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札记】张红静 是事理为要还是求功名心切贾雨村一句话道出内心虚伪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是事理为要还是求功名心切

张红静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人物。通篇通过他的身份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官员的裂变。

在第一回中,贾雨村还是一个穷书生。他寄存在葫芦庙里卖字作文,不断受到善良豁达的甄士隐接济,两人也逐渐成为好友。贾雨村穷时结交有钱有势的人物,暗含他审时度势,善于抓住机会,找到一把登天的梯子。

两人喝酒时,胸怀天下的穷儒生贾雨村说:“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原来,贾雨村连进京都赶考的路费都没有。这倒让我想起穷苦人家的孩子,空有志向却没有经济后盾,难免底气不足。

甄士隐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与人交往至真至纯。他欣赏贾雨村的才情与气质,希望自己的朋友将来能够得偿所愿,兼济天下,做出对天下苍生有益的事情来。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甄士隐不光送银两衣服还为他挑了黄道吉日,第二天甚至想写两封举荐信给仕宦之家作为他寄足之地,可谓周全。然而贾雨村得到银两和衣服,迫不及待就上路了,还说什么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他所谓的“事理”,不过是求取功名罢了。读书人之说,也不过是为自己没有礼节的托词。此话隐喻他将来的为人:面对恩人,不知道报恩。面对恶人,以保住乌纱为准。为巴结权势,阿谀逢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此话表面看来他行事果断干练,不拘一格,不局限于常理,但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急于求取功名,恨不得一日进京,完成飞黄腾达的美梦。面对接济自己的好友,面辞都等不得,说明友情与功名在他心中不对等的分量,也暗含了他将来为官后的贪酷被参。

另外,贾雨村将来为官遭贬还有另外的原因。内因在于他自己贪酷,外因还因为他是孤家寡人,没有根基。在官场上混,如果没有官场护身符是万万站不住脚的。如果他慎重宽厚一些,或许等到甄士隐的举荐书,他也不会如孤家寡人,落得被贬,四处游历。

当然,我们不会只凭一句话就能断定什么,却能从中看到贾雨村对人情与功名的分量孰轻孰重了然于胸。他即使是个不凡之人,也因其心之私不得善终。相反,甄士隐痛失爱女之后能够看破红尘,云游四方却是得到了他向往的境界。因为他看破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精彩链接【红楼札记】红楼梦到底在拿什么说事儿 文/张红静 

常驻作家 程思良 余途 芦芙荭 姚凤阁 青霉素 段国圣 慕容罗缚 槐里布衣等 常驻诗人 新科状元 埂夫 李云汉

编辑 张红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