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蒋正亚 追上老聂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追上老聂

   

作者简介

        蒋正亚,男,1964年8月出生,汉族,湖南省岳阳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笔名郑诚、蒋当当、艾雨重等。曾任教师、编辑、政工干部。现从某企业提前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1997年加入湖南作家协会,1998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2002年加入中国石化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城乡两栖》《夜猫随笔》《人在南山》,诗集《青春底片》,评论集《弄文知味》。

   从来不想“追星”,每每看到少男少女们如醉如痴一哭二闹三上吊追星的故事,总觉得可怜可笑。但老实说来,我还是“追”过一回“星”的,这“星”不是影视大明星,是聂卫平;这“追”的方式,是实实在在地追上前去,找棋圣签名题字。

  那是2009年10月23日,一个秋光明媚的星期五。早就听说“聂卫平与棋迷见面会”将在厂科技馆进行,一大早我便来到会场,选在前排坐定。见面会由总厂纪委书记盛新德同志主持,和聂卫平同行的还有省体委的一位领导、一位桥牌高手。但很显然,聂卫平是全场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豪取十一连胜,被授予“棋圣”头衔。和我上下年纪的棋迷朋友,差不多都是受了聂卫平的影响而接触围棋进而爱上围棋的。后来,聂卫平遭遇应氏杯之败,留下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最大遗憾,似乎风光不再。但我读过他的《围棋八大课题》和《围棋人生》等著作,关注他的各种活动,对他的敬佩有增无减。他对围棋事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永不言败。他传道授业,诲人不倦,聂门弟子人才辈出。他个性直率,不拘小节,口无遮拦,“昏招”与“妙手”迭出,婚姻故事与“瞌睡门”事件皆有传奇。能够亲眼见到这样一位有性格、有故事的“圣人”,亲耳聆听他的“大嘴大言”,我是饶有兴趣、满怀期待的。

  依然是一头蓬松零乱的头发,依然是一副架在四方大脸上的大眼镜,依然是一套敞开的西装配领带,依然是一脸肉乎乎、松垮垮、呆滞滞的表情……这就是我心中的聂卫平。

  聂卫平说:“我不会演讲,也不会做报告。大家乱问,我乱答,在这方面我最自信。”于是,一块又一块“板砖”,有问安表示敬佩的,有请教技术问题的,有打听轶事趣闻的,有关于少儿学棋的,大都礼貌而友好,劈头盖脸向聂卫平砸去。聂卫平来者不拒,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引起一阵阵掌声与惊呼。不意中,有人扔出一块又厚又重的“板砖”:“如何评价曹薰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聂卫平也许不止一次见过这样的“无理手”,虚晃一枪:“韩国的体制是,他不下棋就没法生活。”

  我想缓和一下气氛,抱着救场的心理,提了一个问题。当然,还得有一句开场白。我说:“经常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目睹棋圣的风采……”话音未落,聂卫平插话了:“今天见到个活的,见到个真的了。”这还真是个圈套,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棋圣绕了进去:难道以前见到的是死的、是假的吗?我急中生智,脱口而出:“今天与棋圣近距离接触,更觉亲切。”接着我提出了我的问题:“现在与朋友面对面对弈少了,在网上下棋多了,总感到越下越臭。请问您如何评价网络围棋?”聂卫平说:“网络对于推动围棋事业的进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在网上下棋很少,主要是手不太灵活,鼠标控制不好。你不要以为自己越下越臭,你自己进步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得到棋圣的夸奖,我自然心花怒放。

  不知不觉之间,见面会就要结束了。按照事先的安排或者“承诺”,会后人人都可以与棋圣合影留念。没想到,只一位带着小孩上台献花的年轻妈妈享受了这份殊荣。眨眼之间,离座找棋圣合影签名的人越来越多,场面大乱,盛新德同志一声令下:“撤!”保安或是武警,立即将棋圣团团围住,护送着离开。

  这时的我,鬼使神差,一个箭步追了上去,扒开众人,跑到队伍的最前端。只见聂卫平昂首挺胸,像一座小山一样缓缓向前移动着,除了脚以外,其他部位几乎没有什么运动。盛书记认得我,为我网开一面:“这位是资深围棋爱好者,只签这一个。”聂卫平只得停下脚步,在我随身携带着的《围棋人生》扉页上签下“聂卫平”三字,其中“聂”字的“耳”部右下一竖,一竖到底,将两个“又”字隔离左右。

  大约一个月后,长炼围棋界鼎鼎有名的康艳光教练送给我一张照片,不曾料到,我之唯一追星的过程被康师傅抢拍到,定格为永远的瞬间。照片的背景是科技馆,墙面的标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清晰可见。居中的聂卫平目不斜视,八风不动。左边盛书记面带微笑,以手“护驾”。右边是我,傻傻的,笑得合不拢嘴。这张照片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于是命名为《追上老聂》。

本期图片:作者


征稿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