中永远的谜团。在父亲灵前,我噙着热泪唱了那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我知道,再动听的歌声也不足以表达我对父亲的全部心意,也释怀不了我对父亲那次流泪的自责,也唤不回那渐行渐远的身影。

      父亲一生共养育了五个子女,其中有四个是跟着母亲当年下放到了农村。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像我们这样的多子女家庭,生活还是很困难的,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对付七张嘴巴吃饭,但从没听到父亲抱怨过什么。尽管他很少打骂我们,但我们都还是很敬畏他的,就像他的学生们敬畏他一样。懂事后,我慢慢地学着从父亲少有的、从不失控的笑声里,去感受点滴的父爱和温情;学着从他众多学生的来信中,去揣摩一个为人师表的欣慰和骄傲;学着从母亲的唠叨里,去体谅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艰辛与不易。

      我从农村当兵后,更是每每在父亲的来信中,接受着关心、鼓励和鞭策,战友们都羡慕我有一个“会写信的好父亲”。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感觉从“敬畏”转到了“敬爱”。

       我们兄妹五人都因工作关系,将各自的小孩托给父母照看过。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再到上学,父亲又一次担起了浇花育人的重担,依旧毫无怨言。每次听到孩子们“爷爷奶奶”地喊着,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便溢满了幸福和知足。我甚至认为那时的父亲是自豪的,是颇有成就感的,是没有任何遗憾的。

       可我知道,我的内心一直是纠结的,这份纠结连带着忏悔,像刺一样不时地痛楚着我的神经。每年的清明,我依然会去父亲墓前,去找寻那难解的答案。

本期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