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方明元|至 纯 至 真 同 学 情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至 纯 至 真 同 学 情

老同学,是一种别样的情感,是一份特殊的思念。同学情犹如一瓶陈年的烈酒,在时光的陈酿中越发香浓醇厚;老同学好似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在岁月起伏中更加悦耳动听。2017年10月29日,沭阳县沭河中学七七届高中毕业40周年聚会盛宴正在金王朝大酒店举行,宴会大厅处处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庆气氛。60名同学欢聚一堂,共叙友情。40年来,在天之涯,在海之角,在同城中,因为工作忙碌,我们聚少离多。人是面非难相认,可乡音未改情却真。40年的思念,只能在聚会上相互倾诉。当天的聚会,微笑与友谊,喜悦与激情拥抱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酒杯与茶杯的碰撞,歌声与乐器的更迭,演绎了一首至纯至真的同学赞歌。

回首42年前的秋天,我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远大的理想,从四面八方走进了光荣的母校——沭阳县沭河中学。两年的同窗岁月,我们结下了不似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深厚感情。我们学过工,学过农,唱过样板戏。我们厌恶学习时,曾经崇尚张铁生的“白卷英雄”,也心仪过“反潮流”的黄帅。还有许多同学之间朦胧爱情的传说,至今还记忆犹新。对学习感兴趣的同学,准备参加高考的欲望越发强烈,兴致勃勃地在知识的河岸捡拾精美的贝壳,向往更为广阔的知识海洋。基础不好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游离在青春边缘,挥霍着年轻和朝气。总认为在校学习遥遥无期,没想到两年一过就各奔东西。女同学们泪眼涟涟,男同学们依依惜别。1977年7月高中毕业时,同学们大多衣冠不整,饥肠漉漉,生活艰难,前途未卜。后来有的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回乡务农,两个班100多个同学只有几个同学幸运地考上了大学,从此天各一方很少聚会,原来这就是曾经的青春年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同的选择基本确定了今后人生的方向。拼搏与汗水,成功与失败总是如影相随,留下背后那渐行渐远的花样年华。

重温过去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曾经平凡的点滴往事,在今天却显得刻骨铭心。是谁帮了没背英语单词的你?是谁安慰挨批的你?是谁在考试时间为你传递纸条?谁是你的同桌?成为我们永恒房屋的回忆。课余时间,我们畅谈人生梦想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纵论天下大事。那时我们天真无邪,坦诚相待,相互帮助。当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曾经吵过闹过,暗自较劲,谁也不服输,但几天过后就一笑眠恩仇。我现在才明白,两年同窗生活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她没有茶叶那样丰富的内涵,也没有咖啡那样浓郁的芳香,但她却有的是共同走过的一段黄金岁月,透露着清新、质朴、坦荡与真诚,一遍又一遍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40年来,我们总是在路过、徘徊、离别中匆匆分手,没有一次像样的聚会。每一次的那一声再见,随风飘过。有的同学甚至毕业后都没有再见过一面。因为有的同学在县城工作,有的同学在农村劳动,有的同学在外地发展。可山高路远,隔不断我们的信笺;天宽水险,止不住相互的思念。同学们那熟悉的乡音,那熟悉的往事,都会使我们怦然心动,倍感亲切。逆境中,同学情是一把火,燃烧着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奋力拼搏,永不服输;顺境里,同学情是一块冰,劝我们头脑清醒,宠辱不惊。今天同学们虽然职务有高有低,收入有多有少,生活有穷有富,但同学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感情,不但没有淡化,而且涛声依旧,历久弥新。谁有了困难,同学们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燃眉之急。这种真心帮助,无需回报的同窗情谊,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难能可贵。今天高中毕业40年的聚会,同学们不叫官职,直呼其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还是40年前的模样,还是那时的倔脾气。谈起40年前的陈年旧事和今后人生,大家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青年时代的腼腆和羞涩,早已被岁月磨砺得无踪无影,谈笑风生的话语里没有一丝含蓄。

我们大多属于“50后”命运多舛。经历过“要吃饭时遭遇饥饿,要上学时遭遇下放,要生育时遭遇计划,要工作时遭遇下岗”的人生苦难。可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桃李满天下的人 民教师,有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的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有的是一心为民、清政廉洁的公务员,有的是笔耕不辍成果丰硕的作家,更多的是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从当时的一无所有,到今天的事业有成;从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经是年近花甲,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的男人;从当年如花似玉的少女,今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女人……聚会那天,同学们感叹光阴似箭,岁月有痕。再不聚会我们就老了,再过30年就成为“地下工作者”。是啊,据我所知,少数同学因为生病或发生车祸等原因,还没有退休就已经提前加入了“地下工作者”的行列。

年过八旬的班主任王景泽老师来了,他精神矍铄,精力充沛。王老师退休后,潜心研究中草药,“不务正业”开诊所,为成千上万名患者送去了健康。他独创的丝瓜瓤子煮水服用偏方治好了患白血病的儿子,令同学们惊叹不已。77岁的孟宪会老师老当益壮,他要同学们“保重身体,注重健康”的寄语,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40年中,我们为了争名逐利,总以为自己精力充沛,经常力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以透支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换来今天的事业有成。我们身体这部汽车经过40年的行驶,各种零件已经老化,要经常进行美容、更换机油、轮胎、充气等保养,才能永往直前,行稳致远。首先,要淡泊名利,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再为名利疲于奔命。人到老年,最大的财富是身体健康,而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注重健康,好像准备一把雨伞,一旦疾病来袭,雨伞就会为你遮风挡雨。健康不能等到失去时才觉得珍贵,而是在现在拥有时倍加珍惜。其次,注重养生之道,多吃五谷杂粮,少肉食、多水果,少烟酒,多健身,少久座,多旅游,少在家。我们才能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身体健康,健康再贵,贵不过医药费。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疾病住院治疗,医生让你交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医疗费用时,我们才发现那一年好几千块钱的养身费用真的好便宜。人到六十,我们唯一可以炫耀的是自己的健康,而不是别墅、汽车、金钱。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当别人已经在天堂的时候,你还健康地活着,可以吃嘛嘛香,可以品茶饮酒,享受着“夕阳无限好”的幸福人生。我们要知足常乐,善待自己的人生老车,无脏六腑要定期检查保养,因为零件不好配,价格极其昂贵。

因为没有电话,时间紧迫等原因,部份同学没有通知到参加聚会。会后尤海凤、王效金、刘钧等同学千方百计联系这些同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起了沭河中学77届高二(2)班同学群,制订了通讯录卡片。虽然同学们不在一个城市,相距较远,但现代通讯技术可以让我们没有距离,近在咫尺。 我们每天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听到彼此熟悉的声音,或家长里短,或相互调侃,微信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时光荏苒。自从我们走出母校的大门,人生的铧犁已经耕耘了40个春秋。回眸一望,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官场风云,商海沉浮,悲欢离合,让我感觉踏实,难已割舍的,还是那浓浓的同学情,她情同手足,至纯至真。当我离开金王朝大酒店时,诗意澎湃,写下了“稻花飘香沭阳行,四十周年喜相逢。沭河秋水深千尺,不及你我同学情”的诗句。

作者简介:方明元,先后加入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2016年7月,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理事。2017年7月,任连云港市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多次参加全国散文大赛,有16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2010年8月,《锦屏山背水记》一文获中国散文一等奖和“十佳散文奖”。2011年8月,《买房的烦恼》一文获中国散文一等奖。2015年10月,《寻找台儿庄大战之魂》一文获中国作家“神州行”散文类特等奖。2016年8月,《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