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年被鄙视的明朝皇帝和太监们

 历来现实 2020-08-08

看明朝历史,皇帝的声誉极差,一个比一个滥。朱元璋相貌丑陋、生性残暴,朱棣身世成疑、患有找建文帝的妄想症,往后的皇帝更不行了,不理朝政、宠信宦官、花天酒地、不务正业那都算过得去的,昏庸残暴、心理变态成为常态。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文臣结党营私、疯狂敛财,都是喷子;武将怯懦平庸、奉行投降主义;一帮太监阉党天天领着厂卫鹰犬,到处搞白色恐怖。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明史》,是清朝前期修的,康熙再三交代,要“为尊者讳”,给明朝皇帝们留些脸面,能把屎盆子泼给太监就别泼给文臣,能泼给文臣就别泼给皇帝。修明朝历史的目的,必须得是有利于清朝的统治,“抹黑”?那是当时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正确,说穿了,是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

当代修史,史官的级别是皇帝定的,薪水是皇帝发的,笔杆必定是向着皇帝倾斜的。司马迁当年“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敢写事实,对不起,你敢写,汉武帝就敢删。所以古代才有“当代修志、隔代修史”这一说法,当代官方修史,水份不大才怪。民间倒是可以写,可一是您远离庙堂,很多消息只好捕风捉影,二是犯着皇帝的忌讳,说把你办了就把你办了。

隔代修史,为了突出“新人胜旧人”、渲染新朝统治的合法合理、强调老天爷的新选择的正确性,前朝的后期统治必定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的。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隔代修史”,准确的来说,都是“换代修史”——前边刚吃完,后边马上拉出来,为了新朝衔接顺利、维护大局稳定,必须趁着热乎。

这也不错了,假如真正的隔着一个热衷文字狱的朝代,让下下代的人来修上上代的史,开局只有几个神话故事,往后全靠编,不修成《山海经》才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