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丽江古城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丽江古城

张红静



  是开始,也是结束。最先到达的是丽江古城,最后品赏的也是丽江古城。在古城的每一天早晨,我们都会沿着一条街道走出去,走出去,看看古城外的自然风景。古城就在这里卧着,我们知道她跑不了。八百年过去了,她不是还呆在这里吗?呆在这里敞开一颗心,一颗惠质兰心接纳四方游客。

  习惯了六点钟就醒来。古城还睡着。在北方的小镇,七点钟的时候,各种店铺都相继营业了。古城的早晨起的很晚。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是不是古城的晚上睡的太迟了呢?一定有什么让她变的这样慵懒,那是什么呢?

  恍惚记得晚上回来,古城的街道灯火通明。那是普通的灯光,但照在古城的檐角上,照在街道的五花石上,照在门前的红灯笼上,照在店内的艺术品上就不同了。那是华丽又不乏古朴的灯光。有很甜的香气在深夜袭来,那是什么花的香气?问了身边的人,所行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古城是神秘而悠远的,即使是一段香气也是深暗的。


  工艺品店异乎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最让我流连的是那种精雕的木刻。也许是欣赏多于购买,也许因为这里是艺术的天堂,好作品确实太多了。店主很多是悠闲的年轻人。他们总是懒洋洋的忙自己的事情。上网,绘画,雕刻,或者偶尔叉开大手说,不要拍照!那是他们的心血,是用心或者生命雕刻的杰作。我还是偷偷的拍了很多,我无法不窃取这些奇葩,这些有着画家本人独特个性的奇葩。

  
  首饰店是夜空里的星星,无法不照耀你的眼睛。你无论如何不能去错过它们。我看见不少的女人手臂上带满了手链手镯,那些纷繁的颜色让夜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最有意思的是一家“八块钱不可能”的店铺,里面的饰品琳琅满目又价钱便宜。

  各种玉器在夜晚的灯光下分外晶莹。我的眼睛是贪婪而饥渴的,我的心也有强烈的占有欲,恨不得将所有的艺术都据为己有。我在街道上满目张望,不经意间听到了楼上的音乐。那是忧伤而动人的,一种很柔软很伤感的东西倏忽进入我的心脏。抬头,在二层的阳台,一个男人正坐在竹椅上抽烟。音乐的音符一定随着他燃烧的烟雾缭绕,缭绕在这个繁华但并不喧闹的街道。古城的街道是静的,这段伤感的音乐为这条街定下了基调。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可以旁若无人的释放自己的忧伤。一个大男人,可以无限伤痛地书写自己的心情而不会被庸俗的世人当作矫情或造作。



  有时不经意地会走进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这是一个四四方方不大的广场。四面都是繁华的街道。分别是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沿任何一条街往里走都是一段不扉的收获。也许你从北边的街进去却从西边的街道又回到四方街来。四方街就像是魔宫的总部,里面的道路胡同四通八达紧密相连,要是晚上迷了路可能就回不到客栈了。

  晚上来到四方街,看到那么多的游客呆在楼下听歌,那样入迷而没有一点喧哗。二楼贴了四个字的牌子“原创歌曲”。有一人正弹着吉他在窗口唱歌。这一定是他创作的作品了。下面的人只在沉迷,没有掌声却迟迟不肯离去。我也是一个长久的倾听者,跟歌者一起欣赏了这世间的天籁。


  沿四方街往里走是酒吧一条街。美丽的女子身穿纳西服饰在门口拉拢客人。街道上的人要远远多于酒吧里的客人。在暗红迷离的灯光下,美丽的纳西舞蹈会飘出来,动人的歌喉也会飘出来。更多的人拿起相机啪啪地定格这歌舞升平的瞬间。我几乎不认识古城了。这是安静厚重的古城吗?现代化的音响设备,现代化的经营和娱乐仿佛又把我们带出了古城。但这里是古城,而且是古城的繁华一景。古城接纳了庄重也接纳了喧腾,接纳了厚重也接纳了轻盈。这就是她,典雅又不乏活泼。古城是在走着的,她的步子并没有老迈,她走的更加健硕了。



  用一整天来品读古城是极其过瘾的。八点钟走出客栈,我们遇见了迎面走来的外国游客。他们更加欣赏这里的建筑。在高处,他们会拍下低处的屋檐。在狭窄的街道会遇见早起的画家。有一个女孩坐在一个破旧的门前写生。那两扇破旧的门板在画板上就成了艺术,也许明天就有了两扇门的木刻。有孩子背着书包匆匆上学。有早起的纳西人打扫路面。


  古城的街道用五彩石铺就。它们是光滑而且耀眼的。街道从来没有平坦和笔直的。街道是随水而行走的。一条街道总有高处和低处。上坡时走的急了就有些气喘,在海拔2400米的古城,这里并不适合奔跑。下坡时走的快了又会很滑。在古城的街道上行走的都是气定神闲的人,我想也只有古城才能培养出这种宁静的气质。

  白天的四方街分外热闹。纳西族的老人在四方街的中心围拢来跳舞。我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我不会跳,但是老人在我的旁边对着我笑,我的眼睛没有离开过他们的手和脚,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学会。脚步前后交错,双手往前再往后摇摆,有时又把两手同时搭在前面人的肩头。我忽然间明白了,这是劳动时的舞蹈吧。他们用双手在前面劳动,后背背着沉重的货物。纳西人常常用背篓背孩子,背粮食等物品。我把搭在肩头的动作当作他们之间的友好和互相帮助,这是多么朴实和快乐的舞蹈啊!

 

  从四方街往里走,我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在水盆里玩水。她的母亲背着背篓在洗衣裳。背篓里是一个更幼小的孩子。我的相机对准了小姑娘。我问她我给你照张照片好吗?小姑娘嘻嘻地笑着,无限天真的定格在我的镜头里。小姑娘的衣服是鲜艳的,她们的后背似乎是前倾而弯曲的。我不知道是服装的设计原因还是纳西人天生的往前倾,尤其是我见过的纳西老人,他们都是那样的瘦小。他们的背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弯曲的更为厉害。是长期背东西的烙吗?哦,纳西人的背,你背着玉龙雪山,背着古城的沧桑历史,背着古城的灿烂文化,你的背过早的弯了,是你的负重太多了。

  我喜欢漫无目的的在古城的街道行走。水是灵秀的,清澈的,在每条街道的两旁哗哗地游走。从街道进入店面只须架一座木板桥。在一条街进入另一条街时也许只需要一个简易的石拱桥。每一座石拱桥都是一个无限美好的景点。我在桥上做了一个欣赏的动作准备留影,忽然听见一个男子哎呀一声的惊叫。原来他在选景时过于的投入,女友还没进入镜头却把我准备好的姿态摄入其中了。

  我还收藏了古城墙上的壁画,收集了各家窗台上,院门外露出的盆花或者高大的花木。没有一处不是美景。我忽然想留下来。或者希望古城说一句话让我留下来。但是古城依旧是沉默的。留下我吧,丽江!留下我,古城。就像任何一个来自遥远的远方的流浪客人。他们都留下来了。简单的维持生计而后泡在艺术的店堂里。我几乎要抛弃我的现实留下来了,但是古城并没有说话。我只有把古城装在我的梦里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也许我回来之后就再也不走了。

我抬头仰望,几乎每一条街道都挂着一片云彩。留下我吧,丽江的云,让我像你一样飘在古城的上方。无限神往,无限眷恋。



张红静简介

  她,在平平常常的生活里,写着清清浅浅的文字;在不大不小的空间里,经营或甜或涩半亩方田。白天,根植理想与爱的种子,夜晚,在键盘上敲打漫天遐思。
  张红静,山东肥城人,中国闪小说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代表作品有散文《寄居地》《我的杨树》《行走的麦子》;短篇小说《一千个李煜》《我的杜鲁门》;闪小说及小小说二百多篇。作品见于《读者》《意林》《文苑》《视野》《天池小小说》《金山》《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喜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散文选刊》《金陵晚报》《威海日报》《江苏工人报》等。
  有纸刊转载请联系她。qq 982017508 微信 fcwyzhj123-1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