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杀之王”王亚樵死后,他手下的“四大金刚”下场如何?

 历来现实 2020-08-08

把一个老乡会经营到王亚樵那种地步上,无疑是每一个政府的噩梦,不仅政府的头头脑脑是苦主,就连传统帮会势力也绕着走,都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王亚樵从本人做起,就是个不要命的典型,是很多黑白道名人的生命收割机。

电影里再厉害的杀手,为了剧情需要也得死,现实中这样的猛士,也多半难逃阵上亡的结局。1936年,王亚樵终于被国民党特务觅得良机,完成刺杀,第一杀手的时代落幕。

这是一个从晚清开始、到民国结束的绝望又热血的时代,革命党在晚清时节是绝望的,起义目标从来不会成功,刺杀目的倒是偶尔可以达成,一代代仁人志士只好趋利避害,前赴后继的行在恐怖刺杀的道路上;军阀混战时期,山头林立,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次光荣的刺杀,总胜过战争时生灵的涂炭;抗战时期,处于弱势的中方自然也会在战场之外开辟第二战线。王亚樵之死,理论上标志着暗杀界达成刀锋一致对外(外寇和外寇的走狗)的短暂朝野共识。

王亚樵死后,手下的四大金刚到哪里去了?

王亚樵手下的四大金刚分别是郑抱真、余立奎、余亚农和华克之。其中郑抱真负责联络、行动与武器保管;余立奎负责军事;余亚农负责政治;华克之负责行动。

王亚樵死后没有多久,全面抗战打响,郑抱真先跑回老家寿县积蓄力量,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之后率部转投新四军,抗战胜利后奉命北撤。解放后,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合肥市长,1954年病逝。

王亚樵死的时候,余立奎已经身处监狱之中,他当年因为刺汪案本被判处死刑,因抗战爆发,实际并未执行,一直被监禁到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过民革南京党部职务,后来回到老家安徽后,也先后担任过地区行署委员、省政府委员、一直做到省政协的副秘书长一职,去世于1967年。

余亚农开始的轨迹与郑抱真比较相似,他组建的抗日武装与新四军交好,遭到政府军的追剿,本人也被投入监狱,后来被放出后,选择了经商务农,多次拒绝重新出山。抗战胜利后加入民主同盟,支持解放事业。解放后也担任过各级军政、政协、政府职务,后来做到了副省长,他去世于1959年。

刺汪案的实际负责人——行动派的华克之则来到了延安,但他的身份并不适合公开,于是在高层授意下,返回沪港一带,从事老本行的地下工作,完成了很多高层交代的任务,为新中国的成立也可谓劳苦功高。

建国后,华克之因潘汉年案受到牵连,但他一直没有丧失自己的信仰。华老也是四大金刚享寿最久的一位,他去世于1998年,享年九十七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