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文章绽鲜花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8-08
—— 袁忠民先生创作印象
刊发日期:2020-08-07 语音阅读:

◇周甲辰

袁忠民先生最近出版了两部作品集,一是《飘落的心雨》,以文学作品为主;二是《流淌的记忆》,以新闻作品为主。这两本书是他数十年创作生涯的一次系统检阅与总结。翻阅其中作品,笔者能明确感受到他对创作的热爱与坚守,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有正气,怀抱强烈的责任意识

袁忠民先生既具有传统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主义精神,重视文学的教化传统与载道功能;也具有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与思想修养,始终将服务摆在创作的重要位置。他的创作侧重叙写身边新人新事,反映生活最新变化,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他的新闻作品,像《零陵农民的“低碳”生活》《零陵区办好民生“微实事”》《网络社区架起沟通新桥梁》等,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发展部署确立选题,紧扣乡村发展脉搏搜集素材,能体现时代主旋律。他的历史文化题材创作,像《心雨在蘋岛飘落》《相约潇湘镇》《金牛岭》等,常蕴含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换了人间”。作品在感慨世事沧桑的同时,注重引导读者关注当下社会的全新风貌,借古颂今,讴歌党的领导和伟大时代。

袁忠民先生坚持凭良心做事,凭党性做事,既硬气,也傻气,还牛气。文如其人,他作品大多爱憎鲜明,是非明确,常能使人感受到凛然正气。他曾非常自豪地这样总结自己数十年的创作:“我着力向社会展现了真善美,传递了很多充满人性、情感、欢乐并散发着善良与正义光芒的文字。”(《写在后面》)在他的创作中,《旅京游记》直接抒发爱党爱国情怀,《渡口》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清明祭母》感恩母爱的博大等,字里行间均蕴含满满正能量。他的电影评论,如《魏巍民族魂》《可贵鱼水情》《情与爱编织的颂歌》等,旨在揭示作品思想内涵,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教育功能。他的短论,如《少发牢骚》《呼唤好会风》《莫让世俗浸染学生》等,均属有感而发,态度明确,措施具体,能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思想认识。

有土味,散发清新的乡土气息

袁忠民先生生在零陵,长在零陵,工作在零陵,熟悉和热爱零陵这方土地。对于老家菱角塘镇,他一直充满深情。他说,在老家“登金牛岭,拜九子峰,游冬瓜岩,令人如痴似醉。”(《金牛风骨》)他反复描绘菱角塘大山里的“野”,描绘山下金溪水的清,描绘溪水边那如一条长龙的古街和古街上熟悉的乡音。《金牛岭》《金仙观》《金溪童趣》等作品所呈现的作者家乡,均富有韵味,令人神往。他喜欢搜寻整理家乡的民间传说与红色故事,《香零山上两金鹅》《柳宗元妙计救穷人》《红军的礼物:象牙筷》等作品既具有思想性,也具有鲜活的地方特色。他一直在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积极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加快富民强市,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繁荣》《应加强农家书屋的建后管理和服务》等文,均调研深入,内容实在,措施具体,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袁忠民先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新闻写作方面一直奉行“三不原则”:不到现场不写稿,不采访当事人不写稿,不自己动手不署名。他的其他创作也常受到新闻写作的影响,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他的视野很少离开零陵,他注重挖掘有个性有影响的零陵人物,像古城放歌人周光耀、乡土发明家廖良斌、心里总是装着群众的村干部“胡傻子”等,这些人既是普通人,脚上沾有黑泥与野草,也是能体现零陵人传统美德的平民英雄。他注重总结有创新有成绩的零陵工作,像家规家训进农家,加强花鼓戏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进校园等,这些工作虽然不少地方也在做,但零陵的做法的确有特色,能带给人启发与借鉴。总体看来,袁忠民的作品常如田边地头的野花,虽然不很显眼,但却别具魅力。

有才情,呈现平实的文人趣味

袁忠民先生认为,为人必须看清得失,看淡名利,看透苦乐。(《做人“三题”》)他远离街市的喧嚣,深读勉园、蘋岛、潇湘古镇等当地名胜,访寻大仙观、观音寺、福寿亭等易被人遗忘的古迹,努力发掘宣传传统地方文化资源。他远离名利的羁绊,访读愚溪之源,漫步古老盐道,醉心福田茶香,在广阔的乡野放眼碧空、白云、飞鸟,呼吸清凉空气,感受自然之美。作为文人,他喜欢阅读,创作中常引经据典,尤其是爱引用古人诗词;作为文人,他还喜欢游历,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远游机会并不是很多,但是他到北京、绍兴和内蒙等地出差学习后,都曾留下纪游性的文字。

袁忠民先生始终保持着乡民淳朴的品性,做人实在,做事实在,作文依然很实在。他关注具体实在的工作,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美丽乡村等;他阐述浅熟实在的道理,如“心静自然凉”“意好水也甜”“好人有好报”等;他选择好用实在的形式,远离学者繁琐的考证和才子浪漫的想象,文章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意象素朴;他表现主题的手法也很实在,他常借用某个虚拟人物,如道士、老人、学生等来揭示主题;常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他曾尝试过通讯消息、散文曲艺、调研专论、故事采集等多种文体,而无论是创作那种文体,他的文风都很实在。作品给人的感觉常是主旨突出,线索单纯,史实简单,情感通透,蕴含清浅。翻阅他的作品,常使人想起素面朝天的村姑,拘谨土气,但却自然淳朴、活力充盈。

有毅力,展现坚韧的南蛮品格

零陵历史上属于南蛮之地,山高水陡,云深林密,百姓吃得苦,霸得蛮,耐得久。袁忠民先生可谓典型的零陵人,无论顺境逆境都始终坚守初心,尽力拼搏。他爱学习,具有刻苦钻研,学无止境的品质;他爱工作,具有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领导和同事眼里,他以“三忘”著称:忘记身份,长期以工人身份做着公务员工作,分内分外事都干;忘记年龄,再苦再累的事都干,临近退休还在做年轻小伙的事;忘记名利,一直坚守道德底线,敢当“苦行僧”做“清官”事。近年来,他先后被被评为永州市道德模范、文明市民和学习型党员。中共永州市委曾做出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他学习。在创作上,袁忠民先生坚守自己的定位,不赶时髦,不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

袁忠民先生在创作上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他长期居住在古城零陵,资料和平台有限,也鲜有外出求学访师的机会。他从事创作全靠自学,遭遇到的困难自然不会少,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他曾这样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凭着一颗坚定的心,一怀满腔的情,一种执著的向往与追求,一步步艰难跋涉,一次次探路前行。……多少个夜深人静,我端坐在灯光下奋笔疾书;多少次苦闷彷徨时。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写在后面》)袁忠民先生认为,创作是神圣的事业,必须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他喜欢深入提炼主题,喜欢反复推敲词句,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努力与执着。数十年来,他刊发的文字总计超过220万字。这一数量对于一个平时工作很忙碌的基层干部来说,还真是不容易。

袁忠民常说,为人办事但求三个“对得起”: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他在创作方面的努力很好地践行了这三个“对得起”。先生现在虽已退休,但仍然坚持读书、写作,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们祝愿他晚年生活自在幸福,祝愿他的创作更加洒脱自如,能跨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