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张平/特殊的清明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特殊的清明   

QINGMING

作者:张平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一杯杏花酒,满盏敬故人。”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节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虽已是天人永隔,但这份念想却始终不曾淡忘,每到清明时节便愈加强烈。故人已逝,记忆永存,忘却的是伤痛,不忘的是思念。
今年的清明也是一个特殊的清明,在经历了这次疫情肆虐的考验,十四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在战“疫”路上携手奋斗,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与不畏艰辛的抗疫英雄人物。他们用爱的真谛温暖着我们,用责任与使命凝聚起社会正能量,感召我们用必胜的信念战胜疫情。电视新闻里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令人几度落泪、几番感慨。虽然疫情持续向好,但仍不可大意。政府提倡采取网上祭扫祭祀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同样表达着我们对先人的一份心意,只要心意到了就好。
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个人的脸上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一想到自己远去的先人、父辈、亲人,朋友,也许内心早已泪如雨下,狂风大作。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清明时节多少琐事,暂且放下。去看看亲人,找找来时路,想想我们是从哪来的。
疫情期间,每天睡醒打开疫情报告看到一长串不断上涨的确诊数字,内心深处五味杂陈…… 一串串数字, 一个个家庭, 幸福在这里蒙上阴影。四川凉山,30位救火英雄的亲人来说,一定是最难过、最痛彻心扉、最无助的时刻。19岁的小战士,他才刚刚成人啊,他还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啊。38岁的英雄,必定是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尚未成人的儿女。他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的妻子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他们的儿女,再也不能叫一声“爸爸”。这都化成了清明的悲痛,让我们记住这些事,记住这些人。
如今已是春暖花开,疫情向好,人心逐渐平复,在这个特殊清明,我们祭祀的形式也多了一份特殊:“云”送祭品,网络上祭祀。与往年清明节相比之下更显得文明、健康、环保。同时,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先辈们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感受他她们曾经的风霜岁月,先辈们给后辈们带来的是希望,坚强,勤奋,善良……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虽然这个春天和清明节非比寻常。但我感恩这个春天的来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美好,忽略寒冬带来的苦痛。我们要乘着春和景明的大好时光,去看灿烂花开,去闻清雅花香,去感温暖阳光,让所有烦恼随着清明的春风吹逝!愿世界永远祥和安宁、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

张平,女,本科毕业,在医院工作,从小对文字敏捷,对文学敏感,情有独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喜欢用文字记录情感与生活点滴。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