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诗歌奇怪又华丽的描写,留下千古惊艳

 真游泳的猫 2020-08-08

提起李贺这个唐代诗人,大家第一时间就想起一个词:“英年早逝。”27岁就去世的李贺,假如多活一些年头,一定可以产生更多经典唐诗。

话说回来,若不是坎坷遭遇,若不是郁闷在心,若不是悲愤难言,李贺的诗歌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李贺的诗是呕心沥血而写成,融合了李贺的身世与人生之感,才会有那种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同是唐代大诗人的杜牧,对李贺曾经有一个评价,历来被认为是公允之论:“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李贺的诗词,正是将华丽和荒诞表达到极致,利用奇怪而又华丽的描写,留下千古惊艳。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文化爱好者。记得关注我,一起来看看李贺的诗词吧。

第1首,《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选入课本的名作,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背诵。诗歌写的是李凭弹箜篌的情景,但是全篇采用想象之词,华丽而新奇,用语奇特而抓人,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同样是写音乐的名篇,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多还是生活化的表达。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利用神话和虚幻来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

“昆山玉碎凤凰叫”,用叫字似乎有些通俗,却有一种奇绝的感觉。之前都是凤凰鸣,忽然来了一个凤凰叫,你是不是感觉特别新奇?“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个逗字,用得何等巧妙,何等抓人。

“老鱼跳波瘦蛟舞”,更是绝唱中的绝唱。谁形容鱼是“老鱼”,谁形容蛟是“瘦蛟”?李贺与其他人那种怒蛟肥鱼的俗套彻底划清了界限,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美雪。

这种意象是超现实的,甚至带有魔幻主义的色彩。而其中的情感却是接地气的,能够一下子就钻入到读者心中,而不是漂浮在空气里。

看到这样神奇的诗词,就算是不喜欢李贺这个“诗鬼”的“鬼气森森”的感觉,却也不得不拍案叫绝,为李贺的神奇想象力送上无限掌声。

第2首,《昆仑使者》: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这首诗写的是汉代汉武帝建立雄伟基业,又积极求仙问道,建立金铜仙人承露盘,希望获得昆仑西王母的长生之术。而等待汉武帝的,依旧是人人逃不过的死亡,依旧是千年后的荒凉与伤心。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名句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这一首《昆仑使者》的主题与意境,颇有相似之处。

所谓“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天人之间,无可奈何,并非人力所能扭转。就算是帝王之尊,就算是雄才大略,依旧逃不过岁月无情,终究化为冢中枯骨。

李贺之所以抓住汉武帝求仙不放,除了感怀历史,也有针砭时弊之意。因为唐代中期,皇帝醉心求道求佛,与汉武帝故事颇有相通之处。则李贺之“元气茫茫收不得”,与韩愈之“谏迎佛骨”又有何异?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麒麟是仙兽,而居然会有裂纹。虬龙是神兽,而居然会有断折。这种荒诞而又华丽的意象,真是直指人心,点出求仙之虚妄。中天月满,一抔黄土,何其悲伤,何其凄艳?

第3首,《贝宫夫人》: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这首诗写李贺在贝宫夫人庙所见,是李贺在南游途中所写。所谓贝宫夫人,有人说是龙女,有人说是海神,总之与海脱不开关系。

诗歌开篇先不写贝宫夫人,而是先写伺候夫人的侍女,“丁丁海女弄金环”,小女儿之状,正可以衬托贝宫夫人之稳重。

六宫不语一生闲,大概是采用了桃花夫人那种“脉脉无言几度春”的不说话的典故。但桃花夫人不说话,乃是为了愧疚、报恩、还情。而贝宫夫人之不言不语,乃是因为神仙风度,超脱凡人,独有一种气度。

也因此,“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这样华丽而又奇怪的意象便自然而然,毫不突兀。几千年长眉凝绿,熬过了空虚与孤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枯寂的生活,恍若古井无波,早已经忘记了凡人的感慨。一个凝字,何等精确,何等神奇,非李贺不能道也。

但是李贺还不满足,他毕竟要让“神女”也有人心。于是结尾两句,便演化出最神奇之景:“虽然贝宫夫人已经古井无波,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神,但是她毕竟还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女人。当秋风吹起,海水涨潮,贝宫夫人也微微感觉到寒凉的。”

如果前面6句,贝宫夫人给人们一种超越现实的疏离感,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神女。那么,结尾的“稍觉”两字,则透露了贝宫夫人隐藏心底深处的一缕波纹。

贝宫夫人毕竟还是与你我他息息相通的一个“人”。这一点神奇的转折,恰恰透露了李贺诗歌在荒诞华丽外表下的内心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