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童说新闻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贝聿铭逝世,月背探测有新发现(2019.5.13-5.19)

 文话童心 2020-08-08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这首《亚洲雄风》,小童敢拍着胸脯说,不少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会唱,至少也能哼上几句。

中国所处的大陆是亚洲,在这片土地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们说着2500多种语言。四大文明古国中,就有三个诞生在神奇的这片大地上。

玄奘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很久以前,亚洲人民就互相取长补短,进行文化交流。日本“令和”前的年号,基本都来自中国的传统典籍,汉语中的“物理”“化学”等科技词汇,包括近八成的医学词汇则来自日本。因为文明是多样的,所以才需要交流,也只有互相借鉴,才能有进步和发展。

小童之所以铺垫这么多,就是为了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个重要的会议——5月15日在北京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虽然亚洲有这么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语言文化不同,但可以坐在一起交心、对话。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亚洲各种文明之间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亚洲应该更多一些交流和沟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把各自的国家和共同的亚洲建设得更好。

大会标志的图形部分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将标志设计成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我们中国提出的倡议,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得到了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的支持。4年后,这个会议终于从想法变成了现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有开幕式和各个平行论坛要举行,还有很多配套活动,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参加体验呢。

爱看展的,好消息来啦! 在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已经开幕,49个国家的451件精品文物一起来到了中国,比如,阿富汗公元2世纪的泥塑佛坐像、阿塞拜疆的地毯、印度石雕象头神伽内什坐像……在清华艺术博物馆,有“阿富汗珍宝展”可以参观,首都博物馆也有名为“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展览在等待大家。

爱看电影的,可以关注亚洲电影展的信息,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配套活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5个城市将展映30个国家的60部影片。

爱美食的,也可以关注亚洲美食节的各项活动。据说一直到5月22号,在北京很多商场,都有亚洲美食的优惠促销。

我们共同期望,明天的亚洲会更好!

知名建筑师贝聿铭逝世

美国媒体5月16日报道,知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贝聿铭是1983年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亲爱的小朋友,就算你对这位建筑大师的名字不是很熟悉,相信你对他的作品还是会有印象的:

比如,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也就是卢浮宫主体外那个透明的金字塔,现在是卢浮宫的主入口。当初贝聿铭的这个设计是富有争议的,人们认为金字塔代表埃及,并不看好这个符号被移到法国来。可事实证明,这个设计十分吸引眼球,可以说使得卢浮宫焕发出新的光彩。很多游客来法国,不光为了参观卢浮宫的馆藏,也为了看一看这个极富艺术感的玻璃金字塔。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也是贝聿铭的作品。有意思的是,它竣工之后也引起了争议:因为中银的外墙是由三角形叠拼而成,这对中规中矩的中国传统建筑提出了挑战,而且香港人很讲风水,认为锐利的夹角会破坏风水。不过贝聿铭再一次以作品证明了自己:现在,矗立在维多利亚港湾旁的中银大厦已经成了香港的新地标,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镜头所拍摄的图景,香港中银都特别醒目。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位好的建筑师,懂得如何用冰冷的钢筋水泥来谱写奇妙的乐章。下面这张图片展示了贝聿铭为世界所留下的设计,希望大师和大师的作品激励你投身建筑行业,你的作品也能为地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葫芦娃之父”去世

5月13日,胡进庆在上海去世,享年83岁。光听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觉得很陌生,如果告诉你他就是葫芦兄弟的创造者,是不是会觉得亲近很多?

胡老先生是江苏常州人,17岁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之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一辈子没离开过这里。一大批叫得上名的中国动画片,都有胡老先生参与,比如《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等。

现在回头看,虽然这些片子没有那么多酷炫的动作设计和绚丽的布景,但却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色彩,是一种内敛沉静的美。其中不少动画片代表我们国家出战,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很多大奖~套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胡老先生更是“拿奖拿到手软”。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葫芦兄弟》动画片已经诞生33年了。最开始,领导交给胡老先生的任务,是将一本叫做《十兄弟》的小说改编成动画片。这个小说讲述的是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无穷神力等特异功能的十兄弟,同贪官、皇帝等斗争的故事。

两年的拍摄周期、很少的经费,如何在不超预算的情况下让人物精彩、故事好看?胡老先生和他的搭档对小说内容进行了大胆的简化和改编,并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野味”“中国化”的设计,最后才有了葫芦娃大战蛇蝎二精的故事。七色娃、娃从葫芦里蹦出等等细节,都是在设计中不断碰撞出来的点子。

小朋友可能要问了,这个动画片是怎么拍出的呢?这里要先普及一个概念,叫做“剪纸片”,就是工作人员先根据定好的造型设计,把人物剪成有活动关节的纸片,然后在大的背景图案上摆出不同的动作,再把这些都一幅一幅地拍下来,这样快速翻动连起来看,动作就是连贯的了。据说,13集一共80分钟左右的动画片,光场景就需要几千个。

因为包括《葫芦兄弟》《猪八戒吃西瓜》等在内的不少由胡老先生执导的动画片都属于“剪纸片”,所以他也被尊称为中国剪纸动画的创始人之一。一手打造了葫芦娃的胡老先生,在晚年患了帕金森症,再也拿不起画笔。不过看着葫芦娃的形象过了30多年依旧被人们所喜爱,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吧。

一路走好,胡老先生。

嫦娥四号对于月球背面的探测有新发现

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探测器踏上了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经过27天飞行后,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四号落月4个多月后,备受瞩目的首次月球背面之旅有何新发现?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而此前,人们并不确定月球深处究竟有什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月亮对于小朋友来说太熟悉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它,但人类还并不能准确地知道月亮的形成与历史演化过程。嫦娥四号登月承担的科学任务之一就是识别月球深部物质,为解开月球的身世之谜积累观测数据。

但是探测月球深层的岩石可不容易,地球上的钻井机又大又重,“嫦娥”背不动。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嫦娥四号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这个地方在40多亿年前,受到过一次巨大的撞击,可能将月球表面以下很深处的物质“挖”了出来。另外,嫦娥四号上带了一个特殊的照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科学家可以通过它拍回来的照片区分各类石头。

经过几个月的观测,科学家发现,月球背面有很多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有明显的差别,很有可能反应了月幔的深部物质的构成。

这个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成果,但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让我们向目标又靠近了一步。要想揭开月球全部的秘密,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研究。有兴趣的小朋友,期待你们长大也加入进来。

乘坐地铁时的不文明行为将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小朋友,你平时出门坐地铁吗?有没有遇到过在车厢里恶意抢座或大声播放视频,影响周围乘客的不文明现象?北京市交通委员会5月15日发布新规,对逃费、占座、列车上进食、推销营销、大声播放视频音乐等不文明乘车行为,劝阻制止不听的,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什么是个人信用记录?

在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信用好不好,承诺的事是否能做到,要靠对彼此的了解。但如果你向银行贷款——就是借钱——银行也需要了解你,判断你是否能按时还钱。银行又不认识你,怎么判断你的信用呢?以前,贷款者要向银行提供一系列证明材料,银行的信贷员也要打电话查询、甚至上门拜访,了解你以前是否贷过款,有没有过借钱不还的记录等等。很长时间后,才能确定是否借钱给你,是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后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征信中心,不管企业还是个人,以往的信用记录都存在这个专门机构建立的“信用报告”里。当你需要借款时,银行只要查询了你的信用报告,很快就可以确定是否能为你提供借款。

个人信用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档案,被形容为“经济身份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经济行为是否能顺利进行。乘坐地铁的不文明行为和个人信用记录挂钩,惩治力度是很大的。

这个规定发布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毕竟地铁上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非常影响乘车体验,很多人都说:支持,对于不文明现象就应该施以惩罚。但也有人质疑,个人信用记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是否应该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装进去呢?

再说,不文明现象是否有可衡量的标准?比如在地铁上使用手机外置播放,音量多少分贝算大?有没有统一标准?谁来制定这些标准?如果细节不明确,法规会不会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落实。

小童也想问问小听众们,你觉得这个规定的发布会有作用吗?对乘车时的不文明现象,你还有哪些好办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