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李同书||地瓜印象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者简介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散文多篇,多次获奖。



地瓜印象

文  /李同书


对地瓜的印象源于小时候秋天的一个温暖的中午。四十年前的阳光如昨天一样绚丽而鲜活,母亲第一次把我带进了地瓜地,秋天的太阳把地瓜地打扮得分外丰腴,收获后的地瓜和绿色的地瓜秧堆在土地上,散发着浓烈的甘甜和清冽的馨香。我赤身裸体匍匐在新鲜的土地上,第一次感知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那是父母第一次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收获地瓜,春天的时候,这块土地还不属于他们,当得知这块土地真正属于他们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几乎同时决定种植地瓜。在他们的生存意识里,好像只有地瓜能如愿地填补他们饥饿的岁月。

那一年地瓜获得了惊人的丰收,父亲答应母亲把我带到地瓜地里,地瓜的影像因此格外清晰的烙印在记忆的屏幕上。现在回忆起来,几十年前的事情仍如昨天。

父亲已经把地瓜堆在了一起,远远看去,白色,红色和赭色的地瓜像一座五彩斑斓的山峦,那是父亲春天的时候精心在集市上挑选的品种。他把买来的地瓜种覆盖在塑料布下面,气温高的时候,父亲吃过早饭把塑料布掀开,让畦子里的地瓜通风采光,晚上,再把塑料布展开盖好。地瓜发芽长叶以后,父亲几乎寸步不离,每天看着地瓜秧一天天长大。那时候,父亲已经把种植地瓜看成人生当中唯一的重大事情,世界上没有比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地瓜更让他专注和倾情的。无奈那是一个干旱的季节,整个春天没有降一滴雨,父亲已经把他的土地整理了出来,种植地瓜的垄畦像大地的额头,父亲每天蹲在土地的额头上,不停地抬头望天,天边每一片过路的云朵好像都载着父亲的希望,父亲嘴里默默念叨在咒语,祈盼着那片云朵在整个天空蔓延开来,顷刻大雨如注。可是那片云片刻消散,无垠的天空仍然碧蓝如洗,一片辉煌。父亲最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再也坐不下去了,拎起水桶,跑到二里之外的后滩去挑水。

属于父亲的那块土地刚好是整块土地的高凸处,地质属火沙化土壤,一桶水下去,浇不了几棵地瓜苗。好多村里人也不在祈望雨的降临,大伙都像父亲一样从后滩挑水浇地,很快,后滩洼里的水见了底,父亲看着一地奄奄一息的地瓜苗,心里又急又燥,最后终于决定在地瓜地里打一眼井。

好多人对父亲的打井决定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父亲不应该这样冲动,刚领到土地的他们,不相信手里的土地永远属于自己。他们站在自家土地边缘,冷冷地看着父亲打井,在土地的额头上浇水,然后把浇过水的地瓜苗用散发着腥味的土把地瓜苗培上。

父亲的井终于打成功了,那是一个用熟料管打造成的井,一根铁丝顺着熟料管插进土地,父亲抓住铁丝,不停上下抽拉,水就顺着熟料管跑了出来。

奄奄一息的地瓜苗得到了充分的水分,很快站直了腰板,灰黄的土地一片绿油油,一场迟到的春雨,很快使地瓜苗拖开了秧。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很多村里人聚拢在地头,那一刻,父亲的地瓜为我们一家赢来了赞许的目光。

父亲裸着脊梁,秋天的日头慷慨地给他古铜色的皮肤镀上一片金黄,一串一串的汗珠像一条条小溪在父亲胸前身后流淌,父亲一刻没有消停,他忘记了时间的概念,不分昼夜,不知道疲惫,甚至忘记了饥饿和睡眠,我匍匐在父亲身后,与土地合二为一,稚嫩的肉体上布满了土垢。

后来我的记忆像四肢一样发达起来,明白了父亲不分昼夜劳作的意义,那是一个疲于奔命,被饥饿折磨了半辈子的农民的本能,他不想继续贫穷,不想忍受饥饿,虽然那时候父亲还不能完全领悟当时的政策,不能很快解读国家正确的方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有朴素的意识,知道只有劳动才能免遭贫穷和饥饿,因此,父亲在那个收获的季节,过早地把我带进了土地,让我很小就懂得劳动和收获的内在联系,知道劳动带来的艰辛和快乐。

从那个秋天开始,我第一次认识了地瓜,认识了产生地瓜的土地,感谢父母,让我很小就产生了对于劳动的美好憧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