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张伟东|浮华·沉醉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东方散文
     秋季版     


张伟东  中共党员。小说家 ,上海作协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公开发表编辑文章200余万字。在《中国铁路文学》《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骏马》《少数民族文艺》《上海作家》《主人》等等几十种报刊上发表。曾先后获得内蒙古文学“骏马奖”;铁道部“火车头”杯征文一等奖等各种文学奖二十余种。散文《兴安深处别样的春》获央视台"美丽乡愁”作品展播一等奖,在央视网和央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出版小说集《透视》;《坠入浮躁》;《浪尖上起舞》。

 浮华·沉醉



不知不觉,那年夏天就悄悄地溜走了,不曾有酷热的温度,却安静得很,就像那美丽的青春,仿佛不曾有过喧闹和闪耀,便悄悄离开了。秋风没经允许就热烈地拥抱了我们。

说世界大,还真是小。时至立冬,在上海的浦东区八佰伴购物,竟然碰到了家乡的笔友,他弃文从商了,在上海的浦东区开一个“犇三鑫火锅”,铺面不大,但外表看起来却很豪华。他领我在饭店附近转了一圈,那一片像上海老式的弄堂,从窄窄的通道走过去,是一栋栋面积不很大装修得很典雅而有特色的饭店、酒吧,门面都有招牌,名字起得各个寓意不凡,叫人忍不住有窥视的欲望。从落地玻璃看进去,坐在里面的人,衣着光鲜,一副轻斟细酌的样子。可以看出,这里至少不是民工所能经常光顾的。

但这里也并不是浦东区的繁华地带。

酒吧坐落的格局,都有点国外的格调。我似乎对这些充满着优雅的各式风情的酒吧心存距离,最后找了一家寿司店坐下来。进了门,店堂不大,但从店内的装饰到桌椅、餐具,都透出刻意的雕琢,连菜单也不寻常,是写在素缎上的。菜价不菲,颜色搭配得让人看了就有食欲,不过味道不能恭维,是讲究的形式下掩盖的粗陋。

尽管双休日,酒吧的人并不多。应该都去键身了吧。我猜。上海有无数的健身中心、休闲别墅和度假村,都在驱车可到的远近郊区,几十条球道的保龄球场方兴未艾地纷纷崛起。然而,不是所有的光鲜族都有哪闲功夫啊,工薪族在电脑前坐了一天,疲劳。回到家,就想趴着,舒舒服服的趴着。没闲工夫享那份清福!……

再说了,现在的作家诗人多数生活清贫,用灯下爬格子换来的银子再去酒吧里潇洒,有些不太现实。捧着洋酒以文会友,战战兢兢地边喝边想着口袋里的钱够喝几杯,喝酒像喝血一样。所以酒吧适合白领阶层和有闲人士去光顾,很小资地把光阴和情感、还有银子抛在其中,换来一种心灵上的满足。

“我跟你说,你呀,啥也别写了,挣那点稿费还不够请编辑、朋友吃顿像样的饭。想出名得啥时候啊?你上网看看,那博客作家像蚂蚁一样多,一脚碾下去会冒出一堆。这个年龄不如干点实惠的行当。在上海,只要你肯动脑,能吃苦,那钞票就刷刷地往你口袋里进。拚几年就成!”笔友道。

笔友原来在老家的火车站当会计,业余爱写小说。铁路分局撤消后,就来上海投奔亲戚了。他小说写得很不错,铁路局文联曾为他的小说开过研讨会。

四十岁,删繁就简,调整事业航线,再重新上路,成绩也斐然。生活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规则,学会用“脑袋”走路总比用“脚”走路要宽得多。

走的弯路太多,也多是因为偏执的结果。放弃与得到是相对应的。

那一晚,我和笔友聊得还是很开心,我们把这几年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听起来也很舒服,顿时觉得舒畅了许多。

我惊觉我已在不知不觉间变了,像一个南方人,讲究细腻、委婉,享受精致,时刻掩饰着自己的直爽、豪迈、洒脱的个性。

就在那一晚,我竟然怀念起北方的小兴安岭来了,现在,那里该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了,那里四季分明,流光溢彩,万象呈现。至少在那里的时候,我不曾有过不自在。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时间所流逝的基本上是些凡俗小事,在当前看来,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唯有未来的回忆,才可能赋予它情感价值抑或其它内涵,所谓的“怀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生活中,不管是匍匐着前进也好,或是昂首挺胸疾驰也好,更重要的是应该以享受的态度面对它,那样,我们眼前就多了片片绿地。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容易,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伤痛;所以,对周围的一切应怀着一份美好,相信在付出一份美好的同时会得到另一份美好。当我们身处困境、逆境时,不妨心存一点美好,给别人一点美好,那么,我们的明天就是一点点美好加起来的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