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汉印必看!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铜印都在这里

 海涛书屋 2020-08-07


各位印友们好,

徐州狮子山汉墓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

第二代楚王——刘郢的陵墓,

科考发掘期间共出土了印章130枚,

且包含大量铜印,

现均藏于徐州博物馆。

印文清晰、线条拙朴的铜印

对研究西汉官制具有重大价值,

也是探索汉印发展的重要原始素材,

金石君整理了徐州博物馆所藏的35枚西汉铜印,

一起来欣赏吧!

01.楚祠祀印

△楚祠祀印(1.7*2.1cm)

印为铸造,桥形钮,印台方形,印文篆书“楚祠祀印”。“楚祠祀”属楚国宫廷职官。汉朝中央设有祠祀,一为奉常属官,一为詹事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仆、太医六令丞。”又日:“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始元年更日庙祀。”同表曰:“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景帝中六年为公元前144年,而狮子山楚王墓的形制、出土钱币,以及徐州地区楚王墓的排序均表明该墓的年代不可能晚至公元前144年以后,故“楚祠祀印”的“祠祀”不是奉常属官,应为詹事属官,属楚国后宫系统官职。

02.楚骑千人

楚骑千人(2.1*1.7cm)

03.楚侯之印

楚侯之印(2.2*2.1*1.7cm)

04.楚司马印


楚司马印(2.2*2.1*1.7cm)

印为铸造,桥形钮,印台近方形,印文为篆书“楚司马印”。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铜印近200方,涉及楚国宫廷职官、军队职官和王国属县职官。“楚司马”为楚国军队职官,当是都尉属下,主管军政。《汉书·吴王濞传》记载,吴初起兵,在尚未渡过淮水之际,吴王的“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行间候、司马”。由此可知,诸侯王国中的“司马”是军中地位较低的直接统兵之官

05.楚太史印

△楚太史印(2.1*1.7cm)

06.“楚邸”铜印

△“楚邸”铜印(2.2*1.3*1.2cm)

印为铸造,印台长方形,桥形钮,印文篆书“楚邸”,有长期使用痕迹。印钮表面残留有鎏金,推测印章原应鎏金。“楚邸”应为楚国在京师长安的宅邸所使用之印。

07.“楚御府印”铜印

楚御府印(2.2*1.3cm)

印为铸造,桥形钮,印台方形,印文篆书“楚御府印”。“御府”为少府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又中书谒者、黄门、?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楚御府”为楚国宫廷职官,掌管钱帛和各种服具的出纳。北洞山楚王墓也出土有铜铸的实用“楚御府印”。

08.“文阳丞印”铜印

文阳丞印(2.1*1.7cm)

印铸造成型,桥形钮,印台方形,印文为篆书“文阳丞印”。文阳即汶阳,汉县名,曾为楚国属县,归薛郡管辖。薛郡,秦朝时设置。楚国的薛郡仅包括秦朝薛郡的中部和南部。高后时,曾分楚国薛郡设置鲁国。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鲁国除,薛郡重新归楚国管辖。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三月,“七国之乱”平定后,西汉中央以薛郡置鲁国,景帝徙封其子刘余为鲁王。该印是楚国属县文阳县丞用的官印。

09.“缯丞”半通鼻钮铜印

“缯丞”半通鼻钮(2.1*1.2*1.5cm)

印为铸造,桥形钮,印台长方形,印文篆书“缯丞”。缯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削藩前的楚国属县,为东海郡管辖,故城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该印是缯县之丞用的官印。

10.“楚永巷印”铜印

楚永巷印(2.2*2.2cm)

印为铸造,钮残,印台方形,印文篆书“楚永巷印”。永巷为皇帝和后宫嫔妃居住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永巷”有二,一为少府属官,服务于皇帝;另一为詹事属官,服务于后宫。“楚永巷”为楚国宫廷职官,应是服务楚王和后宫的官吏。此外,《续封泥考略》著录的传世封泥中有“楚永巷”、“楚永巷丞”。

11.“楚武库印”铜印

楚武库印(1.3*2.2cm)

印为铸造,桥形钮,印台方形,印文篆书“楚武库印”,无使用痕迹。“楚武库印”应为管理楚国武库官员用印,也表明楚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由专库储备。

12.“断翘.妾翘”鎏金铜双面穿带印

“断翘.妾翘”鎏金铜双面穿带印(2.4*2.3*0.7cm),徐州骆驼山东29号汉墓出土

13.“楚营司空”铜印

楚营司空(2.2*2.2cm)

14.“楚中司(空)”铜印

楚中司(空)(2.2*2.2cm)

15.“楚中司马”铜印

楚中司马(2.2*2.2cm)

16.“楚中侯印”铜印

楚中侯印(2.2*2.2cm)

17.“楚侯之印”铜印

楚侯之印(2.2*2.2cm)

18.“楚司马印”铜印

楚司马印(2.2*2.2cm)

19.“文之印”铜印

文口之印(2.2*2.2cm)

20.“楚大行印”铜印

楚大行印(2.2*2.2cm)

21.“□之右尉”铜印

□之右尉(2.2*2.2*1cm)

22.“僮令之印”铜印

僮令之印(2.2*2.2*0.9cm)

23.“榖阳之印”铜印

榖阳之印(2*2.1*0.8)

24.“楚佐□印”铜印

楚佐□印(2.1*2.1*0.8)

25.“楚后太傅”铜印

楚后太傅(2.2*2.2cm)

26.“承令之印”铜印

承令之印(2.2*2.2*1.3cm)

27.“朐之右尉”铜印

朐之右尉(2.2*2.1*1.5cm)

28.“楚輕车印”铜印

楚輕车印(2.1*2*1.6cm)

29.“楚衞士印”铜印

楚衞士印(2.1*2.1*1.4cm)

30.“楚太倉印”铜印

楚太倉印(2.1*2.1*1cm)

31.“楚太僕印”铜印

楚太僕印(2.1*2.1*1.3cm)

32.“楚食官印”铜印

楚食官印(2.2*2.2*1.5cm)

33.“北平邑印”铜印

北平邑印(2.1*2.1*1.3cm)

34.“海邑左尉”铜印

海邑左尉(2.1*2.1*1.5cm)

35.“ 缯之右尉”铜印

缯之右尉(2.1*2.1*1.2cm)

思考问题

他是谁?

请问这方印的释文是什么?主人是谁?出土于哪里?现藏于哪间博物馆呢?
(PS:答案埋在本期公众号文章第3篇中,看看谁能找到

金石君会在所有留言的印友中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印友赠送一份神秘礼物

上周有奖问答的中奖印友是:沙 门 长 满 草抽奖存证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