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杨静|上坟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上坟    

杨静

图片来自网络

又是一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了。在家乡,每年的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是必须上坟的两个节日,尤其是七月十五,上坟仪式尤为隆重。

现如今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许多人家都要在七月十五上坟时献羊,这样的方式一是表达后人对先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后辈们生活好了,也希望天上的先人们能感受到;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在天之灵的先人们放心,后辈们都生活的很好。

我们家族七月十五上坟一般总是定在七月十五前一周的周六或周日。这样,上班的或者外地工作的后辈就都有机会来参加家族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次祭奠祖先的仪式了。

早早起床,和父母家人带上祭品和烧纸先赶到乡里父辈家,乡里的亲人们已准备好了献羊所需的各种食材和用品,等各家各户在定好的人家聚齐后,前前后后七八辆车,大大小小四五十口人便出发去坟地了。

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先到达“老坟”。“老坟”里埋葬的是太爷爷的父辈们及更早的先人们。在这里,献上瓜果和“桃儿”等祭品,给先人们烧过纸后,所有来坟上的后人都要磕头,磕头后分成两支,也就是两个太爷爷的后代各一支,各自去各自的坟地,我们把后去的坟叫“新坟”,是相对于“老坟”而言的。

我们这一支“新坟”离老坟不太远,可以坐车也可以步行。坐车当然又快又省力了,但步行却有步行的乐趣。不用走车道,翻过几道小山坡就可到达。山坡上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的山野小花让人忘记了跋涉的疲劳,山野里清新的空气和野花的芬芳不经意间荡涤着被城市的废气污浊的五脏六腑,吐纳间是难得的身轻气爽。今年雨水多,上坡上野草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多情的雨水为渴望的山坡披上了一件丝绒般的绿大衣,这一披便是绿意似海,情满山野。

说话间小雨又飘了起来。雨水不仅柔绿了干枯的山坡,那绿草下褐色的地达菜也欢欣鼓舞的膨胀着。吸饱了雨水的地达菜,湿漉漉的舒展着柔软娇嫩的身躯,就在等待一场场邂逅的捡拾。还有同样是褐色的头发菜,也是一样的喝足了雨水,柔弱无骨像袖珍的小蛇一样盘曲在那里等你的发现。

不知道学名叫什么,我们一直叫做“羊胡花”的一种野菜的花也星星点点开落在山坡上。羊胡花的样子和葱的花极像,只是泛着淡淡的雪青色。采了羊胡花凉干,用清油炝了,调在面条饭里,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味,既是儿时的回忆又是家乡的味道。

一路走一路捡拾采摘着地达菜头发菜羊胡花,和亲人们说笑着,不觉就到达了新坟。

先到达的叔叔和兄弟们已在坟地边缘平坦处搭好了简易的帐篷和遮阳伞,煮肉的火炉和炒烤炉子也已架好了。

拿出所有的供品、烧纸和纸鞋纸衣服,深深的跪下去,烧纸、祭奠、磕头。已有两年没来给爷爷奶奶上坟了,阴阳两隔,唯有在此时感觉离他们是那么近那么近。

爷爷离开我们已有三十年了,奶奶离开我们也有十年了。记得奶奶在世的时候很少见她流泪,也记得她好几次给我们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不要轻易的哭,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想奶奶要让我们明白的应该是活着要坚强乐观理性。

二爹已开始杀羊了。快七十岁的二爹杀羊的技术依然很娴熟,但毕竟年龄大了,需要力气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大家都跟二爹半开玩笑半当真说该培养个接班人了。

羊杀好,支起带羊头的整只羊在坟上献过后,就可以把羊分解开来,骨头煮着吃,软肉炒着吃。

山野的雨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一阵大了一阵小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口人,不能干活的都在车里避雨,能干活的都挤在帐篷里雨伞下,洗菜切菜的,剁肉切肉的,烧火烧水的,等等,各司其职,互相照应着各忙各的。长辈们聊着他们的故事,年轻人们说着年轻人的话题,孩子们在车里呆不住,总要跑下车来在野地里撒个欢儿,这样的时候就夹杂了长辈们呼唤招呼孙子们的声音,严厉但更多的却是疼爱。

大块带骨头的羊肉在锅里咕咕嘟嘟煮着,红彤彤的火苗热切的舔食着锅底,周围弥漫着浓浓的木柴烟火的味道。炒肉的铁板上是呲呲啦啦水遇到油爆裂的声音,配上洋葱青辣椒蒜以及各种调味料,不一会一铁板炒羊肉就出炉了,那爆炒的香味早已钻入了每个人的鼻孔,只待敞开胃肠,开怀大吃了。此时,车里呆着的孩子闻到香味也跑来了,指着铁板上的肉就要吃。无论怎样的垂涎欲滴,炒熟的第一锅羊肉必须祭奠完先人后才能吃。有长辈盛上一碗,在坟前一一祭奠过后,大家便可以敞开胸怀享受美味了。

爆炒羊肉熟了一板又一板,每一次都被吃的精光。还有中间夹杂的烤土豆片,大家都抢着吃。不知是人多热闹的气氛增加了羊肉的香味和人们的食欲,还是野外烹调的新鲜羊肉本就更加美味,大家都吃的不亦乐乎。如果泉下有灵,先人们看着后人们快乐的享受着美味和生活的美好,他们一定会感到欣慰高兴,为后人们祝福的。

忙着炒肉吃肉,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天依然阴着,但没有那么严实了,太阳的金光偶尔透过云层照耀着坟地山坡。雨后,草叶儿缀着露珠,整个山野更加青翠欲滴清新如洗了,如果有时间,真想顺着山坡向着南面的祁连山走过去,在这样绿草遍地的旷野里一直走一直走,与山相遇,山的尽头除了山还有什么呢?总以为一生善良的爷爷奶奶就在天上的某个地方看着人间看着我们,在山的尽头,那里会不会离爷爷奶奶更近一些呢?

吃完炒的羊肉,直径有一米的大锅里煮着的羊肉也快要好了,煮羊肉清淡的香味随着袅袅蒸气盘旋飘荡而去。此时,除了烧火已没有再需要干的活了,大人们都围坐在炉火周围,聊聊曾经的邻居们的事,互相问问一些熟人的情况。

揭开锅盖,煮羊肉的香味扑面而来,一大锅煮羊肉又软又烂的在锅里等待着我们被炒肉的油腻和浓重充斥着的胃。

还是和吃炒肉前一样,先要盛上一碗祭奠先人。祭奠完先人,大家都准备好碗筷,一人几块肉,吃完肉再是羊肉汤泡馍馍,一碗调了香菜和葱花的又鲜又浓的羊肉汤泡馍下肚,感觉整个人只能站着,不能弯腰了。

一大锅羊肉最后只剩下锅底的一些汤了,每个人都吃到再不想去盛。此时,上坟便接近了尾声。

聊着说着休息着,时间已到了下午四五点,有长辈说走吧,大家便七手八脚开始收拾锅灶用具、板凳帐篷,装好车,就待返回了。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上坟,我们又叫做大上坟。这一次上坟不仅是对先人的隆重祭奠,也是一次一年一度的家族大聚会。能参加的晚辈都会尽量来参加,给先人们烧纸磕头,见见好久不见的长辈和兄弟姐妹,亲人间的亲情在这一年一度的上坟中加深了牢固了。

车子慢慢的驶离了坟地,微风吹过,坟地的野草好似更加茂密了。绿意盎然中,坟周结着金色穗子、有半米多高的糜子草在风中轻轻舞动着,簌簌而响,也许那是先人们在告诉我们家族要和和睦睦,团结友爱的走下去;也许那是爷爷奶奶对我们的叮咛,要我们乐观坚强的面对苦难,面对疾病,面对生活赋予的一切。

作者简介:杨静,70后,嘉峪关市作协会员,喜欢用文字抒写心情和生活中的点滴。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