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头条的故事:林深不见鹿,海蓝不见鲸,梦醒时却遇到了你

 历来现实 2020-08-08

之所以套用上这个反映青年男女这种内心深处极致骚气又蘸饱孤独无力感的标题,是因为我乐意。

当然他(她)们一般是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来着,但这既多余浪漫,也不契合真正的大自然规律,见到鲸时,多半是在深深海底,海已经墨黑了。

海蓝时见的鲸,是搁浅快要窒息的鲸,搞不好内脏就要爆炸,喷你一身不堪的污秽。

我曾经就是一个不爱见人的喷子,是怕见到人后自卑,自卑到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友谊价值,周遭的朋友难以免遭荼毒,这种荼毒远甚于鲸鱼内脏的臭气,以至于一个个均离我而去,我兀自心生恶作剧奏效般欢喜。

那时候的我是个LOSER。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现在的我就不是LOSER了,站在世俗的苍茫角度上,四十不惑,却在商海中被剥光身体,口袋干瘪,心灵枯竭,打着奶爸的旗号混在寓所,看什么什么不顺眼,想什么什么都在跟我置气,恨市场环境、怨运命飘零,比一条搁浅的鲸鱼好不到哪里。

那就码字吧。

然后就接触到了头条。

先是在2016年左右,起初只是把头条当做是一个浏览新闻八卦的地方,后来发现它跟原先的门户网站好像不是一个路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机制的确可以省掉漫长的浏览标题的时间。再到2017年初,被一位朋友提醒,可以试试做“自媒体”。

他是个爱玩的人,兼有事业精神,选择了自己的工作领域——房产家居方面入手,比我早了几天启动了头条之旅。时间有限,他专门从境外一些繁体网站抓取一些文章,号称绝不重合,可以完美避开平台查重机制,仁君友善地提醒我,“这可是一条快速通道”、“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之类励志话语,我只听得一头雾水。

墙我是不会翻的,是真的想而不会,字我是会写的,谁没有当宝宝的时候,年轻时候我也攒过小说体的文字,不是吹,我写“太监”了的中长篇小说的名字,一页A4纸定然是安放不下的。

一同无法安放的,还有我一颗不太服气的心,别的都是浮云,朋友说的“这里头能赚钱”这六个字,深刻打动了我。

奶妈奶爸都知道,伺候孩子是一门苦差事,那是世界上不多的永远不会按照你意愿去顺利执行的过程,你睡意朦胧时,他多半要听故事,你讲到酣畅淋漓处,他却睡了。

当下的生活与当初的工作都像缠绕身边无所不在的墨菲定律,只要你觉得你做不好一件事情,那么无论你怎样小心翼翼,最后决计还是绕不开那个不好的结局。

头条之路的最初,看上去一切都没有改变。

不出十天后,仁君已然走上正轨,切瓜斩菜般收获粉丝五百,看得我是好生眼热,眼睁睁看人家就要振荡在风口,而我却连试用期的门槛都过不去。那时的今日头条,试用期内可是没有一个铜钿的收益,每篇文章几十个阅览量,像死了在嘲笑我即将来临的又一次太监经历。

To be or not to be?

你想多了!我这样宽慰自己,好歹有几十个看我文章的人呢,虽然我其实在注册头条领域时的选项没有填报自己的国际关系专业,而是瞎蒙填写了比较接近的“历史”,虽然我在web2.0时代也是各大论坛的常客,一篇偶也有数千的阅读,但那大都是昧着良心的朋友们的多次点击捧场。

而今不是了呢,那是纯粹陌生人的造访,有的还不忘评弹、损巴两句,以资鼓励,这是多么温情可怖的赠予。

林深不见鹿,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敢去,玩儿呗!

我转正的那一天晚上,仁君的号儿粉丝增长态势趋缓了。

当我有一千个粉丝的时候,仁君的号儿因为被举报抄袭被彻底封停了。

两千个粉丝在手的时候已经是半年过去了,仁君早已在寻找另外一个互联网风口,他有事业精神,从来是闲不住的。

我嘲笑完他之后回头再来看自己取得的收益,爆发了更荒诞的嘲笑,自己这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文字收益也就刚够买尿不湿的人,居然真的坚持了半年之久呢。

然后一夜无语,种种烦忧。

第二天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短信,大意是彼端的他是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的工作人员,因为看我发布了很多历史类的文章,问我有没有兴趣听他一句劝,加入到悟空问答写作的团体里。

悟空问答我见过啊,今日头条下面的一个APP嘛。各种着调不着调的问题,等待着各种着调不着调的回答嘛。

但是心下其实是蛮激动的,web2.0 的时代人家好歹也做过自己的论坛唻,也有西北的煤老板来商谈过天使轮投资的事儿,因为我派出去对接的姑娘干净利落地甩开了他的手,害得比我还不知名的同行某合网某爱网某纪佳缘网跟我喜欢的孟非合作调情去了,几年后我这个业内始作俑者却流着口水边看非诚勿扰的女嘉宾边小声对着电视机埋怨她,哟哟哟,当初你不甩开那只黑胖手,你现在也不至于调戏全场男嘉宾不是!

悟空问答工作人员姓叶,态度真诚,热心持重,我开开心心地按照他的要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悟空问答里来,很快还进入了第一期悟空问答训练营,同期一百多号学员当月底流量比拼,他们都很客气,全让着我,害得我拿了个第一,2000多万阅读量,训练营给发了1000块奖金(那时候的悟空问答是没有流量收益的)。

钱不多,打那时开始,粉丝可就有点搂不住了,以每月五千的数量蹭蹭地上涨,再后来粉丝增长速度调整为每月一万以上的时候,悟空问答开通了收益。我是第一批享受悟空问答的收益每天打进账户的创作者之一。

叶大走了,牛大来了。现如今,除了悟空问答之外,我的头条号文章也开始步入稳健的轨道,连蒙带骗到手了100多篇青云奖,收益也在逐步提高,微头条也在发力追赶,看上去像极了吃上了一碗自媒体饭的样子。

电视上的姑娘大了,生活中的姑娘跑了,从月入四位、五位数,到月入六位数(他们说写这种征文体的套路是适当夸张,我多说一倍算不算夸张?),虽然这轨迹看上去仍有太监的可能,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终于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尝试想去做好一件事情。

林深不见鹿,海蓝不见鲸,梦醒时却遇到了头条,不如迈步前行,就别回到旧梦中去了吧。

我是历来现实,这是我和头条的故事,如果你有写作中的烦恼,千万别私信我。

姑娘除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