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陈布雷?

 龙泉清溪 2020-08-08

《大决战》三部曲讲述了解放战争战争的三大战役,然而其中两部都有陈布雷的出现,一个文人能够出现在战争片中,可见不简单,纵横今天就来简单讲讲民国第一文胆陈布雷。

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

陈布雷原名陈训恩,浙江慈溪县人,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是民国时期颇为有影响力的人物。

陈布雷年轻时是一个思想活跃,具有革命精神的人,对于晚清政府的腐败,丧权辱国行为十分气愤,当了记者后开始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在武昌起义后,陈布雷就开始写文章声援革命,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1911年10月到1912年1月,三个月的时间,陈布雷发表近百篇评论抨击清政府,歌颂革命,对于当时开启民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随后陈布雷加入了同盟会。

1920年陈布雷到上海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并且担任一些报纸的主编,善于分析时事的陈布雷逐渐成为上海报界的新星,尤其是陈布雷这三个字,更是“一字千金”,陈布雷源于他的笔名“布雷”,意思就是“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

与蒋介石之间的“情投意合”

有鉴于陈布雷当时的影响力,很多人都想拉拢陈布雷到自己的阵营为其摇旗呐喊,但是陈布雷都不为所动,1927年对于中国革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于陈布雷来说也是命运转折的一年,在此之前,陈布雷是一个文人,在此之后,陈布雷是一个政客,改变陈布雷命运的就是蒋介石。

当时陈布雷到南昌见到蒋介石后,对蒋的印象很好,蒋介石急需演讲稿,陈布雷按照蒋介石的口述,稍微润色就成了著名的《告黄埔同学书》,从此之后陈布雷就成了蒋介石的御用文人,蒋介石有需要对外发言的稿件,一律都要经陈布雷的手,蒋介石1927年被逼下野,随后陈布雷也辞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一职。

宁汉合流后,陈布雷再次回到老蒋的身边,1928年为蒋介石起草了《祭告孙总理》演讲稿,将蒋介石的描述为孙中山合法继承人。

我们看到蒋介石日记与蒋介石对外公告的文风截然不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陈布雷在给润色。

因此蒋介石对陈布雷十分重视,这一点也可以看鲁迅,鲁迅经常抨击民国政府,蒋介石虽然多次警告,始终没有下死手,对于陈布雷,蒋介石有难得的尊重。在《大决战》中有一个镜头很深刻,就是陈布雷和蒋介石在一起,想要抽烟又有点拘束,蒋介石说,在我这里,你不用那么拘束,就能看出二人之间的关系。

陈布雷最后为何要自杀

在职务上陈布雷后来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一个文人能够在政治上取得的最大的成就,蒋介石都给了陈布雷。

对于陈布雷来说,做再大的官也改变不了其文人的本质,实际上从政并不是他本来的意愿,因此在国民党权力中枢中,没有卷入到争权夺力的斗争中,因此更得老蒋器重,实际上老蒋对陈布雷越重视,陈布雷越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陈布雷作为一个时事评论出身的政客,对于政局是十分了解的,针对国民党到底是如何失败的,他简直太清楚了,只不过他没有办法对国民政府的性质做出改变。

陈布雷和鲁迅作为同时代的文人,却走上的完全不同的路,实际上陈布雷应该是羡慕鲁迅是光看病,不给开药方,他是知道怎么去治,病人却不肯吃药。

陈布雷的自杀并非是以死相谏,而是过早的看到了未来,想要以死去逃避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