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亡后,宫女们都去了哪里,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人生结局?

 历来现实 2020-08-08

一说旧时代的宫女、女官、女兵,动辄下场“十分悲惨”,不是命运“蹂躏”,就是主子“凌辱”,再不就是生活“摧残”,语不惊人死不休,搞得一个个马上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咱们说,古代的宫女在封建时代的宫廷中,地位比主人当然是低下,尤其是到了明朝这个阶段。但清朝建立以后,一是吸取了明朝宫女们起义反弹的教训,另外宫女们也都是招的本民族女子,所以说宫女们的宫中生活待遇还是比较过得去的,相对前朝的终身制,他们实行了更为人性化的“退休制”。年纪大了可以出宫嫁人,你不嫁人也没人管你。

清朝未亡前,宫女们“退休”后,也远比其他满族社会女子有前途,因为其他满族女子也没有什么正经职业,满族人就是靠吃劳保、吃瓦片儿(租房)生活,逼到走投无路,才做点小买卖小手工什么的换点嚼谷(生活费)。而宫女们作为皇家特训服务生毕业后,她们的“特服”技能得到的是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上层人家也愿意聘请她们继续开工,本身服务又好,人前也有面子。甚至某些宫女们在宫中还掌握了一些特殊技巧——对古董文物的鉴定眼光,在琉璃厂之类的古玩一条街上混碗饭吃都不难。

1911年底,清帝逊位,宫中来往的大臣少了,为了节约成本,自然要淘汰一些太监宫女,年纪大的先走一批。小皇帝仍然还在宫中,自然需要别人伺候,因此,继续招聘新的年轻宫女,小宫女们也知道大清威严不再,进宫除了挣工资,也跟着太监们学习苦练偷古董的技能。

1923年,存放宝贝的建福宫燃起一把大火,溥仪一怒之下大裁员,又赶出宫一大批太监宫女。

1924年,轮到溥仪自己被冯玉祥派鹿钟麟赶出宫了,中国封建帝王时代的最后一批太监宫女彻底解散,融入民间。

辛亥革命时,社会尚有排满倾向,民间的满族女子日子也不会好过,相比她们,宫女们在宫中至少是享受了难得的安定。

我很喜欢的女作家叶广芩写过一部小说《豆汁记》,小说中的主人公莫姜,就是在寿康宫侍奉瑜妃的。出身镶蓝旗的莫姜人长的不漂亮,但是懂礼数,性情温和,做得一手好饭菜,跟溥仪最后一批出宫后,在老太妃的安排下,嫁给了御厨刘成贵。倘若不是“老混蛋”刘成贵自己穷做,日子也还是过得去的,后来莫姜来到“叶格格”家,也算是有一个不错的栖身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