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王友明|情深谊长已忘年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chuangzuoxinde
王友明

散文,是生活的写真,情感的宣泄,岁月的展示,时代的歌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呈现给读者的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自我”。真情实感,是第一位的,是散文的灵魂。

情深谊长已忘年

那天下午,正在河北老家探亲的我,突然听到手机上传来一声鸟鸣,打开一看,是居住在北京的人民公路报原首任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记协机关报原高级记者、我的忘年之交、知己仁兄籍俊杰发来的短信,说是有一事相烦。 当了解到情况后,我二话没说,迅即打长话、求朋友,很快便完成了仁兄托咐的事情,并发短信告知。

晚上10时许,仁兄便回复一条很长的短信:“敬重的好贤弟!你真让愚兄感动啊!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你高尚的品格修养,和白壁无瑕的人格魅力,使得你真正的朋友(知心友、真诚友)广布各地。大家以帮你为荣。如同每一个领导班子,都怀有‘有你为优,无你为憾’,是一个道理。你人脉资源堪为可贵!二、你一惯是‘竭尽自己的一切’献于愚兄的,接办委托,从来不问为什么。如:昔日‘身在军中伴记行’、‘不问原因送急信’等等。彼情此景,件件感人动容!三、你为愚兄办事情,只想着全力去完成,从不算计投入和成本。就说今日之事吧,接办后,你立马打长话,找朋友,花费时间和精力全不说,你也许从不曾想,今晚为了哥哥我,你欠下被你动用的朋友们,多少人情债啊?弟之心,吾心明;弟之情,似海深!我会永生感念你我兄弟生死情。紧握!”

读着短信,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总觉得仁兄太见外了。我赶紧回复:“大哥:您真是见外了,为您办事,我向来是不问为什么的,维护大哥的利益,是小弟的神圣职责!”仁兄又即刻回复:“好兄弟,感谢你!今生有贤弟你一人足矣。愚兄叩拜。又:彻夜澎湃难成眠,昨日事小重千钧——献给关羽型重义者友明贤弟。”

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咀嚼着“叩拜”二字,真是感到太沉重了,我为仁兄做事,不过是举手之劳,仁兄回馈我的,却是如此大礼,怎能不令我诚惶诚恐。

夜深了,我依然辗转难眠,与仁兄相识相知之后的每一个细节,与仁兄通电话时的每一句话语,一点不漏地一股脑儿涌现脑际。那份浓郁的情感,就好似大海汹涌的波涛,撞击得我心潮难平,久久地沉浸在回忆之中。

1989年春天,时任《公路通讯报》社长兼总编的仁兄,想在驻临部队聘一名特约记者。经《临汾日报》社政教部主任吴福来推荐,仁兄选择了我。

一个星期天,仁兄骑着自行车,专程来到部队找我谈了一次话。我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越谈越投机,越谈越亲近。仁兄情之所至,当即拍板,把我聘为《公路通讯报》记者。

打那以后,我与仁兄的交往逐渐多起来,感情也日益深厚。受仁兄敬业精神的感染,我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就在这年底,仁兄推荐我,参加了全国公路系统“优秀记者”评比,并获得殊荣。后来,《公路通讯报》变更为《人民公路报》,遂从临汾搬到湖南省长沙市,我仍被聘为记者。尽管彼此之间的距离拉长了,但我与仁兄一直保持着联系,相互关心着、鼓励着,从未因为距离,而淡化彼此之间的情感。

1990年初,去四川省荣县执行接兵任务的我,一下火车就专程跑到地处偏僻山区的荣县公路段,以记者的身份进行了采访。这个公路段是个连续30多年,荣获40多项荣誉称号的老典型,因地处偏僻,从未有记者涉足,我是第一个来这里采访的新闻记者。我的到来,令公路段上下异常兴奋,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提供素材。晚上,我伴着孤灯一直到天亮,写出《荣县公路段发挥管理制度的整体威力》的消息,第二天便送到《自贡日报》社,很快就发表了。随后,我将稿子寄给时任《人民公路报》社长兼总编的仁兄,受到称赞和鼓励。仁兄将消息全文予以发表,公路系统迅速在全国推广了荣县公路段的经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1991年1月5日,仁兄特邀我参加了在临汾举行的山西省公路系统新闻工作会议。会后,我以本报记者的身份写出消息,交给仁兄,遂发表于《人民公路报》头版显著位置。在仁兄的举荐下,我相继荣获《人民公路报》1990年度“耕耘奖”二等奖;国内多省市专报记者服务研讨网,10省市专业报刊评优活动“优秀记者”。

时隔一年,在仁兄的鼎力推荐下,我被破格评为记者职称,成为全军在职团级领导干部,评定新闻专业技术职称的第一人,也是我国职称改革,把评审任职资格与聘任录用相脱钩之后的一条新闻,先后被《中华新闻报》《经济消息报》《人民公路报》《健康人报》《生活晨报》《市场消费报》《侯马报》等7家新闻媒体聘为记者和特约记者。在由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国内多省市专报记者服务研讨网,组织的“创精评优活动”中,又是在仁兄的推荐下,我被评为“优秀记者”,参评作品《点燃生命之火》,荣获“好新闻”一等奖。

1998年12月30日,还是在仁兄的推荐下,我又获得“1998中央新闻单位优秀记者”称号,并授予新闻精品特等奖。

虽然仁兄工作在北京,我服役于侯马,但凡有了闲暇,他都会千里迢迢来到侯马市看望我。

在仁兄的陪伴下,我曾经脱下军装,换上便服,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前往河南郑州、商丘,山西太原、长治、晋城等省市,进行新闻调查,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受到了绝好的人生历练,有效提升了认识问题、调查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日历在一天天减少,我的刊稿剪贴本,在一天天加厚,获奖证书在一天天增多。看到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仁兄由衷地感到欣慰,立即撰写了《上校政委是记者》《用心血写、用毅力写》两篇文章,在《中华新闻报》图文并茂地进行报道,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之后,仁兄的文章《用心血写、用毅力写》,以及我的名字传略和新闻文学创作业绩,被载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时代名流》第一卷《东方之子》,我的照片被刊载于书的封面。我深知,这些成绩里面,无不凝聚着仁兄的心血和汗水啊!

1994年严冬的一天夜晚,我的心情好像窗外的黑夜一般暗淡。工作中的压力、烦恼和苦闷,一股脑儿钻进大脑当中,心灵深处的压抑,更是难以排遗。这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是仁兄,从遥远的首都北京打来的。我与仁兄在同一时刻,于电话线的两端,倾诉着离情别苦,互报着生活近况。我与仁兄就这么遥远而又贴近地交谈着,从言谈话语中,仁兄听出我的烦恼和苦闷,万分焦急地劝导我:“坚强些,往远看,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仁兄还深情地嘱咐我,每天都要有一份好心情!

通话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仁兄那情真意切的话语,浓缩着温馨,如一杯馥郁馨香的酒,暖在我的心头,醉在我的心窝,我的心释然了。放下电话,内心涌动起一种愉快的情绪,睡意全无,我索性披衣走出屋外,遥望夜空,憧憬着灿烂的未来。

时隔不久,仁兄又打来电话,了解情况。那份温馨,让我感动,感动得热泪盈眶。就这样,我经常可以享受仁兄送来的温馨,每次都让我欣喜不已,每次都使我的心情更加明朗,心境更加平静。我始终铭记着仁兄深情的嘱咐,温馨的祝福,尽力保持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战友们见我每天都精神饱满地工作,笑口常开地生活,都说我心胸宽广。可我心里明白,这全是仁兄的功劳。是仁兄在我的心灵世界,撒下了一片温馨,在我的人生之途,注入了阔步前行的不竭动力。

仁兄不仅在写作和工作上,给予我许多无私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中,也给予我许多真诚的关爱。

有一次,我身患小疾,不知仁兄从何处得知消息,一天打了几次电话,询问我的病情。我告诉仁兄是小病,勿挂心头。可仁兄就是放心不下,还“教训”我说:“小病也不可小视,一定要抓紧诊治!”

事隔两天,仁兄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专程从北京前来看我。接站的那天晚上,看到仁兄的身影,我激动地奔跑过去。结果,一不小心,扭伤了右脚踝。仁兄边心疼得就地帮我揉搓着受伤部位,边柔情地埋怨我,怎么这样不小心。那责怪的话语之中,透着牵挂,透着关爱,透着温馨。见我身体没有大碍,仁兄小住一日,便放心地返回北京。

以后的日子里,仁兄一如既往地或电话或短信,送上一声声祝福、一句句问候。那温情,像清清的溪水,潺潺地随着电波,从北京流进我的心田。我感到自己的生命里,充满着太多太多的幸福,几乎要溢出来了。

2002年5月25日,仁兄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侯马,参加了我为女儿举办的结婚宴请。仁兄尽管不善喝酒,却也是兴奋地频频举杯,与我喝了一杯又一杯。我知道,在我们的感觉里,这酒杯里所盛的,不是酒,而是深挚的兄弟情感。

令我难以忘怀的,是2012年3月,我的生日。仁兄一大早就发来短信,祝福我生日快乐。当天下午3时许,他又让年已85岁高龄的至交关书桂,将两幅嵌有我和老伴名字的贺联,送到我的家里。贺联一:“友朋广众情笃心明,著作等身笔追青莲。”贺联二:“为人友善德厚叹赏岁寒图,著书明志品高追慕爱莲说。”捧着贺联,我仿佛捧着仁兄那颗滚烫的心,胸中充满温馨,双眼噙满泪水。

2013年12月2日,已82岁高龄的仁兄,又从北京来到临汾。晚上,仁兄便来到我家,亲手将装裱好的一幅寿联交给我,右边写着:“敬爱的友明贤弟六秩寿辰之禧”,中间写着:“寿与天齐”,左边写着;“愚兄籍俊杰贺,癸巳年尧月”。手捧寿联,我的心湖荡漾着感动的波澜。

闲暇时分,我经常在想,在现时充满浮躁和虚伪的社会里,好多人间真情被冲淡,亲情,在某些人眼里不值一文,更何况友情乎?这是社会的一大悲哀。因而,我觉得,像仁兄与我所具有的这种纯真友谊,是难能可贵的,是应该铭记终生的。我更觉得,在人生之旅中,今天如果不倍加珍惜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纯粹的友谊,轻易地让它错过,那就错过了一段岁月,后悔晚矣。友情缘于真情,真情要靠真情去播种、去培育,更要用诚心去呵护。只要具有一颗善于感知与感恩的心,就会将真情捕捉和体验,并珍藏于生命的最深处。

2017年冬至凌晨,我又想起了仁兄,遂发出信息:“祝福大哥和全家人冬至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很快,仁兄就回复了信息:“亲爱的贤弟,凌晨拜读你发来的节日祝贺,极为感动!敬爱的好贤弟啊!只此一举,就足见你对愚兄的深情,时刻在怀。近日,因搬迁整理书涵,书柜里所存信件(我认为珍贵的均有保存),贤弟的亲笔,足有十余件。旧涵新读,感怀万千……亲爱的贤弟啊,你对愚兄的深情厚谊,感动得我泪流满面……你不会想像,今日(老年期)的我,是多么想念你……愿你和全家亲人,幸福安康。来年天暖,我兄弟平阳相聚,问候弟妹和侄女全家安好。紧握贤弟手!愚兄籍俊杰。”

读着仁兄的信息,我泪流满面,即刻敲打出如下文字:“大哥啊!不要总是这样客气,自己兄弟这样客气就见外了不是?我也十分想念您,在这么多年的人生征途中,有您的陪伴与鼓励,我没有感觉到孤单寂寞。所以,我十二分地看重咱们兄弟间的情谊。在当今社会,能够有多少真情啊?咱们的情谊,是患难之交,是岁月沉淀出来的情谊,是纯粹的,没有一点灰尘,没有一点虚假。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份情谊,我都会铭记在心,永远永远!大哥,明年有机会见吧!想您!愚弟敬致!”

曾有人对我说,不要被友情所累。可我却对此观点未敢苟同,总是认为,遇上知己,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幸事啊!即使劳累和疲惫,我心里也是舒畅的。这大概就叫做“累并快乐着”吧!

仁兄与我相差20余岁,是真正的忘年之交。可我们都很看重这份情谊,每逢重大节日,总会有一种莫名的牵挂;每当得知彼此身体不适,心里总会涌动着深切的惦念;每次见面聊天,总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这种纯真的友谊,非知己莫属。仁兄经常说,不论天多长日多久,只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厚重彼此的情感。这话,我信。因为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融洽的、贴近的。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我们会在不同的都市里,相互牵挂,同励共勉!

仁兄啊,我已将这份真挚的情感,精心地珍藏起来了。我要珍藏起这串感人的故事,珍藏起这些美好的回忆。不论咱们是相聚也好,别离也罢,我们的情谊总会是那样浓。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即日起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可一并发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