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抗战名将壮烈殉国,曾被安排一场国葬仪式,现在留有两处墓园

 历来现实 2020-08-08

抗战名将、曾率部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击日寇的戴安澜将军,在缅甸境内1942年5月里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经过医治无效后英勇牺牲、壮烈殉国。

戴安澜将军的遗体运回国后,先是暂厝昆明的圆通寺,后来暂厝于广西全州的香山寺,正是在这里,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为戴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会战,面临桂林、全州被日军攻陷的危险,誓不与贼共天下,为避免将军灵柩落于日寇之手,按照住在贵阳花溪的戴将军家人的要求,戴将军的灵柩又被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贵阳花溪。

1948年,戴将军的灵柩从贵阳花溪被迁移到戴将军的老家——安徽芜湖,从此长眠在了安徽芜湖镜湖区的赭山公园。

贵阳花溪人民深感将军高义,无比留恋将军身影,在他们的呼唤下,当时的花溪县长康棣在征得了将军家人的意见后,把戴将军的军帽、皮靴等随身穿戴过的衣冠留在了当地,并于当年停柩的花溪葫芦坡西麓建造了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冢,以供当地人民缅怀祭奠。

所以戴安澜将军就有了两处墓地。

贵阳花溪公园的特色就是四山一水、草木葳蕤、四时繁花、风景绝佳,正是对九泉之下戴将军英灵的最好慰藉。假如戴将军地下有灵,他未尝不喜欢花草间的朝露,倾心于清晨鸟声呢喃。

前些日子,有人前往贵阳花溪公园戴将军的墓园,拍下的几张照片上显示墓园的石缝中杂草横生,忍不住发出一声身叹息,觉得戴将军不应该被遗忘。

个人倒觉得,大可不必上纲上线,难道光秃秃的一片石板地,就能寄托人们的哀思?

再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想吹毛求疵的找出石缝里的杂草似乎也不是难事,这也有点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了吧。

事实上,每年的清明节,这里也有很多来自不同学校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给将军扫墓祭奠。在这段时间里,题目中意欲表达出来的“废园荒草”的凄怆感并不存在。

实际上,在北方,坟墓上的青草被认为是生机的好兆头,象征着子孙后代旺盛的繁衍生息能力,不是什么坏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