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致明亡清兴、毁掉李自成百万大军,竟然是它一手炮制的

 老刺猬蛋儿 2020-08-08

作者||七曰

|来自公号“老王撩史”||欢迎关注

01

自秦至清,风云变幻;兴衰起落,十七度王朝更迭。

尤其五代十国,各路枭雄纷争杀伐,你方唱罢我登场。

成王败寇,江山易主,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倒也不足为奇。但明亡清兴,于后世看来却颇为不可思议。

在清军入关前,北方统治区人口仅区区百万,兵力最多也就十几万。

而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时,号称拥有百万雄兵。当然,其中水分不少。但使劲抖抖,拧拧,总兵力差不多也该有四五十万。

此外,崇祯的御林军呢?应该也非小数目。

结果却是,十几万清军竟以碾压之势,轻轻松松就破关而入,成为了亿万人的中原之主。

为啥?为啥呢??

02

据地处北京南郊的大兴县志记载:在闯王李自成进京前,北京曾出现了大量的死耗子。

紧接着,军民开始发病。

症状为高烧,四肢乏力,脖子肿大。更可怕的是,死亡率奇高,甚至达到了十死七八。

当时,人心惶惶,谈病色变,皆称其为大头瘟,或叫疙疽病。

那么,这大头瘟究竟是啥病?

依照现代医学,对照病症分析,原来是可怕的鼠疫!

大头瘟或疙疽病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腺鼠疫的典型特征:淋巴肿大。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致死率极高的可怕疾病,也称黑死病。此前,世界上有记载的曾发生三次大流行: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

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横扫欧、亚、非三洲;

第三次是18世纪,先后肆虐、传播32个国家。

而这次发生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鼠疫,最早起病于中东,后来随船传到欧洲。也许,当时也是海外商船,将可怕的凶险的鼠疫带到了北京。

接下来,鼠疫冷血出击,发动了一场又一场可怕而又诡异的闪击战——

03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秋,鼠疫开始出现;

崇祯十七年春,突然以不可遏制之势大范围爆发。先消灭掉崇祯的御林军,成全李自成轻松进京,随之又迅速感染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大军,致其失去战斗力。

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无论是崇祯还是李自成,都不可能了解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更想不到曾引以为傲的精锐,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沦为军心涣散、军纪败坏的乌合之众。

因为鼠疫,他们的失败,注定不可避免。

就这样,鼠疫这只恶兽,毫不费力解决掉了汉人的两支主力部队——明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军。

更为恐怖的是,它不可能乖乖呆在北京,自生自灭,定然会随败军与流民快速散布全国,亦全面减弱、降低了汉族军队的抵抗力。

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

这就是说,李自成军已成为鼠疫的传染源,走到哪里,就传染到哪里。即便能在北京搞到银子,招兵买马,新兵也会染病。且兵营群居的特性,更加剧了病毒的传染。

因而,李自成军就此一蹶不振,再无还手之力。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生活在草原之上的清军就知道鼠疫,懂得防控,有特效药?

或者,鼠疫是他们家亲戚,格外照顾,不传染?

嗯,这是个好问题,问得好。

04

事实也是,当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紧咬着李自成的屁股攻入北京时,也应当被感染。

如果他们也感染了鼠疫,就不可能有力量去击败李自成军与南明军。

然而,科学的答案着实令人拍案惊奇——

不得不服,也由不得人不信,清军确实难以被鼠疫感染!

退一步说,即便感染,也只是小范围,不会形成强大杀伤力。

原来,当鼠疫传播到新地区时,总是以腺鼠疫开始,病人淋巴肿大,身体发黑。

在腺鼠疫的传播过程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中介:跳蚤。跳蚤吸咬了病鼠或病人后,会被其血液中的鼠疫杆菌感染。

跳蚤发病,会变得吸血困难且十分饥饿,于是不断地叮咬人、鼠,并反吐出被鼠疫杆菌污染的血,以此导致更多的人,更多的耗子感染鼠疫。

以上,就是腺鼠疫的传播过程。

传播鼠疫的跳蚤有一个奇怪习性,即讨厌马的味道。

在现代传染病研究的文献中,完全可以发现鼠蚤的寄生对象里没有马。所以,骑兵很少会被传染。而清军八旗兵几乎全是骑兵,吴三桂的部队也是骑兵为多。因此,清兵能够在鼠疫流行中幸存,以饱满精神攻击对手。

事实上,李自成及其手下骑马的将官也没有染上鼠疫,所以他们更难理解鼠疫。

05

鼠疫大流行,百万汉军步兵染病而亡,军队人心惶惶,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亲率八旗军,与都督指挥吴三桂合兵一处,于山海关内外组团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史称山海关大战。

战后,李自成在湖北、陕西本来还有几十万兵,竟然面对吴三桂毫无抵抗力。

显然,也是鼠疫做的孽。

鼠疫流行,在客观上极大地改变了力量对比,造成了明亡、李灭和清兴的局面。

另一个事实是,鼠疫只有在首次爆发、流行时,才会十分猛烈。以后,由于人、鼠、跳蚤,三方皆产生抗体,便不容易再次大流行。

在二战中,日军妄图在中国制造鼠疫,却始终成效不大。而这恰恰说明,中国过去确实流行过鼠疫,人们对鼠疫已经有了一定的抵抗力。

1894年,香港发生鼠疫,耶耳森将其发现的鼠疫杆菌命名为耶氏杆菌。此次鼠疫没有在中国形成如欧洲鼠疫那般大规模的流行,也说明1894年鼠疫并非首次进入中国。

06

种种迹象表明,最可能的情况是明朝末年在中国发生了首次鼠疫流行,汉军步兵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以骑兵为主的清兵几乎没有受到鼠疫影响,最终导致明朝灭亡清朝兴起。

无独有偶,西班牙以少量军队灭亡印加帝国,也是因为天花病首次在美洲大流行。

而成吉思汗的骑兵横扫欧洲时,欧洲也正处于鼠疫大流行之中。

综上可见,该死的可恶的小跳蚤,居然成了明亡清兴的关键因素,这不得不令人咋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