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罗夏龙/铁山水库的上游有个龙藏峡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铁山水库的上游有个龙藏峡

作者:罗夏龙

那年酷暑时节,我们一行八人带着童心,带着好奇心,来到我的家乡,岳阳铁山水库库区深处的毛田南冲上湾头,参观藏在深山、鲜为人知、充满神秘色彩的铁山水库的源头之一 一一上湾头龙藏峡。
小时候去临湘外婆家,有几十里山路,而龙藏峡是必经之地,每每从它的身边走过,每一次都提心吊胆。不由得加快脚步,飞也似地跑过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因为,都是羊肠小道,又在半山腰,加之附近几里地也没有人家,所以更显阴森恐怖。从半山腰看下面的峡谷,树木多而密,一眼望不到底,真叫高深莫测,里面时常还有各种鸟和虫的叫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每逢多雨季节,很远就能看见峡谷里水花飞濺,并传出隆隆的流水声,震耳欲聋,好像有千军万马在驰骋。因为它的神秘,因为它的陡峭,因为它的险峻,年少的我,虽然心里充满好奇,很想看看它的真面目,却一直从未能走近它,只把它的故事记在心里。
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老家还是海的世界,一片汪洋。由一条恶龙主宰着家乡这一方领地,所以叫龙藏峡。突然,有一天龙王爷下令退潮,恶龙因为贪玩而耽搁了时机,来不及回游大海而搁浅在此。无奈之下,龙无聊时在峡谷里走走,脏了就在水里面洗洗,晚上则睡在峡谷边的龙床上。故而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真叫“龙游浅水遭虾戏”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龙已是身心疲惫,加上食物短缺,体力不支,已无有能力兴风作浪了。不过,它在等待机会 ,想有朝一日来一个天翻地覆,以解被困之恨。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 这一片大海变成了陆地。随后,陆续有人来到此地安家,繁衍生息。有一天晚上,龙托梦给住在峡谷下边湾头屋场的周婆婆,诉说了它的处境,请求老婆婆帮助,如若不从,将有大祸临头。周婆婆醒来后一身冷汗,不知如何是好。乐善好施的她,冷静下来一想,顿生怜悯之心,一是为龙着想,更为一方百姓担忧,怕龙报复乡亲。从此,隔三差五地送来粮食供龙充饥。有了老婆婆的爱心,龙身体慢慢恢复。为了报答老婆婆的恩德,龙没有实施它的报复计划,搅动尾巴,“走龙”,即发大洪水。它在一个月黑风高暴雨倾盆的夜晚,腾空而起,飞回了它的故乡--大海。从此,峡谷两岸风调雨顺,五谷飘香。龙只留下峡谷里的生活轨迹:脚印、龙床、龙潭,龙的故事则被一代代人流传至今,神秘而有趣。

车行进在平坦的公路上,同事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嘻嘻哈哈。我的思绪却与众不同,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昨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已经主政湖南的省委书记毛致用书记高瞻远瞩,十分了解家乡情况,为解决岳阳市区长期喝洞庭湖水的民生问题,也为了减少铁山下游排入洞庭湖水的泥沙含量和洪涝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力排众议,作出重大决策,重启修筑铁山水库项目。铁山口陡峭而狭窄,是天然的水库设坝位置,也是上游大云山和相思山两大水系下泄洞庭湖的必经之地。水库大坝总体长度不过三百米,省工省料,最大的困难是毛田区和月田区几万库区移民的安置问题。采取部分上靠和部分异地安置两条措施。当时国家和地方经济困难,温饱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拆迁户远没有今天的待遇,更没有讲条件、摆困难、找麻烦或钉子户一说,政府一声令下,人们说走就走。我婆家所处毛田区同心村,也是二度拆迁户。因为故土难离,老人选择拆除老屋上靠重建,婆婆一个人三百元的拆迁补偿可怜得很,只好东挪西借,方建得小屋两间安身,现在想来还心酸。家乡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令人动容,现实面前,他们挥一挥手、抹一把泪、捧一捧土依依作别,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地方。从此,故乡、山林,老屋、祖坟、池塘,水井,那熟悉的生活场景,那一切的一切,只能在梦里。家乡人为铁山水库的修建作出了重大牺牲,“吃水不忘挖井人”,岳阳人民应该记住他们。
如今,家乡平坦地区成了一片泽国,青山绿山相得益彰。铁山水库美不胜收,碧波荡漾,万千气象。六亿立方优质水,集生活、灌溉、发电为一体,更可喜可贺的是岳阳百万人民从此结束了喝洞庭湖水的历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水利成就。水是生命之源,家乡岳阳这样的水资源条件,在全国的大中城市能有几个?铁山水库的修建,造福岳阳人民和子孙后代,真叫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家乡人民的贡献,想必已载入史册,她理应载入史册。由此,地处大云山脚下的龙藏峡支流也成为重要的水源之一。
如今,去龙藏峡已经通了公路,不用步行了。汔车七拐八拐到了目的地,三交喊我,我才醒过神来,儿时的记忆却有些模糊了。原来,我们要找的龙印记就在峡谷下面呢!于是,我们相互搀扶着走向峡谷深处。因为库区多年休养生息,涵养水土,不再随意砍伐树木,植被恢复很快。茂密的杂木和荆棘挡住了下峡谷的路,又陡又滑,我们的衣服都挂破了,鞋子带也断了,头发也乱了,好不容易才下到谷底,一个个满头大汗,但心情十分愉快。看到一个个深水坑,急忙脱下鞋和袜,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深处走。因为河里面怪石多,上面长满清苔,河水长年浸泡而十分光滑。因太过兴奋,我眼望四天,陶醉在这野趣十足的自然环境中,一不小心跌倒在河水里,衣服已经湿透,同事赶紧扶住。看看自己的狼狈相,我不由得大笑起来,幸好相机握在手上,没有进水。仍然情绪高涨,是不老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呢!
大家先后向上探行了好几十米,前面有人惊呼:“快看!快看!” 我寻声望去,不由得加快速度。眼见为实,果然名不虚传,那些传说中的脚印真的不少,它们不规整地分布在峡谷里,而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都呈圆形、直径有的有七八十公分不等,有如人工特意开凿的十分规则的水井口,有的里面积存了些许沙子和水,但仍有一多半的空间,特别显眼。这大自然的杰作,真令人佩服。这令我向往已久的奇观,终于呈现在面前,心情更加激动起来,好像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我走到一个最大的龙脚印前,情不自禁地坐在边沿上,顶着烈日,把脚伸进去洗洗,舒服极了,有疲劳顿消的感觉。经近距离仔细端详它们,与其说它像脚盆,倒不如说它像行军锅和水缸,因为它比脚盆深得多,足有六七十公分深,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河水经年不息的冲刷,离水近的一边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印记,用手一摸,光光的,滑滑的,此时,不由人对大自然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感。
接下来,来到龙床边,说是龙床,其实就是峭壁左边一个进口小、容积有十多平方空间的大岩洞,里面宽敞、光滑、冬暖夏凉,传说是龙当年睡觉的地方。那里曾留下淘气的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他们曾打着火把在里面嬉戏、玩耍、捉迷藏。好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风水宝地,但因为没有手电筒,我们只站在外面观看,十分好奇地想象着里面的小小世界,都没有胆量走进去一饱眼福,只好叹息着往回走。只见右边斜坡的青石壁上又发现好多个脸盆大小的龙脚印,一个又一个,圆圆的,浅浅的,背阴的几个小的里面还存有沙和水,有的里面还长出了一两根小草,在山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摆着那细细的腰身,显得有点得意,也好象是欢迎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这时我想,龙曾经应在这里生儿育女,要不然,这么多的小脚印从何而来呢?
龙脚印、龙床,还有因为陡峭的原因而未能光顾的深水龙潭,这大自然的产物,可谓弥足珍贵。今天科学解释它叫冰臼,原本是地壳运动时火山爆发冷却后留下来的印记。据湖南日报报道,冰臼在浏阳的一个山沟已被大面积发现。并引起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今天,家乡的冰臼却是这样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富于想象的家乡人,把这一自然现象注入了美好的神话,让它更具有神奇色彩,这故乡的冰臼,它走过了多少年代而无人知晓,它的存在却是事实,谁说它不是稀罕物呢!
美丽而多情的故乡,神秘而闭塞的龙藏峡,如一位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历史走到今天,你不应只留在人们心里,你应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

罗夏龙,岳阳市经信委退休干部,现长居南京市。喜欢文学,喜欢动笔。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