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晴|诗书伴我成长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新锐散文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诗书伴我成长

作者:晏晴


我家住在高山上,高山峻岭,薄田瘠地。早年父亲是教书匠,爷爷和妈妈也有手艺,我们从小并没有吃过多少苦。但乡村环境的闭塞、交通和信息的不方便,现在想来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求学和发展。但在这样贫瘠单调的环境里,父母想办法让我们读书,求学,终至克服重重困难,我和弟弟相继考上大学,成为当地津津乐道的一门二学子的美谈。

言传身教,父母的思想、言行会通过日常影响到一代代儿孙。父母勤劳肯干,不畏艰难,贫贱不移的正直善良品质,也深深渗透到我们血脉深处,铸就我们一生的奋发自强,孜孜不倦!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从小父亲盼我们有个美好的前途。父亲是当时的小学校长,后因一件小事辞职不干,主动要求回家种田。一介书生如何能种田!为此,父亲吃尽千般苦万般难,深谙人间疾苦,更懂得读书求学对于一个农家弟子的重要。他自我们小时就有意识地培养我们好读书爱学习的习惯,他总是不时地布置点学习任务,出个智力题来激发我们求知的兴趣。同时,他严厉禁止奶奶和妈妈要我们做家务。而我从小也不爱女红针线之类,除了自觉地帮忙干点活,更多时间在读书学习。从小起我就爱看书。小学时,每每串门,走亲戚,都要把人家的连环画借到,想法看完。整个童年,我几乎看遍了那个年代的小人书。稍长,发现父亲订阅有《人民文学》,到初中他又让我们自行订阅《少年文艺》、《语文报》等。我把这些新订的、旧年的报刊,看过一遍又一遍。特别是每周一次的语文报,一张报八开四版,我每次要从第一字看到版末最后一个字。我从小身体弱,大约挑食营养不足,年年嘴角生水泡,长羊角疮。初二上学期又兼右腿长螺丝骨,在家休息了差不多两个月。这时候每天所做的,翻出爸爸珍藏的杂志来,在阳光下一本本地看,以前看过了的又看一遍,《陈奂生上城》、《冰山上的来客》等许多故事,后来才知道都是名篇。

我由于读的是普通高中,三年高中几乎是玩过来的,高考自然失利。父亲在表哥的游说下,想办法把我送到县一中复读,在一中我才知道书本上所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不是神话,而确有其事。一中的同学们是每天自觉学习到十一、二点才睡觉。从那时起我也学会珍惜时间了,舍不得一点玩乐。也是一中,我遇到陈云生这样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简洁明了、高度概括的语言风格,一反多年来老师们罗罗嗦嗦的说教。这种言简意赅、韵味无穷的引领,向我打开了汉语言无穷无尽的魅力,一下子激发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几乎每堂语文课和自习我都要找出一个问题来请教,或疑难句子,或标点符号,都是我请教的对象。以致后来,每到语文课或自习,老师都留心在我身边停顿,怕我有问题要问。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奠成我今日些微的文字素养。

高考考完,在家等录取通知,漫长的暑假里,吃过早饭,我一手牵着牛,一手拿着《古文观止》和小板凳,去远远的板栗林下放牛。牛儿在坡地吃得欢快,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几乎每天背诵一篇《古文观止》,一本上册快背完时,凉风起,秋天来了,黄冈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姗姗到来。

至今日,我的孩子也受我们有空就读书的影响,都喜欢阅读,自觉学习,功课上的事从来不要我们多操心。

那年代,高中学费异常沉重,比现在重多了,而且也很少有个社会救济之类的。一个家庭负担一个高中生,是要拖跨一个家庭的,何况我家两个人上高中。后来,好像我已上了大学,但弟弟还在高中,卖羊卖猪都不能解决沉重的学费,田地里更刨不出什么金蛋来。木材、粮食也卖了,连小时候爷爷留着我们姐妹将来做嫁妆的大枫树也卖给别人了,该借的亲戚都借遍了,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来变换银子,远在深山的二舅佬不忍心看父亲走投无路,主动提出把他家和尚垴的山让父亲烧两年窑炭。和尚垴,听到名字我们都深吸一口气!那是自小也没去过几次,百多里外的高山!小学时搞春游,组织过一两次活动。人越大越畏艰险,之后从来没有去那么远的深山游玩。可现在,居然叫我体弱负重的父亲去那里烧窑!父亲会烧窑吗?那么远,来回一趟都不容易,父亲能把炭挑回来吗?许多不堪想象的画面顿时蒙上脑海,让我们几近窒息。父亲更是铁黑着脸,一言不发。但是,几天后一个早晨,我们看到父亲肩着一根扁担,揣着简单衣服和干粮,沉默地向和尚垴进发了。尔后,有时妈妈中午送饭过去,太阳落山时才回家。有时,并没有看妈妈送饭过去,不知父亲在深山里吃午饭没有?还是附近的亲戚好心送了点饭?

不知父亲烧窑卖炭几个冬天,归来时,五十来岁的他牙齿尽脱,须发早白,令人不胜唏嘘!更令儿女们惭愧不己!

古书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父母这样不怕困难,勤劳肯干,光明磊落,清白人生,影响到我们姐弟越发勤奋,不达目标不罢休,相继考上了大学。可以说,从读书到工作,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埋头苦干、真才实学努力进取,做不到那些投机取巧、左右逢源、上下巴结的活儿。一步一个脚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最终以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保住一份工作。并在业余时间坚持读书,积极创作,偶有文学作品发表在报刊,美化生活,怡悦情怀。

这些年,父亲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他从来不阻止我们出外游历,多见世面。他一再教导我们,你们把孩子培养好,将来到北京去买房!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读书使人宁静,行走从容,腹有诗书气自华。而生活,就是这样善待每一个认真诚恳善良正直的人。像我这样听力不好,环境闭塞,阅历不足的人,生活的磨励和恐慌,早已被书本中的智慧和宁静填平,读万卷书,宛如行万里路,至今日,心性平和,为人宁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以沉静保住了自己和多病的老公的工作,让一个弱势群体有一个安稳的家,为下一辈顺利修完学业创造条件,自己的人生也相对安定。

晏晴,笔名,春风。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新作家》、《北京诗人》、《武汉作家》、《黄石视听》、《散文诗》、《知音》等。散文《初秋写意》荣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旅游散文《自古匡庐天下秀》荣获首届美文天下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二等奖。诗歌《燃烧是一种幸福》(外二首)获炎黄杯诗书画诗歌一等奖,诗歌《播种》获第十届中华颂诗歌大赛一等奖,诗歌《中秋月照钓鱼岛》获“我们的钓鱼岛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第二届优秀奖。诗歌《在那片蓝里,看见襄阳》获“筑中国梦,抒襄阳情”全国征文大奖赛诗歌三等奖,诗歌《城在你心中》获第三届城管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新锐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