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朱群英|幻想玉米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春季版

幻想玉米

朱群英

玉米的籽实中有太阳里的火。玉米储存黄金的记忆。玉米又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喂养着历史。玉米长在记忆中,有点疯狂,一年一度,带给孩子们多少愉悦的精神食粮!

盛夏季节,北方的田野里除了间或有少量的大豆、高粱外,最多的还是玉米。玉米的外形像甘蔗,但秸秆比甘蔗粗壮,高且挺直,叶片比甘蔗宽厚,大且伸展,绿油油的铺天盖地,将人们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小时候,看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不知道怎样来形容,长大以后才知道这叫“青纱帐”。

到了深秋时节,粗壮的玉米秆瘦削了下来,肥厚的玉米叶耷拉了下来,那葱葱郁郁的墨绿色也变得焦干枯黄。玉米地也不再那么密不透风,稀稀落落地可以让人看清地里的一切。成熟后的玉米就像有了孩子的女人,怀中都抱着一个胖嘟嘟的玉米宝宝。那一绺一绺的玉米缨,犹如黄发垂髫,绿中带黄的玉米皮恰似襁褓,层层叠叠地将玉米宝宝裹在其中。它们在妈妈的胸前翘首张望,显得肥硕可爱。堆积在栅栏里的玉米垛,好似一座座黄金塔;悬挂在屋檐下的玉米辫,如同一串串珍珠帘。它们就像展齿微笑的小罗汉,嘻嘻哈哈地诉说着丰收的好年景。

宽广的水泥道路两旁长满了齐腰高的冬青和白色的小花,高高的垂柳轻轻摇摆着那一头直发,朦胧的夜色笼罩着大地、河流,几颗淡淡的星渐闪在天边,一弯明月从远处的树梢上羞涩地露出半边脸。

仅仅一株,一株像树一样的玉米无声地在街头走着,有时,它也停下脚步,在玻璃峡谷中迷惘地抬头仰望着摩天大楼上繁密白亮的灯光。这时,整个城市已在疯狂、宣泄之后有些疲倦地逐渐滑入梦境。

夜色浓了起来,天地间浑然一体,轻雾温柔地包围着身边的一切,还有我,清凉凉,湿润润,微风倦怠,拂着我的头发、脸庞,清新凉爽的雾气伴着花香,青蒿和玉米地的味道,灌输于五脏六腑,通透整个身体,闭上双眼,感受着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一切那么惬意绵长。而我,怀着深切的悲伤,扇动我的灵魂之羽在城市的街头四处寻找那些从书页间逃走了的文字,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我不知道这株玉米来自哪个遥远的乡间,来自哪一片山林环抱的田野,它碧如绿玉的叶子像海中的海带一样宽大,我站在这热带宽叶林般的玉米树下,我闻见了那股久违了的原野的清香。就连这腐败城市中酸涩的风吹过玉米树之后,都变得纯净和清凉起来。它把身体里柔软的一部分给地,它把身体里坚实的一部分给天。天空之下,飓风无序。泥土之下,广阔的大地裹紧了玉米的身体。

时光是一条诗性的河流,记忆的弦上,始终弹奏着跳跃的节奏。是的,这个时候,玉米田是一年中最漂亮的,经过一个夏季充沛的阳光和雨水的哺育,玉米杆和叶子都绿得发黑,仿佛挤一下,就可以从里面滴出墨来。整个玉米的颜色已由夏季的绿色变为现在的五彩缤纷。玉米杆头顶的雄花絮,是纯白色的;玉米杆和玉米叶,是墨绿色的;咧着嘴笑得灿烂的玉米棒,是金黄色的;玉米棒头顶像一丛丛头发的雌花絮,有的是淡紫色的,有的是粉红色的,有的是米黄色的……

玉米是不会嫌弃土地的贫瘠的,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那么忠诚,一旦接触到土壤,它们就会去吸饱水分,做着发芽的准备。玉米的发芽是有哲理的,首先发根芽,把鲜嫩的根系深置于土壤,吸足大地母亲的乳汁才开始发苗芽,太阳公公早已经把地面烘得暖暖的,就等着粗壮的嫩苗钻出来向他问好。玉米粒在泥土里一边生根一边发芽,这边向上,那边向下。它们带着夏天的气息,在夜色之初,生长。最初的一粒玉米是微小的,它在泥土之下呼吸,凭着小小的韧性和小小的幻想,对天对地无畏无惧。

嫩玉米苗齐刷刷地钻出了地面,农民在这个时候还不会闲下来,每天观察着出苗情况,缺苗的地方及时地补上,为补的苗窝浇上水吃一点偏饭,让它们尽快发芽追上哥哥们的生长。等地里的玉米苗长到一寸高,农民就开始给它们间苗了。这个时候的太阳还不到烈日炎炎,农民会脱了鞋袜,踩在暖暖的地皮上,享受着大地的按摩。手中的锄头儿像在苗群中跳舞,准确无误地把多余的苗锄掉,然后为独苗培上土,这农活叫做敦苗,为玉米苗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锄过头遍玉米地以后,农民就期盼着劈头盖脸下一场雨啦。雨儿在人们的盼望中来了,苗儿贪婪地张开小嘴喝着雨水,根儿不失时机地往土壤的深处猛扎。在湿润润的土地里,它们快乐地摇头晃脑,叶子越长颜色越黑绿绿的,明亮的叶子像涂了一层油似的。

仲夏,太阳的温度是越来越毒,农民戴着草帽在玉米地巡查着旱情,摸着早晨还是鲜灵到了中午晒得病恹恹的玉米苗,只有无奈地看着没有云丝的天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玉米苗不会怨天怨地,它们继续把根子往深处扎,干裂的叶儿在晚上吸着露珠,它们在月光下沙哑地交谈着、相互鼓励着,月亮姐姐被它们的坚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星星弟弟听得眼睛一眨一眨的,有几个冒失鬼飞了下来,它们想亲自慰问一下玉米苗。

终于把炎夏熬来了,进入了雨季,玉米苗经过了旱季苗儿敦实了许多,老天爷是三天一场雨,五天一场雷,铆足了劲的玉米苗拼命地生长。农民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他们要在静寂的玉米地,听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玉米杆儿拔节发出来“噼噼啪啪”的声音。

玉米生长的速度惊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似乎能听到拔节的声响。这样的声响只有农民听得到,也只有他们会听得脸上笑出褶子。起初,玉米苗成队站立,前后左右预留着足够的发展空间,农民们在田垄间松土、施肥、除草、浇水,铲除一切旁逸斜出,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钟情于一种团结的色彩。于是,田野里,清清爽爽,干干净净,馨风吹过,绿浪翻滚。站在地头眺望的农民,脸上爬上了莫名的微笑,这样的微笑,让玉米感到害羞,叫牛羊心生妒忌。

最初的秋,不是从树上飘落的第一片黄叶开始的,也不是从淅沥的雨声中开始的。那时节,树叶还在枝头盈盈地绿着,雨声尚未脱尽夏的急切和焦灼。家门口的玉米,郁郁葱葱,筑起一道摇曳多姿的青纱帐。一株一株的玉米,是披了绿纱的多情女子,婷婷地立在田间,笑眸流转,娇媚地扬起裙裾,在腰间打一个漂亮的结,结上又飞出大把的流苏,风起,抖落夏日最后的风情。

这时的玉米林洋溢着浓郁甜香母性的气息,每一株玉米,都像已经出嫁、身怀六甲幸福的村妇。她们经过春的撩拨夏的淘洗,已经不再单纯,不再把瑰丽的梦想埋在心底。此刻的玉米就像怀抱婴儿一脸沉醉的年轻母亲,她们不辞辛劳地站立在大地上,让更多阳光的羽毛爱抚着婴儿柔嫩的肢体,那怀抱里的襁褓由绿变白,最终让里面的婴儿笑得露出整齐的牙齿来。

一阵风又一阵风从玉米的发梢上扫过,那怀抱里的婴儿就按捺不住,她们渴望着落户村庄里的粮仓,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无悔地喂养北方一座座祥和朴素的村庄。滚圆的玉米棒,如刚刚脱去外衣的婴儿,饱满晶莹的玉米粒,密密地挤在一起,或金黄,或深紫,或是象牙白,泛着珍珠般圆润的光泽,看着就让人喜欢。锅里的水咕嘟嘟地开着,清水下锅,旺火煮10分钟,清甜的香味便霸道地弥漫了整个厨房。那香味舒展着,丝丝缕缕漫过来,浸到你的每一个细胞里,你禁不住深吸一口气,抬头去看天,天忽然就高了、远了,秋来了。

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乐趣多于劳累。时间真是奇妙,它可以过滤掉很多东西单独留下美好。在那从一扇扇大楼的窗户射出的灯光中,我第一次发现玉米宽大的绿叶的周边上还有着一排防风林般整齐美丽的银色绒边,就像纯洁的乡下姑娘迎着阳光时脸上呈现出的美丽绒毛。当灯光通过在风中拂动的玉米叶的银边,代表城市繁华的灯光竟有了从前蓝色夜空中星光闪烁的梦幻诗意。

雾蒙蒙,风轻轻,玉米稍微曳动,淡淡的、哗哗的玉米叶响声,迎合时而声高、时而声低的蛐蛐叫,入耳不乱,在月光的映射下,叠影重重。小河在这样静谧的夜色中,缓缓地流淌着,潺潺的流水似乎流过心里,甘甜,透心,青蛙在伴唱,节奏有序,鸣颂着与小河的情意。

这是一株怀抱着孩子的玉米树呢,玉米树上结着五个饱满的玉米,绿色的襁褓把这些嫩嫩的玉米裹得严严实实,整整齐齐,这些玉米都长着像璎珞一样漂亮的、长长的头发,白嫩嫩的青,娇滴滴的翠,水灵灵的绿,真是让人不忍心去触摸她们。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们的头发,心中清香缭绕,久埋的怀乡的感情弥漫开来。

我终于知道,我死活不知地生存在这座城市中,灵魂不安的疾病根源,原来就是因为我背离了绿叶,背叛了乡村,背面着原野。小小的玉米啊,她们不知道,她们就是村庄存在的最好理由,她们就是人类得以诗意栖居在大地上最好的宣言。

生长玉米的地方,就会升起一缕缕亲切而飘渺的炊烟。在我久远的记忆中,家乡的玉米形如村庄里的母亲和姐妹,她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拔节和成熟,她们就是岁月深处伸过来的一双双女性的手,可以抚平沧桑,更可以抚平伤口。她们奉献的是如同奶汁甘美的粮食,喂养和强健北方一座又一座朴素的村庄。

我久久地与这株独自潜入城市之夜的玉米携手漫步街头。玉米树梢上的花粉飘落在安全岛、斑马线和街中心,它的清纯之香感染了我们城市污浊的空气。当我们分手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株玉米拜访这座城市的初衷。它喃喃地,像是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哪里是我祖先生根的地方呢?那条溪流和那片树林哪儿去了呢?”

仅仅是十天或者半月前,这些满坡满岭,曾经是玉米青春的领地。在这片领地上,青春燃烧着葱郁的绿色,周身膨胀着对土地盛大而蓬勃的爱情。玉米的天花,开得噼噼啪啪。果实上红红的缨子,标志成熟的爱情需要明朗的天空。云在天空,溜得很高,不带一丝阴影。这些让我们都很开心。

这时,不时来“打望打望”,不让那些脱索的羊或牛,在玉米地边吞去几行舒展的叶子,涂乱这幅希望优美的巨画。此时玉米不安分,时常用她毛绒绒的女性的手抚摸你的脸。整个田野像一幅质感的丰厚的乡村油画,又像一首朴实的敦厚的生命之歌。没有比这样的油画让人看着饱满,没有比这样的歌谣叫人听得震撼。

远眺细望,那一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像夏夜地里的玉米般还在拔节生长,似乎有着冲破云霄的魄力;密布的公路如热带丛林的绞杀根般还在纵横阡陌地疯狂延伸;万千的车辆像离弦的箭一样穿梭其中,伴着喇叭狂奏着自认优美的交响,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声响;人们疾步行走,没有话语,也无微笑,只有眼睛还间或一轮,身躯如钟表的秒针般机械地推进……

哦,绿色的玉米,乡村的风景,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年画,又好像一曲经久不衰的老歌,时时在你的遥望和回想中,生动着你对乡村美好的向往和追忆。哦,绿色的玉米,城市侵占了你们的家园。现在,这座城市只生长高大的楼房和水泥的街道。在这座不夜的都市中再也找不到一片你们生长的土地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群英,生于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家、诗人、记者。写作者、旅行者、音乐爱好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自幼酷爱写作,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五百万字。事迹入选《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传集大辞典》等多种书籍。文章多次选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散文》、《21世纪最佳散文诗》、《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月刊》、《中学语文园地》、《语文教学与研究》、《时文精选》、《时文选萃》、《魔法阅读》、《震撼心灵的99篇美文》等版本。有多篇文章被中考语文试卷、高考语文试卷选为阅读题,被编入小学、中学语文教科书及课外阅读教材。著有散文诗集《林则徐的声音》、散文集《俊彩星驰》、《乡雨》、《蓝天下的风景》、《月籁音丝》、短篇小说集《净土》。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首届西柏坡散文奖等多种奖项。2013年被评为徐州市十佳实力青年作家。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东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视野求广,语言求美。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主编:刘莉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微信号:dfsw1234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