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剑》里赵刚500米外打日军一枪爆头,真实可信还是略带夸张?

 历来现实 2020-08-08

老版《亮剑》虽然也有类似一些土工作业打垮山崎大队的夸张情境,但比起后世的抗日神剧,已属难得的良心好剧,在道具、服装、台词方面,看得出来,工作人员也很有功底。

在辛庄一战中,政委赵刚为了敦促李云龙戒酒,现场打赌,赌自己能在500米开外击毙鬼子的炮兵,然后让身边的战士拿来一杆三八式步枪,熟练的完成立起表尺框、推动游标这一系列动作,采取站姿,经过短暂的瞄准,一枪命中500左右的鬼子炮兵的头盔正中,头盔下的脑袋瓜子立时开花,鬼子兵倒下。

赵刚使用的这杆步枪正是日本三八式步枪,中国军民俗称“三八大盖”,也是二战期间世界最长的步枪。

当时的世界各国为了适应装甲战的新形势需要,其实已经把步枪的长度普遍由1.25-1.3米减掉了十几厘米,这是因为他们发现配合战车发起进攻的步兵的最佳射程是四百米以内,不需要太远距离的瞄准,再远那就是狙击步枪应该做的事情。

但日本还是坚持一战时的老传统思想,没有做因应调整,他们也并不对机械化作战形势特别感冒,事实证明,他们的固执己见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在后期的中日战场上,躲在炮楼等坚固设施内的日本兵,正是靠着三八大盖的射程远、精度高的特点,对中国抗战军民带来很大杀伤。

三八式步枪的长度是1.28米,枪管长度就达到了近80厘米,加上日本人个头普遍不高,背在身上显得很有瘦驴拉大车的不相配感。它的子弹射击初速达到了765 米/秒,有效射程为460米,有经验的老兵们也能在700至800米的距离使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一名老兵在500米之外毙敌是可信的。

说回赵刚,首先他手里有三八大盖一点也不稀奇,八路军作战时会有缴获,早年间北洋军阀也从日本进口过这种枪支,中国的兵工厂也有仿制品。

赵刚本人也接受过军事训练,曾被表扬“有狙击手的潜质”,听上去像一名被政委工作耽误了的狙击手,正如李云龙也是被打仗耽误了手艺的好篾匠。

值得推敲的一个细节是这把步枪的来历没有做交代,电视剧里赵刚只是说“小王,把枪给我”,没说是谁的枪,假如是小王的枪,除非赵刚经常拿小王的枪练手,否则轻易上手,又是拿这么远的目标打赌,赌输的可能性极大。原因很简单,每一把枪的性能都有细微的区别,只有在充分熟悉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还要夸一夸赵刚的站姿,这个浪姿是很难被用作狙击瞄准的,通常情况下,狙击手会采用更为稳定的卧姿,从各类抗战题材片中也不难看到,日军也比较喜欢卧姿和蹲姿,这是因为站姿对举枪的手臂力量要求极为严格,一点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点怀疑这位“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怎么会有这样坚强的手臂。

本人高中军训时,亲历过半自动步枪打靶的过程,5发子弹,50米固定靶,18环,一发脱靶。讲真,赵刚同志500米一枪爆头正中央的成绩,完全可以参加后世的国际射击比赛,咱老李这一个月捞不着喝酒,一点也不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