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姚赦根/看相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看   相 

 作者:姚赦根

上月初,在社区内散步,遇见两位湖南老乡。打了声招呼正要擦肩而过,见她们停下脚步好像有话要说,我也停了下来。果然一人问:“明天还下楼来吗?”我迟疑着没马上回答。
自疫情以来,下楼散步的必修课早已取消了,疫情严重期间几乎足不出户,直到疫情缓解,才隔三差五下楼松活一下筋骨。明天下不下楼我心里也没个准。“找你有点事”听这么一说,我才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明天下来吧。
在惠州住了一年多,天天围着孙子在转,生活本就单调,加之人生地不熟,日子总觉些许清冷。哪像在老家,开门天旷地阔,出门地熟人亲,尤其是那一口土话乡音更是把人与人之间的篱樊消除殆尽,心里有什么张嘴就说,像倒在平地的水任其恣意漫流,生活的情趣和幽默往往就在这样的情景绽放演绎。而客居他乡哪有这等福份。能碰上几个带有湖南口音的,就算是亲切的了,因此我是很珍视这份老乡情。
 第二天,将家里的事弄好后就匆匆下楼了。举目四望,小区中央的圆台上有一帮人影,径直往那里走去,还未走近,四个老乡面含微笑直直地望着我,不亚于等待我去给她们颁奖。,“还蛮守信用哟”,她们边说边将我拥到一旁,神情很是认真。:“听说你会看相,帮我们看看相吧!”我一下懵了,“我哪会看相哦”“老喻两口子说你会看相呀,”哦!我想起来了。
 前两天,与半年多没见面的老喻邂逅小区,相互亲热了几句后,便陪着那帮老乡走了一段,其间我随口说:老喻你身体蛮好哟,你是个高寿之人呢!他老婆随即问“你怎么知道?”“看他眼神脸色和走路,听他说话应该错不了。”那你看看我呢?我打量一下,“恕我直言,你就不及你老公啰”她眼里露出信服之意,“你真会看相!”她惊讶地说。
我哪会看相,只是见她老公面色红润,目光如炬,说话声音虽不大,但中气充沛,虽年近七旬,走路稳健,加之他性格开朗乐观又坚持散步,我才有这么一说。 
 现在倒好,我成了“相面”师了。她们缠着定要我帮她们看相,我反复声明:我确实不会,她们哪里相信,说不会让我白看,就发红包。无奈我只好对她们说:你们都是快七十的人了,要问名还是问利,还是问家庭,这些不是明摆着的吗?至于健康长寿,像你们这么和善乐观,又天天坚持散步,保证都能冲过八十。她们沉默了,没再纠缠,我趁机也就开溜了。
对于面相之说,在民间是有一定市场的。我就曾见过走村串户的相面师。五十开外,看着总有点猥琐之感,背着个皱巴巴的黑皮包,里面装着一两本泛黄的线装书,围着听的也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我是不信的。不但不信还相当反感。我年轻时不知是图懒还是崇拜鲁迅孙中山黄兴,也许两者都有,居然蓄了两笔八字须。后来我老婆告诉我:她娘家的一个相面师说我那八字须生得好,我就吃那八字须的饭。我一听很不是滋味就将它刮掉了,我就不信刮掉了两笔八字须这教书的饭碗就丢了。事实正如我所想:涛声依旧,并没有改变什么。
也曾听说:有本《麻衣相书》,是研究面相的著述,只要读透了这本书,看人面相是很准的。我没看过这本书也不想看。只是最近,在儿子的书柜里看到了一本曾国藩著作,书名是《冰鉴》,出于对曾公的景仰,便将此书拿来一读。 
原来是本关于看人面相的书,曾公将古代传统识人术与自身独特的识人经验相结合,以半生实践深入探索,形成一套识人理论。不过与民间相传的“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就是官相”的说法还是有较大出入的。曾公的识人是全面的,变化的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读后对面相有了新的认识。
诚然,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实质和表象,实质是潜在的,隐含在表象之中,只有细心观察其表象并把它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窥见其实质,看人也是一样。从人的面相是可以看出其精神状态,心理变化的,甚至学识,社会地位,智商都能从举止表情及气质上看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也证实了这点。还有人们常说的:相由心生,也是如此。人的相貌就是其内心的晴雨表,慈祥的面容决不是凶恶之徒能表现出来的,举止高雅,谈吐不凡也不是一日的修为所能达到的。那些整日横着脸,三句话不对口味,就脏话尽泼甚至会动手动脚的人,想想他们的寿命,他们的福禄,他们的家庭又会好到哪里去。
如此看来,相貌是科学的,并非迷信,从相貌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

作者简介

姚赦根,平江县伍市镇退休教师。现客居广东惠州。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