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潘壮飞 梦里再回潘家湾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梦里再回潘家湾

作者简介

       潘壮飞,网名快乐狐狸,大学文化,公务员。现任职机关部门。提前离岗,学养营生,微文润笔,文创怡情。有多篇原创作品在公众号刊发。

       华容县三封寺镇马涧村潘家湾,一个并不起眼的村落之地。这里依岗伴坡,丘陇相间,视野开阔,东眺墨山,北临省道,几户潘姓人家比邻而居,屋似弯月,坐西朝东,晨迎旭日,暮披余霞。他们多以种养为业,耕读齐家,过着清俭知足,安逸和美的生活。这里曾是我的祖居之地。如今旧宅早已不见,残砖破瓦几处散存,原居户也有搬家移地,只留下同辈兄姐在此安居。过去,习惯叫山里或潘家湾子,还以湾里潘家而慕名,称之潘家湾似乎更确切。

       潘家湾的由来。从史料《潘氏家谱/万八公支系》中考证便知。从网络《高德地图》上寻觅可辩。从前辈的话语言谈,可探微它的演变。

       明末年间,江西南昌潘姓族人与河南荥阳潘氏始祖同出一脉,是隨末移迁南方的潘姓后裔,他们世代繁衍生息,血脉薪火相传。当年,已是“公干”(相当于今公安派出所副所长职务)在身的族人万八公因战乱被西徒湖广,并选择了洞庭西北岸的华容落居安身,拓荒垦地,休养生息,使得家丁兴旺,地盘扩大。到清朝末年,华容潘氏后裔在松木桥、潘家渡以及大乘寺一带成为主要的居住地。

        世景变迁,岁月更替。华容潘氏太祖父绍光于松木桥一带算是大户,家业拓展,香火旺盛,且大兴土木,造福桑梓。他选择在墨山脚下,马涧河畔的荒岭坡地造房修庐,潘家湾便是其中一处。我的祖父就诞生此地。父亲也降生于斯。此地便成了圣地老家。祖父一家曾聚居屋场,耕读传家,繁衍后代,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人才将部分残存的屋场西房撤除,并在原址上新建了平舍瓦房。至此,昔日明式灰砖燕瓦马头墙,四合院中有天景,周边有房间,门头有屋檐的独立院落不复存在,成为历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萧条,交通滞后。这段时期,鲜有随父母从家里(原钱粮湖农场层山)回老家的经历。虽已记不清当年的情形,但最难忘的是三伯接我回老家的过往。每到假期,三伯总带些杂粮食物或土特产从老家赶来,与父亲或茶叙酒酙,或煨暖夜话。住一晚后,便将我用箩筐挑起,悄然徒步接回老家。

      潘家湾离层山虽远近仅三十余华里,途中却隔有三道河之碍,步行需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当年无交通车,只得以步代车,等船赶渡,辗转反复,实属不易。

        童心未泯,年少无知。每 回老家,有兴奋,亦无奈。寒假,住上十天半月,抱怨太短。暑期,足住个把月时间,感觉太长。加之,三伯每次到家来接时间稍晚,令我心生不快。而途中总是行色匆匆,让我乐不思归。寒去暑来,挑担徒步,过渡等船,日晒雨淋,踏雪淌泥,往返于乡间小路,奔走在赶路的急切之中,到家总是已过晌午或天色近黑之时。途中,三伯总顾不上片刻小憩,仅在渡船时放担歇脚,擦汗抹灰。直到船停靠岸,才让我迈开双腿走路上堤。尔后,又起担赶路。一趟走来,他疲惫在身,淌汗如雨,却话语甚少,坚毅前行,象埋头犁牛,劳耕苦作,不误农事。那时,我天真懵懂,心无顾念,躺在摇晃的箩筐里,一身轻松舒畅地向老家快乐出发,又高兴返归自家,不亦乐乎!启初,担子里只挑着我,行李也少,落肩不倚不重,行稳省力。后来,大弟加进了同去老家的路途。挑着两兄弟分坐两只箩筐内,轻重不一,加上行李包袱,却让三伯着实有些吃力。只得在箩筐里加块红砖平衡。途中,他虽口渴肚饿,体力透支,气喘不止,同样也是上船后才落担歇脚,赶到老家总免不了腰酸背痛。小弟出生后,我已长大,腿上有力,足下起飞,也不再须挑行,而是尾随身旁担后,与三伯或同兄弟一道走路回家。屈指可数,这已是50年前回老家的追忆。遥想当年,往事历历在目,三伯一根扁担,两只箩筐挑起我及弟弟回老家的往事,总是如影相随,没齿难忘,如过山车,感觉快乐与自在。而今回想起来,像苦行僧,感到心酸和自责。让前辈弯腰驼背,吃苦受累而过意不去。

       那是1978年的一个秋日。从父母那里得以证实,三伯的前半生虽度尽劫波,历经坎坷,但阅尽沧桑,苦去甜来。总是抱定“四不”(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心态,淡然处之,坚毅乐观。从此,我们一家老小也如沐春风,光明行进在回湾里老家的路上,再也不为梦回老家,心念老屋而受苦受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随家人又一次回老家过年。走近湾里,枯木逢春,万物生辉,一派辞旧迎新景象。一阵鞭炮声响起,但见三伯站在宅门,远晀前方,眉眼舒展,心如潮汐,面露笑容。一改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神情,迎接我们一家老小回老家过年,此情此景甚是欢喜,更为激越。一场从无有过,且如此热闹的春节大团圆在湾里潘家浓情上演,这是二十余年后的1980年,那年除夕风花雪夜月正圆,大红灯笼高高挂。如今,楼燕弟仍对那年回老家团年记忆犹新,说我父亲挥毫泼墨,即兴撰写了一幅春联:过新年初一初二,□□□(谐音:教子女)再三再四。此联虽不够对仗,却格局放大,寓意深刻。

         斗转星移,似水流年。虽再未回老家过年,却平日往来,必回老家,也让我感受到了潘家湾的悄然变化。三伯一家就是一个见证。恢复公职后,三伯分配至县教育局工作。举家也搬迁县城。之前,众口之家挤在一间不足60平方的平舍里,生活不适,条件简陋。之后,虽分有90平米的套房,但人来客往,应接不暇。再后,新房虽居顶天高层,面积见大,但上下不便。也因久居闹市,却常有老家之念。此时,湾里老宅已换符易主,回老家更是欲罢不能。

        树高千丈,路叶归根。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末,三伯眷恋老家的情结与日俱增。于是,他抱定念想,不畏困阻,只身返乡,风餐露宿,筑基垒石,铺砂修路,拓荒植树,终于在潘家湾后坡的亮脊屋场及橘园山岗上修建了三间平房,后加入改扩建,完善配套设施,使昔日的荒芜丘岗,变成了美丽家园。不几年,来到三伯新辟的“彩田园”,树木见长,坡地披绿,鲜果挂枝,满园生机,令我眼前一亮。又走进建造的“爱吾庐”,整旧如新,设施俱全,笑声绕梁,满屋温馨,令我为之一爽。行笔至此,不由想起了前些年回老家给三伯拜年时,看到的堂屋里挂墙的一幅对联:不谈当年几许苦,只说今朝有多甜。是啊!当年的潘家湾,既贫瘠荒芜,又资源匮乏。既湾里藏屋,又闭门落锁。既耕读齐家,又足不出户。如今,却非同寻常,令人仰慕。四里八乡称之龙风之湾、卧虎之地,湾里发展实乃如紫气东升,繁星闪烁之势。不是吗?这里自孕育出号称“智多星”的上林祖父之后,子孝孙贤,晚辈更是争气出彩。他们中,有“民间巧匠”之誉的大伯,有“山村名教“之称的二伯,有胸藏诗书的三伯,有为人师表的吾父,还有慈贤风范的姑母。“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如今,这里走出了更多学有所成,功成名就的栋梁、功臣、才子,他们中有民间摄影大师安人兄长,有公办教育机构的资深教师安怀哥和春雨、葵红姐,有乡贤文人春凡哥,有上榜“道德模范,华容好人”的金燕姐及勤俭持家、教子有方的丽红姐,有学养深厚的大学教授海燕兄,有弃“碗”下海、经商成功的慧燕、安宇兄弟,有军地融通、政务能人鸿燕弟,有印刷纸业赢天下的名商楼燕弟,有外企职员、软件人才利彦弟。更为欣喜的是,湾里潘家第三代致力奋进新时代,创新闯未来。他们中有创业高手、业界精英、淘金巨臂、知名电商,如潘洁、潘容、潘洋、潘毅、润彩、维凤、冠平等后辈,他(她)们出自名校,学有所成,业已有获,不仅走出了湾里进驻都市,而且成为当今社会的可用之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华严经》中的这句至理名言, 概以诠释潘家湾的“故事人物”。

        上林祖父。性情温和,瘦弱多病,内心沉寂,不拘言笑。但他勤奋好学,胸藏智慧,早年发蒙私学,国文功底扎实,且背记能力强,略懂英语俄文,晚年能背诵《岳阳楼记》。凡遇事则先冷静,潜心谋事,以智取胜,有“智多星”号称。

       克珍大伯。当年,读学无缘,性情钢烈,为人仗义,刻苦耐劳,手艺精通。早年,以狩猎、造模、修械为业,后修铳、铸造营生,艺超群雄,饮誉湘北鄂南两省,解放后曾聘任三封寺机械厂厂长。既是民间匠人,又为家之功臣,为潘家湾的顶梁之柱,一家生计搭帮他的手工巧艺,且力助兄弟学以有成,为潘家做出重大贡献。

       世钧吾父。学名潘明,排行老幺。自幼于聪明乖巧,华容一中毕业并考入益阳师范,回乡从事小教。后参加钱粮湖围垸建场宣传工作,并扎根湖区,献身教育,为农场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英年早逝,风范长存,被农场评价为好党员、好干部、好丈夫。为人师表,品行优尚,廉洁自律。生前,亲和友善,帮扶助难,关爱后代。他崇尚教育,热忱助学,早年多有在吾家寄居读学之湾里潘家后人。成为被铭记、敬仰、爱戴的一位厚道好人。

        海燕堂兄。毕业于武汉华师大教育系,是湾里走出的第一个研究生,曾作为访问学者留学澳洲。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已是博导、三级教授。他志存高远,博爱启智,解襄助学,为湾里内外的潘姓下一代立志读书、创业站位而引路规划,指点迷津,可谓心藏大爱,厚德载物。近些年,他通过“互联网+”模式,引发湾里潘家后辈进军都市读书、创业、购房,已有数人在省城长沙占位,欲打造起一个亮丽的新潘家湾。

          ……

         众多“故事人物”,一言难尽,已是后话。

         蟠桃面映红,萱草眉舒绿。 今年国庆之际,三伯母八十庆寿,我又回潘家湾,品味乡情,分享快乐。但见三伯虽瘦体薄衣,却鹤发童颜。虽步履行缓,却铁骨健朗。虽晚晴清欢,却老当益壮。联想到自己,命运多舛,“四半”相生(半白年龄、半身不遂、半世情缘、半途而废),孑然暮年。抚今思昔,无力无为,冷暖自知,不禁潸然泪下。落笔至此,心如沸水,又记起先前三伯写在墙挂的个人像照中的励志话句:养浩然之气,卿可系天真。其实,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需要太多磨砺,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唯有不负韶华,生命才有意义。健康是财富,乃人生最大的赢家。我多想找回时光,浸润心灵,沉淀品行,偎依温情,再觅新生。以“回家真好”之心态,抚平伤痕,报恩亲情!

       愿岁月静好,梦里再回潘家湾!

  本期图片:作者


征稿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