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美人杨贵妃,会不会有安史之乱?

 原耽家庭 2020-08-07

提起美人这个词,恐怕很多男同志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兴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美人相比于其他女性都有着难以言说但是显而易见的优越。

这种成就是男性成全的,因为将欣赏当作一种爱好,而不重视内心的善恶,只是出于满足眼睛的赏心悦目,而忽视本质的一面。

中华四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所谓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这四位美女的美貌演变了现在都还在频繁使用的成语,一个叫沉鱼落雁,一个叫闭月羞花。

羞花便指的是杨贵妃。主要是讲的是一个相当美好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当年杨贵妃初进宫的时候,因为一直见不到君王而愁眉不展,有一次杨贵妃与一些宫女一起赏花,途中碰见了含羞草,含羞草卷起了叶子。众人见此一幕,都认为是杨贵妃太漂亮了,以至于连这些花草都认为自己的美貌不足杨贵妃,所以羞得卷起了叶子。

那么杨贵妃到底有多漂亮呢?

白居易《长恨歌》中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虽然文学作品有一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杨贵妃的美貌是名副其实的。

自从唐玄宗发现了杨贵妃之后,便整日围绕在杨贵妃身边,不思国事,以至于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

因此后来的研究者有很多都认为,如果没有杨贵妃这个人的话,恐怕历史上根本不会存在安史之乱这一事件。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沉于美色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其实后期一直以来都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国事之上,而是渴求于寻找美人以此享乐。

虽然前期李隆基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在早期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登基之后,一度带领唐朝走上了开元盛世。

但是,出现了转折,将唐朝带上了开元盛世,认为唐朝已经足够强大了,全国人民可以安居乐业,而他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慢慢怠慢于朝政,开始满足于安逸享乐。

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个时候宫中有一位妃子武惠妃,长得相当漂亮,因此唐玄宗慢慢被武惠妃所牵引,整日寸步不离,环绕左右。

可以说,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沉迷到哪种程度呢?可以说是对武惠妃言听计从。

在武惠妃的谗言之下,他下令诛杀了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这还不算完,在处理了这件事情之后,马上将武惠妃的儿子立为太子。

可以这样认为,只有武惠妃的儿子才是他的儿子,至于其他儿子并不是。要不然也不会听信武惠妃的谗言做出如此过分的事情。

后来,武惠妃病逝,他整日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整个人一下子困顿下来,直到听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

注意,是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前一刻他还在为武惠妃的离去茶饭不思,现在听说武惠妃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儿子的妃子很漂亮,便一下子有了精神。

先不说其他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杨贵妃是武惠妃的替代品。

抢女杨贵妃

怎么说呢,在古代,君王抢自己儿子媳妇儿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就拿三国时期曹操与曹丕来说,他们二人之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当年曹操见袁绍的儿媳妇甄氏长得漂亮无比,便有意将其收为自己的女人,但是这个时候,曹操的儿子看见甄氏之后,也喜欢上了甄氏,于是赶紧从曹操手中抢来了甄氏做自己的女人。

虽然这是儿子抢老子的女人,而唐玄宗是老子抢儿子的女人,其实本质上是差不多的。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其实杨贵妃与他儿子结婚还是他亲自下的诏,封杨贵妃为寿王妃。

但是直到五年之后,他亲眼见到杨贵妃发现这妮子居然长得美若天人,这才想起五年前的那件事情。

不过,见到这么漂亮的女人,就这么轻易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

毕竟武惠妃的离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需要一个人给予他安慰。

但是直接抢走杨贵妃,显然有些不妥,毕竟他虽然贵为君王,如果就这样硬生生的抢自己儿子的女人,未免会让人说闲话。

于是再三斟酌之下,他打着孝顺的名号,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为借口,令杨贵妃搬出寿王府出家做道士。

之后,他又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

其实唐玄宗的想法很简单,我抢你一个女人,再给你一个女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又一个五年之后,唐玄宗将杨贵妃接入宫,封为贵妃。

就这样,抢自己儿子女人的计划完美成功。

虽然李瑁心中很不平衡,但是面对唐玄宗,他只能够把这口气往肚子里咽。

千万个杨贵妃

自从杨贵妃进宫之后,唐玄宗比在武惠妃在世的时候还要过分,原来武惠妃时候,他好歹有时间了还会照管一下朝政,但是自从认识了杨贵妃,他的整个魂都被杨贵妃给勾走了。

至于朝政,他早已经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然后杨家的大大小小的亲戚因为杨贵妃的关系都做了大官,尤其是其族兄杨国忠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

杨国忠可以说在整个朝政只手遮天,无恶不作,权势滔天,将唐朝的整个朝政弄得相当混乱。

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节度使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诛杀杨贵妃为借口起兵。

陈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杨贵妃是罪魁祸首,是因为她迷路了唐玄宗的心智,助长了杨国忠的权势,才发生了这样悲剧的一幕。

尽管之前唐玄宗沉陷于失去武惠妃的痛苦之中,但是武惠妃已经离去了,如果不是杨贵妃在中间插了一脚,恐怕过不了多久唐玄宗就会恢复正常。

其实不然,即便杨贵妃不出现,过不了多久也会有李贵妃王贵妃林贵妃出现,她们也有自己的堂兄叫作李国忠王国忠林国忠。

因此,杨贵妃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替代品,她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长了一副漂亮的脸蛋,吸引了唐玄宗的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