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你优雅地老去 张红静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请你优雅地老去

张红静

我喜欢贾宝玉那段关于女人后来变成鱼眼睛的论断,更喜欢他直接陈述并明确表达厌恶的态度。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由羞涩女孩变成美丽少妇到最后的鱼眼睛,这是一个多么无奈的蜕变!这源于青春的失去,荷尔蒙的减少吗?是也不全是。总有一些安静的女子无比优雅地老去,也总有很多女子从中年油腻到老年无聊。我见过很多成为鱼眼睛的老女人,我害怕她们的那张嘴。我不是怕那张嘴说我多少坏话,我是怕那张嘴耽误我多少工夫。可是心底里依旧害怕这些人一着不慎就散布流言,无事生非。于是我常常耐着性子与她们周旋几句,听她们无聊的闲谈和貌似接受庸俗的思想。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贾宝玉是个勇敢的人物。还有贾探春的巴掌也都是勇敢地厌恶鱼眼睛的表现。

我们身边的马老太便是这样一个鱼眼睛。她喜欢早早起床去晨练。晨练回来后她会坐在小区门口看来来回回上班和送孩子上学的人群。有时会得到几声称呼,有叫奶奶的,有叫大娘的。她很享受别人对她的尊重。更多的人行色匆匆,争分夺秒地奔赴在工作的地方。凡是她认识的却没有跟她打招呼或者今天叫了一声姨明天又来不及搭理她的,她便认为是年轻人没有礼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难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常常看不见闲人,而且是顾不上周围的闲人。如果只停止于对年轻人的看法也就罢了,马老太还要到处说谁谁谁见了她看一眼就过去了,根本没有将老人放在眼里。更有些恶毒的是她可能把年轻女人不与她打招呼的事情告诉女人的婆婆或者亲娘。这样更加重了年轻人与老人的隔阂。所以有个性的年轻人往往故意不搭理她,也没有时间去搭理她。这好像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是一回事吧,您觉得呢?

当你老了,请不要坐在年轻人必经的路口。下班后,他们可能真的连打招呼的气力都没有,更不会停下来快乐地与你闲聊几句。上班时,甚至再差一秒钟就不能打卡。

优雅的人总是优雅着老去的。我曾经去某个海边游玩。蓝色的大海并没有吸引我多少视线,反而我被海边一个树林里的音乐迷住了。循着音乐走近那群人,看到的是一对对老年人在跳舞。教舞蹈的是一位扎着高高马尾的年轻漂亮的女子。女子长期在海边,皮肤已经晒黑,可是身材窈窕,舞姿迷人。她身后的老年学生像一对对可爱的孩童,他们笑得天真烂漫,舞蹈华丽优雅。我可以猜想这些老年男男女女的身份,他们是知识阶层,中产出身。我想可能没有哪一个老人在菜市场卖菜。是的,优雅总是与学识身份有关。一个没有多少学识和身份的老太太,至少希望她是安静的。

我见过这样一个安静的老人。她喜欢将婚后的儿女继续留在身边。她挽留的方式就是做很多好吃的饭菜。她要求儿女们每天都来她的家里吃饭,她不留宿,因为她喜欢安静。她让儿女回家吃饭,因为她又常常害怕孤独。人总是这样矛盾着的一个综合体。有一回我从窗户里看见楼下的她坐在过道里乘凉。她低着头看手里的手机。那是丈夫生前的手机,她从没有停止续费,就像他一直在她的身边一样。我瞬间想到了聂鲁达的那句诗:“我喜欢的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你永远无法阻止的一件事情是总有一天你会老到走不动了。也许你什么都不能自己去做。如果是我,我要学会闭上嘴巴保持安静。当我想说话了,就开始回忆自己简短的一生吧!人生是个悲剧,如果从生老病死的这个角度来看。不要聒噪,也不要两个无聊的人一起聒噪。也许哪一天我们也无法管理自己,感觉生而可厌的时候,请接受和忍耐这人生的完整。人生的滋味就是这样一点点无一遗漏的品尝的。

当你老了,不妨也想到另一个安静地老去和死去的女子,那就是作家张爱玲。她年轻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安静的人,但她也不是聒噪的。她的衣着,她的言谈,她的爱恨都那么大胆直露。她的文字那样冷酷而一针见血。但是她的老年避世是安静的。她的作品大红大紫的时候,外界已经将小说拍成电视电影的时候,她依然是安静的。直到她像一片秋天的叶子默默凋零在某一天,直到别人发现她已经死亡的时候她早就已经消失了。一个人的死亡,甚至没有听见亲人大声地哭嚎,她的死是那样安静,仿佛生命自然地回到了生命本身。她应该算是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我们普通人,也绝不是人人都像张爱玲一样消失在无人的公寓,我们只需要在应该安静的时候保持我们的优雅,优雅地老去,从容地对待自己的后半生。

读一本好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