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物记】有声的世界真好 杨平选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鸟儿虽小 玩的是整个天空

静静写字平台征稿啦!

 杨平选,陕西咸阳人,做工之余,喜好文字,偶有作品见于报刊杂志。

如今,已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被各种文字、声音、和视频传播形式包围着,人们却反而有些迷茫了。到处都是低头族,离开手机便成了盲人,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这就使得我更加怀念那个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热炕上听一台收音机的时代。

有声的世界真好

杨平选

搬家的时候,恰逢百年不遇的高温天。又热又忙,难免烦躁,但为了支持市上的民生保障工程建设进度,我还是率先答应搬家。

“你家还有这老古懂。”搬家工人突然惊奇地喊道:“我搬了不知多少家,从来没见过这东西。”他从放杂物的角柜里,掏出一样东西吊在手中。

这是一个砖块般大小的塑料匣子,外面包裹着牛皮套,还带有背挂带。看见这物件,我心头一阵惊喜,这不是我家四十年前的“红梅”牌收音机吗?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关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儿时听老人们讲故事是我了解世事的主要方式,再就是跟随奶奶走亲戚、逛庙会、看秦腔,也能有所见识。直到有一天父亲从县城买回一台收音机,才彻底开阔了我的视野。父亲说,这里面装上电池就能发出声音,什么新鲜事都会告诉你,能听故事、听歌曲,还能听秦腔戏。我拿在手上,左看右看,稀奇得不得了。

有了收音机,我每日每时都希望能听到他的声音。可父亲却不让随便打开,只有吃饭的时候或者农闲时,父亲才打开收音机挂到堂屋的立柱上,供全家人收听。清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午我最喜欢听评书,《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都听过。秦琼卖马、三十六弟兄结拜贾家楼,这一个个故事都能揪住人心。可惜一天只播一回,当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手中的筷子还插在碗中一动未动。单田芳声音如同翁中发出,讲的慢条丝理,每个英雄的出场都让我祈盼,等到了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出了场,我紧张的心总算放松了。刘兰芳嗓音清脆宏亮,《杨家将》中七郎八虎大战金沙滩、《岳飞传》中岳云锤震金禅子的段子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也曾梦想着长大能参军去献身沙场,保家卫国,但因家中成份缘故终末梦圆成真。

我记得广播剧特别吸引我,这节目通常是深夜才播出。《鼠夹上的蛋糕》《一架吵到大天亮》等让我听的上了瘾。可父亲晚上九点后是绝对不允许开收音机的,我便假装睡觉,等大人们睡着了,我就偷偷抱着收音机钻到被窝里听。声音关到最低,紧紧贴住耳朵,生怕惊醒了父母。深秋的一个晚上,细雨淋淋,父亲召集全家边剥玉米边听广播剧,剥完玉米后已很累了,我硬是熬到半夜又继续偷听广播剧。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睡着了。天亮时,父亲两把掌打醒了我,睁开眼才知道收音机电池耗完了电,又耽误了上学。我一声不哼,翻身背起书包,顾不上洗脸就跑出了门。

这台收音机带给我无限的快乐,也让我的文学梦开始萌芽。后来我长大了,又参加了工作,也有了录音机、电视机等传播手段,收音机渐渐被冷淡了。等我结婚的时候,双卡收录两用机正在时兴,我就特意坐火车到西安花了三百五十元买了台“燕舞牌”四喇叭双卡收录两用机。

如今,已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被各种文字、声音、和视频传播形式包围着,人们却反而有些迷茫了。到处都是低头族,离开手机便成了盲人,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这就使得我更加怀念那个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热炕上听一台收音机的时代。

【旧物记】小小方凳,情系三代 刘政权 小方凳

【旧物记】一枚银簪 史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