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共2个课时 49张PPT)
2020-08-08 | 阅:  转:  |  分享 
  
第1课时12与朱元思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CONTENTS教学目录01学习目标02新知导入03助学资料04预习思考05初读课文070
6跟踪检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重难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
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新知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你知道吗,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
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
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助学资料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
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今存诗歌140余首,多
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
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助学资料知识链接《与朱元思书》
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
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
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
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助学资料知识链接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
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
走向形式主义,妨碍了思想内容的表达。《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
之作。预习思考学习字词鸢飞戾天()缥碧()轩邈()嘤嘤成韵(
)泠泠()横柯()pi3oyu1nmi3o···k9y!ngl@ng···初读课文整体感
知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
.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初读课文划分层次总写自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部分(1
):具体描绘了水之“异”——江水清澈、江流湍急;山之“奇”——山势峻拔、情趣盎然。第二部分(2-3):初读课文朗读指导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鸢飞/戾天者,望峰/
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惊叹)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轻松、欢快)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消散、散净。形容词作动词。任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到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初读课文疏通文意青白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的水飞奔的马初读课文疏通文
意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冲击,撞击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发出断绝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初读课文疏通文意筹划、治理同“返”
,返回至,到达平息名利之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木的枝干互相掩映精
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1.重点实词(1)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跟,随)(3)水皆缥碧(青白色)(4)争高直指(笔直
地向上,直插云天)(5)泉水激石(冲击,撞击)(6)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7)疏条交映(互相掩映)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通
假字(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3.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大约。今义:赞许,允许)(2)鸢飞戾天(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古义:筹
划,治理。今义:指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4)蝉则千转不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5)猛浪若奔(古义:飞奔的马。今义:奔跑)精
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4.一词多义(1)绝①天下独绝(绝妙);②猿则百叫无绝(断绝)(2)上①负势竞上(向上);②横柯上蔽(在上面)精
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5.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3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4)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上,名词作动词,向上)(5)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
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6)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平静,平息)(7)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精读课文分析讨
论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
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精读课文分析讨论有人认为“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四句是多余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不多余。这四句使得景物色调又发生变化,由动转静,由明亮活跃转为晦暗沉寂
:枝密林茂,幽暗不见天日。这里实际是写光影的变化,显示富春江景物之多变,又是一个奇景。这样的结尾,表明作者一如既往沉醉在美好多变的
自然景色中。跟踪检测一、对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B.急湍甚箭 甚箭:“甚于箭
”,比箭还快。C.好鸟相鸣 相鸣:相互鸣叫。D.千转不穷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C跟踪检测二、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A.风烟俱净 俱:都。B.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用:使用。C.以侯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用来。D.策之不以其道
以:按照。B跟踪检测三、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 译文:(船)随着江流飘荡。B.嘤嘤成
韵 译文:鸣声嘤嘤,和谐动听。C.望峰息心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心就会想去栖息。D.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
流连忘返。C第2课时12与朱元思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CONTENTS教学目录01学习目标02学情回顾03精读课文04课堂
小结05跟踪检测0706课后作业积累拓展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难点)2.品味语
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重点)3.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
康的审美情趣。学情回顾背诵《与朱元思书》。美文让人心旷神怡,领略奇山异水,欣赏山水风光,让我们再来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手法吧
!精读课文分析讨论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精读课文分析讨论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
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直接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间接描写),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水之异)精读课文分析讨论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色:夹
岸高山,皆生寒树。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以动写静:把
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以静写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山之奇)精读课文分析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领挈全篇,却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
,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精读课文课文探究(一)品味意境美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描述。精读课文课文探究文章第1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
画卷的独有形象,特征鲜明,意境清新,不仅使其水光山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胜,让人产生向往之情。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
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肃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
独绝”的个性特征。精读课文课文探究接着写“奇山”,从三个方面写山,突出山势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
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
又幽深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而心旷神怡。精读课文课文探究(二)感受志趣美看到如此的美
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精读课文课文探究“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
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作者笔下的泉声、鸟声、蝉声、猿声,是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
力的赞颂。在描绘山景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议论,不仅衬托出险峰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
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精读课文课文探究(三)品析语言美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相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精读课文课文探究2.赏析下列句子或句中加彩词的妙处。(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该句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缥碧”是直接写水的清澈,“游鱼细石”则是从侧面表现出水的
清澈透明。精读课文课文探究(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句话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急、猛”把水流的快速和水浪的奔腾情状表现得十
分生动形象。精读课文课文探究(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负、竞、轩、邈、争、指”等字,化静为动,把原
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使其似乎在生长变化中,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精读课文课文探究(四)鉴赏艺术美作者在描摹奇山异水时,使用了
哪些手法?举例分析。主要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出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
无限生趣。课堂小结课文主旨本文从作者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起笔,着力描绘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
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倦仕途、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意境——美与朱元思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形声兼备寓情于景志趣——美语
言——美手法——多跟踪检测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
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中少有的佳作。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总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自
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C.“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D.“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D积累拓展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天下佳山水
,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宋·苏轼)“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课后作业1.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万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课后作业二、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慨?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这种感慨由景而生,以作者的反应衬托出景物的怡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和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也可能含有劝慰朱元思放下公务、享受美景之意。
献花(0)
+1
(本文系xingyan198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