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逢佳节“不思乡”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8-08

文/谭峰

在我大学期间,一位老师讲过她上世纪90年代去新加坡参加会议的故事。盛夏时分,天气酷热,她行走在新加坡街头,惊奇地发现异国的女人们非但没有穿着时髦的连衣裙,反倒严严实实地将自己的脚踝裹住。带着各种不解和疑惑,当她穿上在香港买的连衣裙走到新加坡的街头时,并没有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反而被当地的一种虫子咬了好多包。接下来,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总是在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却忽视了外面的世界总有它的差别和规律。”

“乡愁”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产生出来的一种略淡伤感的思念之情。这种情绪自古就被很多文人墨客加以凸显和放大。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比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成为远在他乡的游子一种独有的气质,也成为文学作品中反复被“歌颂”的对象。

每逢佳节“不思乡”

误把故乡当他乡

其实,正如先前的故事所讲述的那样,乡愁也可能会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同化”,直至消失。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一个离乡多时的游子,再一次回到故土,突然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误把故乡当作他乡。

一个人进人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 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 Oberg)将这样的现象称为“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对于很多从乡村进城的青年人而言,每逢过节再回家乡,而产生曾熟悉的家乡一种陌生之感的无奈,总是被常常提及。

和城市比起来,自己家乡的建筑显得太“土”,人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咖啡馆、酒吧、shopping mall更是泛善可陈,这些林林总总的抱怨,成为现代都市人“忘却”乡愁,重塑着远离乡村的“都市人”的身份认同。

每逢佳节“不思乡”

乡土人家

显而易见,当我们纷纷议论大城市和小乡村存在的差距时,我们已经陷入了“我们皆为都市人”这样奇怪的认知系统之中。我们以“都市人”自居,以高楼大厦、霓虹流岚为傲,以金钱和物质为荣,却没有用平等的身姿来看待与我们并不遥远的乡村。我们进入了自己的文化系统无法自拔,也无暇腾出过多的时间来还原一个真实的乡村,更无闲情雅致去品咂乡村固有的可爱和自得。在面对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体系时,我们不适应、不理解,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惶恐和焦虑,于是“休克”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每逢佳节“不思乡”

2015年,高圆圆和赵又廷(右一)回老家探亲

自我保护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本能。人在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时本能地维护自己既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系统,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文化休克” 的产生不是由于潜在的病理因素, 而是由于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缺乏相应的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所造成的。因此,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比一味地感慨“文化的无力之感”显得更为有意义。其实,在面对城乡差距这一问题上,了解与交流比感慨本身更为重要。

“乡愁”,一种“接地气”的存在

近些年来,城市的发展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互联网产业的兴起让城市的容颜几经改变。都市人的生活也从曾经纯粹的“高速率”逐渐地“慢”了下来。置身于大都市的人们,开始受益于互联网平台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将以往琐碎的生活分担给互联网科技,而解放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优质生活”便成为了另一种都市生活的文化新符号和生活新概念。

每逢佳节“不思乡”

太空中俯瞰的北京

相较而言,乡村的生活依然没有太多的变化。无论是从经济结构还是人们的思想状态,乡村所呈现的“新气象”似乎都没有“跟得上”城市发展的节奏。但是,乡村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裂变之后,一定有它自身自成系统的文化符号和运行结构。乡村的人和事正如新加坡街头的妇女,有他们也已形成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

每逢佳节“不思乡”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及,“中国的乡土文化呈现一种‘差序格局’的特质。在这种格局之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乡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当面对城乡巨大差距之时,我们不妨脱去“城市人”的外衣,俯下身姿,仔细地感知乡村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品味这个陌生的世界在遵循着怎样的交往模式,热情主动地与乡村的父老乡亲盘坐在炕头聊聊他们的所见、所想。读懂中国的“乡愁”,不应在都市的文化框架中去寻求答案,而是应该自觉地置身于乡土的“私人联系”之中,去深入地感受乡愁呈现的厚重的文化土壤和历史积淀。

每逢佳节“不思乡”

这样,原本的陌生变得熟悉起来,原本基于不了解产生的无力演变成确定的知识架构,原本的满腹感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认知和接下来着力解决差距的对策。城市和乡村,不仅是两片不同的土地,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我们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自保式地维护和感慨,却忘记了进一步地交流和了解。不同的文化需要互相的尊重,而非互相质疑;需要互动式的体验,而非无力地呻吟。

其实,乡愁不仅存在于文学著作之中,不仅是哲学家所研究的抽象命题,它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感受,是一种可以亲身践行的实践活动。

每逢佳节“不思乡”

乡愁不仅是基于差距产生的一种无奈、无力的情绪,更是基于不同文化系统在交流中,所迸发出来的“热情的新识”。作为知识分子,发出感慨只是最为原始的本能,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克服“文化休克”所带来的陌生和不安,学会聆听异质文化所发出的声音,平等地对待它们,真诚地拥抱他们,积极地体验它们。


视野 · 深度 · 新识

国际版、人物版、时尚版、文化版,每一版面都将开拓一片“新大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