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周乐凯|千年名楼滕王阁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作者简介:周乐凯,喜欢文学, 2013年底工作期满调回天津参加了天津老年大学写作学习班。2014年《桥的记忆》收录在天津优秀散文选中。其后每年有文章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


千年名楼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部赣水之畔。背城临江,与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所建。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名“滕王阁”。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即席之作《滕王阁序》使“滕王阁”誉满天下,名冠古今。

2015年阳春4月到达南昌。初到“滕王阁”,凸显在眼前的是一座巍峨壮观的“山字形”庞大建筑。只见那高高的楼阁飞檐斗拱、勾心斗角、碧瓦丹柱、层台耸翠、上出云霄、建筑艺术水平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典型的仿宋建筑。主阁最高层檐下 “滕王阁”三个鎏金大字极为醒目;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手笔。其笔法之高妙令人倾倒。据记载“滕王阁”在历史上屡毁屡建,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新阁是根据建筑学家、美学家、“梁思成”先生1954年绘图, 于1989年建成。已经是第29次重建了。

由“滕王阁”东侧汉白玉底座台阶逐步上行。迎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瑰玮绝特” 九龙匾。此匾选自唐朝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的内容。这四字高度概括了滕王阁与其他名楼的区别彰显其特有的魅力与风采。绕白石栏杆仰望,四向均悬挂巨大匾额。顺时针为:“东引瓯越”“西控蛮荆”“南溟迥深”“北辰高远”这四块匾即表明了东西南北方向又将“滕王阁”地理位置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从抱厦的正门入阁,迎面两侧红色立柱上悬挂着由毛泽东主席生前书写极富特色的草书楹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显得十分庄重而有气魄。正西为“下临无地”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内容均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以上匾额均用生漆贴金而成。大厅内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神话故事所创作。浮雕展现着年轻的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劈开汹涌波涛,借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州的英姿。

画面故事令人触景生情联想当年王勃借“神力”九月九日到达洪州。正赶上洪州都督“闫伯屿”首次重修“滕王阁”竣工后在此大宴宾客。并召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才子”王勃省亲路过南昌,被邀请参加。闫都督本想让其女婿当众写序以炫耀自己,假意推让众人,大家知其本意都不肯写。当让至王勃时,这位年轻才俊毫不客气,欣然命笔。

闫都督心存嫉妒,怨气难解,命令手下随时报道,设法给王勃难堪,以解其恨,随后拂袖而去。

闫公临江远眺;此时正值夕阳西下,天边氤氲出蒙蒙霞光,江面泛起薄薄轻雾……忽然听到阁内有人念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闫公听罢轻蔑地摇摇头等着看笑话……。又报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闫公不再言语,当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竟然呆若木鸡、语无伦次。王勃一气呵成写完《滕王阁序》令在座众人无不叹服这位年轻才俊!从此王勃名扬四海。

扶梯而上,一幅宽2.55米、长44米的现代丙烯画《人杰图》长卷映入视野。画面描述了自秦朝至明朝八十位各领风骚的江西籍名人,其中有:徐孺、陶渊明、曾巩、王安石、欧阳修、汤显祖等……形象生动逼真。我驻足观看良久,其中徐孺的故事使我很感兴趣。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此人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他的为人感动了时任豫章太守的陈藩,因此为他准备了一张专门接待他的床,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待他走后再收起。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把徐孺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总代表。用“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来描写他。江西这块红色土地自古就人才辈出,真可谓“俊采星驰”!

转向三楼我又被一副壁画所吸引,中厅的《临川梦》取材于明朝汤显祖所作《临川四梦》之《牡丹亭》。介绍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画面以灰蓝色为基调,使人醉如梦中。通过梦幻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汤显祖提倡民主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把思想感情全部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汤显祖1616年逝世恰好与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同年去世。由于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尊称汤显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地灵图》是四楼的镇厅之作,壁画镶嵌在正厅中央,它以江西名山大川为主题,充分展现出江西山水的“钟灵毓秀”。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观赏之余不禁令人产生到彼畅游的渴望。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鄱阳湖因其烟波浩渺的美景而引出王勃“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美妙佳句……。江西真乃“物华天宝”之地!与颂扬人才的《人杰图》堪称珠联璧合,令人惊叹!

信步来到五楼,在正厅中央位置的屏壁上,镶嵌着用黄铜板为材质所制作的王勃《滕王阁序》。书体采用苏东坡峭拔俊秀的手迹,非常典雅大方。我静静地欣赏着清秀刚劲的书法,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有名胜必是文化的产物,美景以美文而著名,这就是“滕王阁”屡毁屡建的原因吧!

我们应该感谢王勃给中华文化注入的积极因素《滕王阁序》中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不但描述秋季夕阳的霞光映照在碧波万顷的湖面,渔民的船只随波慢慢消失的优美画面;同时对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抒发着恬淡而自得的心情。绘声绘色的悠扬琴声吟唱出夕阳余晖为晴朗的天空挂上灿烂的晚霞,映照在万顷碧波,闪烁着粼粼金光,把远处渔帆隐隐可见的动人画面演奏的淋漓尽致!

我默念着《滕王阁序》联想王勃时代的世态炎凉,人生道路的漫长和曲折;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自信中有失望,孤独中有慰藉!当年王勃送别友人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妙诗句寓感情于海内,是何等动情、何等真诚、何等宽大的胸怀呀!今天谁还能感觉到王勃心底的痛,和昔日的欢乐呢?

漫步在厅外的游廊之上,春风徐徐袭来倍感舒爽。此处是登高揽胜、“披襟抒怀”、以文会友的最佳处。

凭栏西眺;只见远处云雾蒙蒙、高楼林立。王勃笔下的“天高地迥”“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的美景只是幻影般在眼前一一展开…….。赣江江心的“红谷滩”想必是“临帝子之长洲”了。再难寻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真实景像。现代化都市难以使“孤鹜”有栖身之地。俯视檐下,江面辽阔、赣水苍茫、确有“下临无地”之感;望四周则是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则隔断了“秋水”,使之很难与“长天”一色了。试想王勃能有幸穿越时空来到当今时代,还能再写出那千古不朽的《滕王阁序》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勃笔下的景观逐步走向现代化生活的背面,只能在教科书中呈现了。愿当今时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华大地孕育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

天色将晚,我心里默读着王勃所作的七律:“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座富丽的文化殿堂。

“滕王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历史坐标,将永远屹立在赣水之畔。

  联系  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