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安静|女儿梦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推实力作家  读文坛新作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作者简介

 

安静,中学语文老师,闲时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思考,喜欢文字。有文章散见于《解放军报》、《新疆日报》、《咸阳日报》等。


女儿梦

那次去部队探亲结束,我们坐火车回陕西。包厢里,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两岁左右的女儿从乌鲁木齐回杭州。小不点柔顺的齐耳短发衬着一张白皙粉嫩的小圆脸,很是可爱。当她半张着红润的唇,眨巴着翘翘的长睫毛,用浅褐色的大眼睛望着我时,我莫名地心动起来。熟悉之后,我们开始嬉戏。小不点举着右手随我伸指头数“一二三四五”,数完问她“几个”,小不点爽快地回答“八个”。我们笑了,小不点也欢快地上下拍着床铺笑。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小不点。

我承认,我喜欢女孩。一直以来,潜意识里总觉得小女孩比小男孩乖觉、听话一些。最初说起要女儿,是在儿子还小的时候。儿子不听话了,我设法让手机响起,然后佯装接通:“哦,女孩子妈妈吗?我儿子不听话了,把女孩子换给我们吧。”这时,儿子便歇了吵闹,很专注地看着,听着。后来儿子长大了,那个小把戏再也不奏效了,这时婆婆和母亲一起来做工作:“再生个女娃吧?不报户口!”于是常逗儿子:“妈妈再给你生个小妹妹吧?”儿子一脸坚定:“不,要生就生个哥哥。”再逗到后来,儿子便很直接:“不要,生下来我也天天欺负她哭!”

后来,我的女儿梦还不及生根,便悄然碎落于心。一个周末,儿子匆匆写完作业就去玩耍。我检查时,发现他誊写的作文极为潦草,一气之下扯掉了那几页。天色渐晚,儿子疯够后终于回家,发现了我的杰作后,很震惊很气愤的样子。我要求他重新誊写,儿子毫无反应。我的声音一遍遍大起来,即便发了狠话,儿子依然无动于衷。积攒的火气顷刻发酵,我拿起儿子的语文书,狠狠地扔了出去。伴着呼啦啦的声响,语文书在空中开了花,随即又哗啦一声瘫卧地上。儿子这下有了反应,抬起了头,满脸的阶级仇恨,紧接着伸出有力的腿,朝着面前的小茶几发泄。小茶几铿锵倒地,异常地悲壮。看着一地狼藉,我有种淫威使尽黔驴技穷的悲哀。

我开始强迫自己深呼吸,命令自己沉默,再沉默。头脑终于冷静下来,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暴力只能引发暴力。残局如何收场呢?忽然想起几天前领到的独生子女申请表。忙从抽屉里找出,拿给儿子。儿子依然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我也不语,递过那张表。也许出于好奇,儿子移动了目光,我顺势指着“独生子女申请表”几个字,将表自然地放到他手里。儿子接过表,目光在游走。我趁机开口:“我以前说过要个女儿,现在,我下定决心就养育你一个。但我们得尽义务教育你,要求你。”小男子汉看着,听着,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接着我的说教似乎顺利了很多。最后儿子打扫了凌乱不堪的战场,还抽泣着认真誊写了作文,时间已经很晚了。

那一晚,我想了很多。面对儿子,我动辄发火,吼过,骂过,甚至打过。曾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中的话“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母亲的心,累着的心。一个生命,绝不是诞生那么简单!我如此不懂教育,让儿子没有安全感,我称职吗?还拿什么去保障梦中的女儿顺利成长?女儿只是梦中人,儿子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从此以后,我的女儿梦似乎被惊醒了。

很快青春飞逝,适逢二胎政策开放。在家里人不断的鼓动声中,我再难心如止水。我甚至想象着梦中女儿的模样,设想着如何把我曾欠缺的育儿知识弥补给女儿。只是,考虑到一系列问题,尤其因儿子小时候体弱多病让我成了惊弓之鸟,我不敢下决心。

我一直认为,儿子是在我长长短短的泪水中泡大的。儿子小的时候,稍一感冒很快就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看着儿子因咳而憋红的脸,听着那粗而紧的呼吸,我就不断耳贴他的后背监听。听着那“呼呼”又“丝丝”的喘息声渐趋嚣张,我的心便揪成一团。我总觉得,儿子胸腔里有一只小风箱随时待命,一有风吹,那只风箱就会高频率来回拉动,甚至每次都来不及拉到位。

一次,儿子又病了,输了几天液体还不见好转。临睡前,我化开半包止喘药,用勺子喂给儿子。无奈儿子又摇头又摆手,嘴里直喊“不”。看着我举起的药匙,他干脆扭身趴在床上把脸埋起来。哄劝着拉他一把,他仍埋着脸,只伸着一只胳膊乱摆,结果碰到勺子,药洒掉了。顿时,所有的委屈和愁烦一起袭来,我朝着儿子撅起的小屁股,狠狠地拍了几巴掌,手掌传来火辣辣的麻。儿子哭喊着挣开,一下子爬到床里边,拖着哭腔,用泪眼望着我,静静地坐着。我不理他,重新化开剩下的半包药,再端到他面前。儿子抬眼,乖巧地接过小碗,一口一口喝完,把碗递给我,含着泪花的眼里满是兴奋,问我:“看乖不?”喘声还在喉咙里起伏。我的泪一下子破堤而出。儿子见我的泪,找了纸,笨笨地来替我擦,嘴里还说:"妈妈也乖,不哭。”我那泪再也止不住......

现在,儿子上高一了。一天他平静地问我:“你是怕我考上大学后没人陪你,你们才考虑......”我知道儿子的意思,家里曾经正面对他说起过二胎话题,但儿子主动提出我始料未及。儿子长大了!他开始自觉地用功学习,主动做要用力气的家务,旅途中抢拿行李。看到我玩手机,他会说:“我希望我的母亲是一个永远爱看书的人。”要离家去上高中,他爸爸叮咛“你只管学好习就行”,儿子说:“那不行,我还要操家里的心。”真的,儿子终于长大了,多好!我再也不用半夜里起来监听他胸腔的小风箱了,我可以有属于我的时间做我喜欢的事了,比如满足儿子的心愿,去读书。有人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羽绒服。是的,有儿子也一样温暖。于是我不等他说完就笑:“没人陪我我养只宠物可以吧?”

眼前还时常浮现火车上那个小不点可爱的模样。想到晚上九点多,火车马上要到达西安站。我们已收拾好行李,小不点哭着闹着喊:“下车送阿姨!下车送阿姨!——”年轻妈妈不得已给小不点穿上外套,陪我们站在车门口过道里,直到下车送别我们。站台上,我频频回头招手,只见橘黄的灯光下,小不点紧紧倚在妈妈肩上,睁着大眼睛安静地看我和儿子离站。虽然没给小不点留张影,但车站送别的画面会久久保留在记忆里。

女儿,就永驻我的梦里吧。不管有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母亲们的心安详舒展,孩子们一生幸福足矣。

该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与本平台无关。

  联系  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