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散文的魅力

 杏坛归客 2020-08-08

夏丽柠/文 图书信息作者:北岛/李陀编 中信出版社

  作家汪曾祺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散文不兴旺,很难说这个国家的文学有了真正的兴旺。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北岛和李陀将这句话引用在了他们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的序言里,用以强调散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少年的语文课上,记忆犹新的教诲便是“散文旨在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与其说是语句及行文结构存在的状态,不如说是散落在生活里的人生片断。而神不散,意味着将这些细碎收集起来,汇集成一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发散出来。

  本书共计46篇,按年代分,从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到80后作家李娟;按地域分,从地道的北京人老舍到定居香港的西西;按创作领域分,从诗人顾城到专栏作家毛尖……可见,选稿者的艰难抉择非比寻常,好稿很多,选是选不完的。

  鲁迅的《好的故事》是首篇,的确有其惊艳之处。他说,“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然而,他写下的竟然是一个“梦”。他所记载的梦,极其荡漾,宛若水波。场景从河心记录推移至河底,再从河底翻上岸来,充分体现了思绪里的“散”。可这一切被鲁迅比喻为“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待到小憩惊醒,他仍然记得“这一篇好的故事”。看似不着边际的描述与比拟,可读者却仿佛坠入生活的海洋,与鲁迅一起摸索生活的痕迹。

  丰子恺的《野外理发处》和老舍的《四位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两篇。选前者是因为丰子恺是将漫画和文章都描摹得栩栩如生的

  人,读他的散文就像看见了他的画面,而欣赏他的立轴就像融入了生活本身。剃头,这么一件小事儿,在他的笔下却生出那么多趣

  味,他以一个“被剃者”的口吻描述着“小人物”任人宰割的心态。本来为人服务的“剃头匠”反而成了高高在上的主宰。在生活里,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是一个海阔天空的结局。其实,好的散文便是在生活里汇集、发酵,然后散发出春的气息!

  老舍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觉得他的好,在于放低自己,他的本事是找乐,能在生活中的苦里寻到乐。如果说《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里的人物塑造符合小说的需要。那么,散文里写下的却是活脱脱的与他自己有关的生活。在《四位先生》里,他分别写了吴组缃、马宗融、姚蓬子和何容的生活琐事,都是些养猪、约会、写字以及戒烟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在老舍的笔下,那断是笑料迭生的乐事。就拿吴组缃先生家的猪来说,他说,“假若吴先生与我共同登广告卖身,大概也不会有人出六百元来买”。六百元啊,就是小猪的身价呢!

  所以我说,阅读散文的舒服之处就在于,散文家们呈现的都是读者特别熟悉的生活场景,而且以一种“自由”的状态呈现。相对于严肃文学,我觉得散文总体上来说是最有能力去呈现生活本身的状态,它可以是优美的、短促的、深邃的和发人深思的。纵然生活万般苦,却也需要“正能量”。即便是萧红的《饿》,结尾也以“闭了灯,又满足又安适地睡了一夜”收住。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如毛尖的“痞”和李娟的“大咧咧”的文风也颇受读者欢迎。其实,仔细想想,她们与丰子恺和老舍神似一脉相承。这就是散文的魅力,它可以完美地呈现生活的无处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