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孟繁保|书缘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东方散文
     秋季版     


孟繁保,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宁夏作协会员。2011年,获全国造纸产业企业报刊“十佳优秀通讯员”称号;全国冶金记协好新闻三等奖,采写的《中卫好人》入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编的《最美中卫人》一书,获得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读书征文优秀奖,获得《工人日报》和中国职工教育杂志社举办的征文 “新型职工队伍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先后获得40多种荣誉,在市、省级发表散文、随笔等100多篇。

 书缘


在时光的钟摆里,生命一如上了劲的发条,只能不可改变地向前,于是便有了人生的一串或深或浅或曲或直的脚印迤逦。阅读是心灵的旅行。从有记忆开始喜欢文字带给我的思想、梦幻、绚烂和向往。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变老的我,曾经在每个阶段喜欢过很多东西,也丢弃过很多曾经喜欢过的东西,唯有文字和书籍是我一直就喜欢且无法割舍,一直就深深喜欢并沉溺其中。

携着书去流浪,带着心看人生。书对我来说一直就有改变命运的诱惑,零食可以不吃,衣服可以穿旧的,但是看见喜欢的书一定要买到手。

书对我来说一直就是不可抵抗的诱惑,是心灵的归属栖息地。儿时社会物资匮乏,且自家境贫寒,课外书籍对于我来说是奢望,那时我们家里十分贫寒,用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不过分,买一本课外阅读的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奢望。有时候奶奶给我几个鸡蛋拿到学校里,在老师那儿换上本小书。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

在哪个经济十分匮乏的年代,为了能买到书,但我总是绞尽脑汁想法子。过年攒点压岁钱,再则拾荒变卖……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前,徒步到十几里外河滩上,挖一种地粟,洗净煮熟,第二天放学后,拿到县城学校门口出售,就这样总算得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虽苦总是乐滋滋。我一直都在买书,很早以前,从开始的攒钱买一本期待很久的书,到现在看见喜欢的书就买,我的书很多很多。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我守护这个微不足道的心愿。后来,我还读过几本手抄书,甚至看到好的文章中段落、精彩句子就连夜抄下来,至今还记得曾把张扬的一本小说都抄完,闲时拿出来在津津乐道大谈一番。    

为了书我节衣缩食,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书我似乎六神无主。虽然,我在同龄人中物质上是贫乏,但感觉精神上是富有的。手捧书卷,余香萦绕。一本本书,一卷卷书,由少到多的书,春日读书如华阳普照,夏日读书如清风徐面,秋日读书似明月如怀,冬日读书似梅花儿飘香。岁月不紧不慢地走着,紧贴着你的后背,一点一滴沁润,一寸一寸凌迟——时间催人老,时间最不怕的是年轻。

时过境迁,进入了一家企业,尽管岗位不断变换,曾做过让人操心,严把质量关口的原料检验员,在严把质量关口,以公司利益为重,从检验员到班长,再到科长,面对工作的枯燥,自我感觉无“用武之地”,准备“跳槽”或另谋其他职业时。一个偶热的机会,也因为自进入公司后,不管环境的多么恶劣,都没有放弃读书和写作,一篇篇豆腐块纷纷见诸于企业厂报报端,许多“豆腐块”不小心就被领导发现,我因此被借用到办公室当“土记者”。这一借,使我从此走上了“爬格子”的路上,许多人都说“爬格子“是一件清苦的差事,要全天候奔波,劳力更劳心。在日复一日的“爬格子”的路上,我白天要四处奔走,寻找新闻线索、挖掘经典素材,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挑灯伏案,写稿、赶稿,很多时候,漫漫长夜,“世人皆睡我独醒”,期间的困顿,辛苦无以言表。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苦中做乐,艰辛中更有收获。

历史的年轮写下了岁月和风霜的深邃,记录着不平凡的艰辛追梦历程,从一名工人成长为企业的政工师,这个艰辛的过程始终与书为伴,勤奋努力的结果。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改变人生。

书,是一盏明灯,引领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书,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我在这里汲取各种养料而茁壮成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五年前,所在的村庄整体搬迁,我利用积攒的稿费买了一台电脑,为自己“充电”,几个月下来,学会了电脑,广泛交友,使自己的生活有了升华。去年春节我有了数码相机,闲时,到公园散步,拍拍照片,寻找着新的生活元素。

是读书,给空虚的心灵以甘泉滋润,因此,坚定了心无旁骛的信念。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就是一位益友,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与空间,在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闲暇之余,读佳美诗文,则神思悠之,乐不思蜀。

读书,给单薄的梦想插上了丰满羽翼,因而,我拥有了乘风破浪的力量;读书,给前行的旅途燃起点点星光,明确了勇往无前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