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故事之霜降 | 露、雪、霜、冰的变身戏法(附音频)

 文话童心 2020-08-08


 

 

小朋友们,如果让你们在三秒钟内想出一句和“霜”有关的古诗词或者成语,你能想出来吗?咱们来试试。预备——开始!

一、二、三!

怎么样?你脑海里蹦出的第一句诗或者第一个词是什么?

有小朋友说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还有小朋友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好像还听到有小朋友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你们可都真棒!咱们这么一想才发现,原来跟霜相关的诗句有这么多啊!而且,这些诗句无一例外,都让人觉得有点冷清清的,或者冷冰冰的。对不对?

提到霜,就离不开深秋,离不开寒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南方的小朋友们可能还不觉得,北方的小朋友们却已经真切地感受到深秋的寒冷了。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过,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

说到这个节气,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葡萄紫,柿子红,菊花黄,稻花香,漫山红遍,落叶缤纷……这段小学课文里的话,上了学的小朋友们一定很熟悉。霜降时节的秋天,实在是大自然最美的时候!

 

 

霜到底是什么?是水?是雪?还是冰?

那么,小童要考考小朋友们了:你们能说出来,到底什么是“霜”吗?它和雪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常常听说“白露为霜”,那“霜”和“露”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小朋友说:我知道!霜就是非常细小的雪花!还有的小朋友说,是小冰凌!

嗯,你们说的其实都有一些道理。小朋友们都知道,水有三种样子,或者说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气态的水,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就是水蒸气;液态的水呢,不用说,最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天天喝的水啦;而固态的水,就是冰。

但在大自然当中,水的“七十二般变化”可是远远多于这三种最常见的样子。就拿我们今天要讲的霜来说,我们形容一个人很冷傲,常常会说他(她)“冷若冰霜”;形容接二连三地遭遇灾难和坏运气,会说“雪上加霜”。可见,雪、霜、冰总是连在一起的。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形成的固态的水。可是呢,冰是由地面上液态的水凝结而成的;而霜呢,则是由空气中的水汽(气态水)直接变成的小冰晶,这个过程,叫做凝华。简单说,就是冰是水变的;而霜是水汽变的。

图片来源:pixabay

而雪呢,它和霜一样,也是水汽凝华的过程。但不同的是,霜是靠近地面的水汽变成的,而雪则是天空中的水汽凝华形成的。简单地说,一个是贴近地面出现,自下而上;另一个则是从天空飘落,自上而下。

而《诗经》里特别有名的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其实严格说来也是不对的。因为霜并不是露水凝结而成的,应该说,“露”和“霜”其实更像“兄弟”,他们都是水汽变成的。只不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时,贴近地面的水汽会凝结成水滴,也就是变成“露水”;而温度在零度以下时,贴近地面的水汽就直接凝华成霜啦~

“霜降”是好事还是坏事?

搞明白了“霜”是怎么回事,我们再来说“霜降”。咱们都知道,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老祖宗为了更好地预知天气变化、帮助农业生产而发明的。谚语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时节,在北方,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萧瑟枯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而在南方,则进入了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

那么,霜降时节下霜,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小朋友们一定很奇怪:小童你怎么这么问?霜不是一种自然现象么?怎么还有好坏之分哪?

其实,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大雨、暴雨会变成山洪成为灾害一样;霜本身并不一定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但是,如果空气中的湿度太低,水汽太少了,那么在温度短时间内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时候,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被冻结而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于是,农民伯伯形象地把这种见不到白霜的霜冻对应地叫作“黑霜”。相对于“白霜”而言,这种“黑霜”就真的是农作物非常可怕的天敌啦~

图片来源:pixabay

霜降节气前后,正是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古时人们喜欢在这个时节登高望远,赏菊饮酒。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北方,大红柿子红彤彤地挂在树梢,人们开始高高兴兴地拿着大竹竿打柿子、吃柿子。而在南方,有些地方则流行在霜降时节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收好了粮食,贴好了秋膘,就要正式准备迎接寒冷漫长的冬天了。

好啦,今天的节气故事讲完了。在最后,小童要给小朋友们出一道题,希望你们听了不会被绕晕——

雨、露、雾、霜、雹、雪、冰,这些都分别是什么形态的水呢?

赶快跑去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研究一下正确的答案吧!

 

 

— The End —

>>既是节日也是节气的清明 

>>谷雨:为什么春雨 “贵如油”? 

>>冬至为什么数“九”而不数“五六七八”?

>>立春:啃春、打春与鞭春

>>惊蛰:动物有没有起床气?

>>小满:没有大满做兄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