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节特刊】郑寒梅 人生如棋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人生如棋

作者简介

      郑寒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和摄影。相信天道酬勤,追求诗意生活。

  他的身板还那么健朗,声音还是那么洪亮,见解还那么独到,思维还那么缜密。76岁的人了,如果不说年龄,不看相貌,闭起眼睛听他在台上作报告,你真的无法把他和“老人”联系在一起,电脑呀,微信呀,玩得顺溜,一样不落后。

  他就是余瑞德,退休前曾任洞庭氮肥厂党委书记、中石化巴陵公司党委副书记,现任巴陵石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我认识余书记时间不长,缘起是,2012年,我于原岳阳市巴陵中学(现在的十八中)创建并主持一个国学特色教学项目,他闻说后非常高兴,带领关工委大队人马来调研观摩,给我极大的鼓励。此后我常有机会,听他的报告,前些天有幸获赠了一本他的著作《人生如棋》。

  打开《人生如棋》,一个战士,一个“棋手”,一个政工干部前行的脚印清清楚楚。

  他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家里祖祖辈辈生活在湖南省岳阳县一个叫“奇家坑”的贫穷山沟里。家乡解放时,他才7岁,就跟着父亲参加斗地主分田地的革命运动了。

  8岁的时候,村里办了个私塾,小瑞德开始上学了。先生教的《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启蒙读物,他都背得滚瓜烂熟。父亲又叫他去学珠算,可是珠算老师离他家还有三四里路呢,白天要上学,他只好晚上一个人摸黑走三四里山路前去拜师,猫头鹰一两声凌厉的叫声,风吹草动的沙沙声,小小的人心里有时惊悚得大气不敢出,但脚步依然不停地前行。不久,私塾取缔,转为公学,最初的文化积累和道德培养,使他在乡间的孩子中鹤立鸡群,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当上了大队长。他是父母的骄傲和希望。

  小瑞德马上就要读初中了,离走出穷山沟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全家都很兴奋。可此时,村里要成立初级社,缺记工员和会计,村里除了小瑞德又没有一个识字和能打算盘的。两难的选择折磨着这个孩子的心:读书才能走出山沟,走出贫穷。留下,也许就跟父亲似的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跟泥土打交道。可他受不了乡亲们渴望的眼神,朴素的乡土情结拴住了他的脚步。从此耙田、播种、育秧、栽禾、收割,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他要记工记账啊!

  当地党组织看中了这块料,多方打造:学“毛著”提高思想,劳动实践增强能力。在家乡茨洞的“八一”水库建设中,他由一个对水利一窍不通的毛头小伙,经过短暂的三个月培训,成长为能设计会勘探的小水利专家。这期间多少个夜晚秉灯计算,多少个凌晨踏露勘查,多少次精心的测量,多少回严格的监督,他记不清了。

  这次工作经历是他人生的新起点。十八岁的他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三年后,大病初愈的他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报名参军。

  军旅生涯让这个小泥腿子长上了翅膀,找到了一片高远的天空。一到新兵排就当了副排长。集训后分配到工兵排,虽然没有战火硝烟,但是修路架桥、围海造田、修水库、盖房子,没有一样是轻松的活。不管白天活多么累,晚上他都坚持读《毛泽东选集》,并且写学习心得。不久,他荣升排长、连政治指导员。

  那次声势浩大的野营拉练是他军旅生涯最为殊胜的一课。

  全连120人,沿太行山、吕梁山,横跨三十三县市,跋涉1500多公里。途经山西,大寨的精神震撼着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军官,平型关战场,刘胡兰纪念馆等激发着他的爱国热情。而“长途奔袭”训练项目则是他自当兵以来经历的最刻骨铭心的一次考验。17个小时(包括吃饭和短休息)一路小跑245华里,他从没经历过这种超负荷运转,头晕、恶心、好像五脏六腑都在翻腾,脚板几乎失去了知觉,每当要倒下去的时候,他都对自己说:“我是政治指导员,谁倒我都不能倒。” 1971年母亲辞世的噩耗传来时,余瑞德正在野营拉练的路上。他把泪咽到肚子里,把思念贴在脚板上,继续前行。

  1973年,他由连队政治指导员连跳三级升为团政治处主任。这种提升是罕见的,他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只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1978年,他荣幸地被组织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政治学院(现国防大学)学习,期间还作为学员代表,受到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是怎样的殊荣啊!军校毕业后升任团政委,继而调任陆军第82师后勤部政委、党委书记等职。他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着。

  1985年底余瑞德转业回到他的故乡岳阳,任中石化洞庭氮肥厂党委办公室主任。两年后升任副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当初他一到职,就下到合成氨车间,夜班白班,跟工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在与工人朝夕相处中,学习了工艺流程,了解了职工困难。在他主政期间,该厂生产的“芙蓉” 牌尿素被誉为“江南一枝花”,两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1997年,工厂捧回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自己则光荣当选为湖南省“劳动模范”。2000年,余瑞德任中石化集团巴陵公司党委副书记。2002年,光荣退休,被聘为中石化纪检监察专员,任巴陵公司“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在这个有职无权的岗位上一路辛勤耕耘,上工厂下学校,搞调研开讲座,写论文编书籍,硕果累累,佳绩连连, 2010年,他被中石化评为“集团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真是老当益壮,不输当年啊!

  余老的《人生如棋》,像一壶酽茶,一杯醇酒,读来令人兴奋,令人回味。既鼓舞人,亦警示人。“人生如棋”,是他对自己人生的高度概括,含义深刻。其一他是党的一枚棋子,随时听候调遣,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其二他是自己的人生棋手,举棋,运筹帷幄;落子,步步为营。我似乎看见他常常站在“楚河”“汉界”上警策自己:“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他从不敢妄想妄言妄做,所以什么风什么浪,他都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纵横驰骋,尽显风流。

本期图片:作者


征稿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