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蒋正亚/大云山的女儿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大云山的女儿
杨秀和她的诗歌印象


作者:蒋正亚

最近,认识了杨秀,并加了她的微信。初次相见,是在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的春节联谊活动上,她是应朋友之邀去看热闹的。哟,一头爆炸头式的黄发,见人就喊“大哥”“大姐”,乖乖的,火辣辣的,谁也不能拒绝她的热情。
后来,知道她祖籍岳阳县毛田,属大云山山区,算起来和我是正宗老乡,“三田一洞”本是一家嘛。在一次小聚中,她叙说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和悲惨的初恋。我想,她是非常信任我的,要不,对一个不大熟悉的人,何苦讲这些近乎“隐私”的东西呢?某日,从她的朋友圈读到一条消息,大意是,童年时代受过谁谁的冷眼与虐待,我要复仇。我私下叮嘱她,删了吧,不必何必。她不,她说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再后来,又知道她边做生意边写诗,是岳阳市诗歌学会会员,在网络平台发表了不少的作品。容坦率地说,我尽管多年不写诗,但对于诗人泛滥、女诗人成灾的现象也颇为不满。对于杨秀,我不知道她是否读过李白杜甫,是否读过北岛舒婷,是否读过歌德海涅,我担心写诗误了她的生意,每每见到她的诗歌,只是礼貌地瞥一眼,点个赞,从不留言与点评。
“拜托您认真看看我的诗歌,指点指点。”有一天,我接到了她的电话。“指点”不敢当,看看是必须的,认真也是必须的。于是,我从网络平台上找到了杨秀和她的部分作品。
哦,原来杨秀的诗歌,像她的为人一样率直与真诚。我手写我心,不用假嗓子唱歌,这是一个艺术家最起码也是最宝贵的道德素质。她一组诗,写了大云山的桃花、荷花与映山红,写了枯藤老树,写了破庙古宅……对于爱与恨的宣泄,几乎从来不加掩饰。如《一株野桃树》有句:作为一颗被随意丢弃的果核/没有谁知道/她为了在石头堆里生长出来/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与痛苦。《野塘荷花》有句:所有的抗拒/所有的托举/都只是尖锐的瓷片/割伤你。诗人以野桃、野荷自喻,写出了孤独、寒冷与苦难,也写出了热烈、倔强与执着。在《这些可怕的藤蔓植物》里写道:沿着参差不齐的竹篱笆/七扭八弯的绕来绕去/尖而细的脑袋/像探测器一样/寻找着可以攀附的目标/从表面看/她们柔弱无骨的体态/似乎温柔缠绵/风情无限/其实她们本性不善。看得出来,诗人对于像“这些可怕的藤蔓植物”一样的人,是极其鄙视、厌恶、不屑甚至是充满仇恨的。敢爱敢恨,旗帜鲜明,激情澎湃,写诗的人,是不是应该这样傻傻的神经质呢?我为杨秀点赞。
当然,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应该是语言的精华。大喊大叫,涕泪双流,拳头捏得出水来,也断然写不出好的诗歌。写诗的人,思路是开阔的,借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穿越时空;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打通“人”与“物”的壁垒,由表象而意象而意境。我不能说,杨秀的诗歌有了什么大家气象;但又不能不说,她在语言方面是花了工夫的,一些遣词造句,凸显了难能可贵的“诗才”,称得上奇思妙想,经得起久久玩味。如《古宅》有句:倾颓的古宅/有时光在打开包袱/里面的物件/年深久远/仿佛吸附着某种怨念/经年不散。最妙在“有时光在打开包袱”。普通人的思维,是找寻过去的历史,是翻出尘封的记忆。杨秀却把“时光”拟人化,是“时光”作为人,主动“打开”。“打开”的内容,又用了一个比喻“包袱”,这就使得“历史”“记忆”这些抽象名词形象而具体化了。又如《我远远地爱着你》有句:远远地爱着你/像秋风翻阅树叶/一页页写尽幽思绵长/一页页写尽地老天荒/一页页追逐着你/飘荡/飞扬。有道是,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此时此刻,杨秀却“像秋风翻阅树叶”一样,缅怀那个“你”。想象奇特,把一段痛彻心扉的初恋往事写得缠绵反侧,欲罢不能。
杨秀如今在城里做生意,但她的诗歌多写故乡。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故乡都有着挥之不去的亲切、温馨。杨秀却用自己的诗歌给大云山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忧郁,这可能与她童年的种种遭遇相关。大云山的野丫头,现已为人妻为人母,想来生活应该充满阳光,那就宽恕从前因贫穷、闭塞、狭隘、自私而引起的桩桩件件吧。
杨秀自从加我为“好友”后,时不时向我发些问候、感谢、祝福的消息,我也不时见到她在这个群那个群的动态。在我这样一个不大认得“表情包”的人看来,她是浪费了、挥霍了太多的“表情”,每每发“握手”“玫瑰”“双手合一”之类,都弄得像批发一般,一发就是七八个,似乎少了不足以表达自己。我要冒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节制情感,委婉表达,惜字如金,写诗也没有诀窍,大体如此吧。
大云山昔日穷山恶水,如今已名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幸哉,大云山的女儿,你加油吧!

作者简介

蒋正亚,男,高级政工师,湖南作协会员。现从某企业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兼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著有散文随笔集《城乡两栖》《夜猫随笔》《人在南山》,诗集《青春底片》,评论集《弄文知味》等。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