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原创之家‖ 彭顺华 我的诗意人生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提示

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一经推出,将同时发表在搜狐网、天天快报等网络平台!

    

我的诗意人生

作者简介

       彭顺华,岳阳县人,现居广东佛山,素喜诗词,书法。寄情趣于山水,以笔墨写人生。

  说起对诗词的接触,当然要数学生时期了。从小学到初中,每首古诗词,都成了我的最爱,虽不能说到现在都能记起、背诵,但也可以说耳熟能详。

      记得那时候,每学期开学,一旦新书发下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翻看古诗词,期待先睹为快。而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更是常常把我带入那神秘的世界。什么赋兴比拟,夸张借喻等表现手法,让我对诗词的写作技巧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

       直到初中毕业,由于家境的原因,我缀学了,但我对诗词的热爱依然未减。我开始拿起我手中的笔,准备谱写我的人生。记得那时写的是现代诗,因为我接触的第一位诗人就是写现代诗的,他的名字叫范晓林。那时的我意气风发,对人生对爱情充满了各种希望与幻想,我要用我的笔记下我的每一个心念,把我的喜怒哀乐展现于笔端。

        那时的我是狂热的,对诗歌的创作,几乎达到了每天一诗的地步。工余饭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记录生活的点滴,把它们咏诵成诗,可以说已经痴迷了。其中更是得到了时任岳阳县文联主席赵煜恒老师的赏识与栽培,有了一些作品陆续得到了发表。可惜那些诗稿,随着时间的迁移,生活的颠沛,已经遗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后来,因缘际会,我出家了,走进了佛教丛林,过起了暮鼓晨钟的生活,而我对诗词的热情依然未减。只是我转性了,只是把它当成了爱好,不再在社会刊物上寻求发表,而且在不经意间,写作重心已经转入了古典诗词。

      迷上古诗词的原因,一来是延续了小时候的梦想,二来总觉得古诗词短小精悍,韵律优美,言简意赅,可以直指心灵,更符合佛家超脱的思想表达方式。

      由于我对古诗词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学校期间,初期的作品大多是不成熟的,根本拿不出手,只能是一种自我慰藉,直到进入浙江省天台山佛学院学习。佛学院自然是精研佛学的地方,但同时也开设社会学科,比如语文、英语、书法,而这些老师是需要从社会上聘请的。

      庆幸的是,这些请来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社会上退休了的高级教师。其中不乏懂诗词写作的高手,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的诗词知识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加入了天台县诗词协会,书法协会。渐渐的,有了一些诗作发表在《天台山诗词》刊物上。

      一九九七年,《中国唐诗之路》活动在天台县举行,全国各地文人雅士齐集天台县,游情抒怀,吟风咏物,极尽风流。而我也作为县诗词协会一员,有幸恰逢其会,认识了一些名家,出于交流的需要,我的一些诗稿被他们索要,陆续发表在《中华诗词》、《燕南诗词》、《盘锦诗词》等刊物上。

       岁月迁流,而今我早已离开了天台县,也与那些友人失去了联系,但我对诗词的热情依然未减。我依然在坚持写作,每每功课之余,便会想着写点什么,但从没想着要去发表,只是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情趣,融于情,发于理,寄于禅,皈于佛,内炼于心,外接于众。因为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间,诗友越来越多,其间的交流自然也多了不少,感于传统文化的博大,基于古典诗词的一种传承。现在我慢慢的也趁向于把自己的心得,在QQ上,微信上,一一展现,只为说明,佛学也是包容一切学科的,而诗词文化,更是佛学传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很多经典上的诗偈就是。

     人生苦短,诗路漫漫。我是个出家人,而我对诗歌的热爱将长伴一生,虽说还是谈不上写的多好,但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写下去,直到色身衰竭!



本期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