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宋红军||墨香书院门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推实力作家  读文坛新作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作者简介

 

宋红军,笔名仰望苍穹,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某媒体持证记者。创作以散文随笔见长,已在《散文选刊》《华夏散文》《黄河文学》《吐鲁番》《躬耕》《散文时代》《中国文学》《含笑花》《文学月刊》《小散文》《东方散文》《中国散文家》《国际日报》《陕西日报》《华商报》《咸阳日报》《南国教育周刊》《大家教育周刊》《东方教育时报》《健康报》《宝安日报》《邯郸晚报》《北方新报》《东南早报》《达州晚报》《平顶山晚报》《余姚日报》《三峡日报》《济宁日报》《平凉日报》《民族日报》《教师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400多篇,出版有散文集《仰望苍穹》《繁华的背影》。


墨香书院门

这是一个飘着墨香的地方。由于这里,西安有了一种别样的韵味。这里的店铺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这里就是被誉为西安最大的文化集市的书院门。书院门是这座古城的精魂所在,只有掀开这幅传统的民俗画卷,才能真正领略到西安的历史沧桑,感受到一个文化古街的墨香雅韵。

书院门因关中书院而得名,是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仿古商业街,也是西安最有文化味道的城市空间。从繁华到幽雅,有时只是一个转身。由西安市中心的钟楼往南走,距离不远,至南门往东拐,就可到书院门。街口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翘角的顶,翘角的檐,无不弥漫着岁月的味道。牌匾的中间是颜体书写的三个金色大字“书院门”,门两边的红漆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碑林藏国宝”,下联是“书院育人杰”。单凭这气势,已令人心生敬畏。牌楼右首一座饱经风霜的砖塔,掩映在繁华街区中,显得从容而安详,默默诉说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前世今生。

走进书院门,才知道这是个喧闹的雅集市,集中了碑帖拓片、古玩字画、笔墨纸砚、印章剪纸、皮影刺绣、陶瓷丝绸甚至西洋油画,繁盛丰富的陈列和鳞次栉比的特色店面,让这条原本不长的街道显得纵深而幽远。街市里一家家店铺,唤醒西安所有的记忆,我甘愿彻底地融入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与他们一起俯看人间烟火,品尝世情百味。在这里,时间放缓了脚步,我能感受到古人的情致与生活,在宣纸上、字画上、印章上盈盈地流动,把酒言欢、吟诗放歌的潇洒与惬意跨越时空悠悠而来。   

青石铺就的小巷浸透墨香,自脚下向前延伸开去,人们在沐浴古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体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是一个各得其所的地方,它的骨子里透着古色古香,却依然生机勃勃。鳞次栉比的房舍、琳琅满目的物品,勾勒出一个个逝去的十三朝帝都的模糊背影。

走在狭长的街道上,踩着油光发亮的青石路面,听着店铺里传出的琴声、埙声,看着周围古老的建筑和树木,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似乎应该属于大汉或者盛唐,司马相如、司马迁、李白、王维、杜甫等文人墨客或许常来这里游玩。这儿的宁静与附近街市的嘈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瞬间,只觉市井中的浮华和喧嚣烟消云散,心里有说不出的恬静与适意。

漫步在书院门的街巷,祥和、淡然、文雅之气扑面而来。街道两旁仿古式雕栏楼阁相映成趣,全都悬挂清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看斋等店名,这古朴的名字,耐人寻味,刻尽儒雅祥瑞之言,散发着敦厚雅致的墨香。这些店铺与深狭的门道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神秘氛围。

一条古街,牵引出原味的市井生活,穿行在其中,无须任何的思考,只管沉浸在这场古雅的梦里,让自己做一次快乐的放逐。店铺里的手工艺品不停地召唤我,仿佛用无声的语言为我讲述关中的民俗文化。仿造的文物受到游客的喜爱,兵马俑、铜车马、战国时期的刀币、唐代的侍女彩佣,根据规格、大小和工艺,价格不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仿做的惟妙惟肖,把壶倒置注满水,放正后滴水不漏。配以公道杯,杯中心龙头直立,底部有一个漏水孔,水面低于龙头不会漏水,超过龙头水会全部流尽。满招损,谦受益,凡事适度,就是公道杯的寓意。

皮影在陕西又叫影戏,从官府商贾到平头百姓都会有不同规模的影箱。根据储存的皮影,凑出不同的剧目来。男性角色的皮影多是健美修长、女性角色则妩媚秀丽。民间剪纸遍及陕西南北,根据地区的差异,剪纸的风格会有所不同,有的造型古拙粗犷,有的精致细腻,有的只用简单几笔就可以勾勒出有趣的意境。书院门出售的皮影和剪纸已经成为一种精美的装饰,做工考究的皮影和剪纸镶在镜框里,实在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不远处飘来的埙声时断时续,增添了几分幽幽缱绻的情怀。埙是最古老的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着最早发现的埙,看起来并不起眼,却记录了人类自古就有的对音乐的喜爱与渴望。埙是黄土烧制,形状像鸭梨,通身墨色的居多。低吟似箫、高音似笛,婉约柔美堪比葫芦丝。埙的音色悠远绵长,未成曲调先有情,吹出了千年的古韵幽思。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这使它成为很平民的乐器,边做边售、边吹边售、边教边售,是书院门特有的售埙景致。

据说贾平凹写《废都》时,邀友月夜登上城墙吹埙,浑厚悠长、神秘暧昧的埙音让西安人都竖起了耳朵。后来《废都》被禁,很多西安人却学会了吹埙,做起了卖埙的生意。一夜之间,书院门的所有摊点都摆满了陶埙,西安人把这个复活的古乐器,推荐给南来北往的游人。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埙似乎成了西安的一个标志性的物品,古老的埙音,也在各色人等的指间飘忽不定。走在书院门,耳边常常会有卖埙的摊主吹奏的埙音,凄凉忧伤地徘徊在树梢上,冲撞着游人的心头,如那青色的雾霭,在现实与梦幻中袅袅地飘散。

书院门就像一幅意态纷繁的老画,汇集了市井百姓的淳朴生活,又像是一杯用故事浸泡的清茶,等待有缘人用心品尝。书院门文化是传统文化,也是平民文化。这里聚集了高雅的画室和藏品珍贵的名店,也有摆满了大众书画和民间手工艺品的地摊,成为平民文化的集散地。在这里,名人字画与业余作者竞相生辉,既有现场泼墨的作品,又有传世精品的展出;既有街头地摊,铺排出售,又有高雅之堂陈列标价。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书法作品争奇斗艳,凡爱好者人人皆可作画,也可卖画。许多书画爱好者日出而来日落而去,在固定的区域支起摊子,以现场表演来吸引观众、展示作品,春夏秋冬、淡季旺季始终如一,他们的生计、事业、梦想就汇聚在这方寸之间。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真人秀,挥毫泼墨、金石篆刻、民间剪纸、刺绣女红甚至用彩色鸡毛制作毽子,用草绳编制拖鞋。名家和平民相聚在此,开辟了这个弘扬传统之美的集市,他们尽情地表演,有观众泰然自若,没观众自得其乐,享受着这块怡情养性、荡涤心灵的乐土所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我漫无目的地在这条长长的街上走着,任由自己的思绪游荡,我喜欢这里弥漫的文化气息。在这条街上,当街写字的人随处可见,这是书院门一道独有的文化景观。书者自顾自地写,观者自顾自地看,如见写得精彩了,便夸赞几句,或掏钱购上几幅作为纪念。如果说书院门是远离红尘的文化街巷,那么为它增添了新鲜情趣的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街头艺术家。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对书画的喜欢或痴迷,才让这书院门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墨香,而这墨香浸染着远远近近来书院门的人,在这里留恋、驻足、徘徊,久久不肯离去。

在城市里呆久了,就想找一片净土;经历的波折多了,就想寻找一种久违的宁静,人大概都是这样的吧。广袤深邃的历史文化,闲适恬淡的艺术生活使人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这个闲适的文化街,会让每一个来自喧嚣城市的旅者获得情感的洗礼和心灵的栖息。

穿梭在书院门街巷中,它使我在宁静中同历史对话,也同自己交谈。总觉得书院门一直都在和我心交神往,窃窃的私语,婆娑的泪水,似乎都随风飘散,却又一次次沉淀,拨动着我心灵的琴弦。

  联系  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