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黎乐|一拜天地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chuangzuoxiinde
黎乐

丝路微雨,流水淙淙,想起曲水流觞,关于精神伊甸园。

文字,我一直以为,它在生活里,可风雨里它站得更美。等到春花时节,其实它又在秋月面前。骤起的无意里,扬起柳絮漫天,会有惊醒的一些东西,累积,累积,至撩动人的心弦。好吧,就这样天马行空,不用改变自我,写下去。这已经很好了。

一拜天地

黎乐

正月初一,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习俗依然是先拜天地祭先人,然后上坟。这些仪式简单严肃而慎重,孔子的诸多理论中关于这个拜祭,有一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还有一句:“吾不与祭,如不祭。”

记忆里的母亲,就有一个这样供案的牌位。大新年的第一天,必然起个大早,沐手正冠清面肃穆后,焚香念念,叩拜如仪。然后不太见人地直接往祖坟区去。那里原本人烟就少些,更何况正月初一,有太多的讲究。不过现在的人们很少会在大新年的去墓区不说,即便是当时也是式微的。母亲比较接受传统的旧式观念,她生于那样的家庭,故亲留下的人脉相当之凋零,故凡事记着并遵循的就是双亲在堂时教育的物事。她是一定要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去给逝去的亲者拜一拜的。拜,诉诉家族一年中的大事,诉诉近段时间的苦与乐,诉诉新年给祖宗一代逝去的人儿拜年。母亲经常是一边拜一边细细说说,而且多半是说着说着就哭。没有亲人一个人又远嫁,拜着拜着就凡俗琐碎事一堆悲从中来,生活中的如意不如意,一通下去。到底又极怕有人来,怕人听到,也算是这个环节有点草草收场。下得墓区后,立马往家中重新换衣带上礼物红包之类,再一次出门。这样,才算新年的第一次出门,也就开始了喜气洋洋的新年。

这在中国的文化精髓里,就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拜:天地君亲恩。天地天宽地阔,拜的是对天地自然的感激,这也是儒家思想中“仁”。仁义之后才是孝顺。我们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仁孝”观,一直是民众的终极关怀所在,是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所以结婚,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第一拜一定是拜天地。这是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这个传统来自于南北朝或者更早,他们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在婚礼中又极大地增添了欢乐气氛。甚至是父母不在只要是正式地拜过了这么一个仪式,天地来作证,那么盈盈一礼下去,这是新人儿一双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他们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求天地在日后的生活里能够一起白头偕老,所以,这一拜的重大意义,是在天地面前来一场盟誓。有些地区至今还沿习着向天地三拜的习俗称为拜堂。这种如仪依序跪拜,这么一种朴素而虔诚的思想,传承的意义着实成为了一种信仰。而现代婚礼多不跪拜,改行鞠躬礼,对父母鞠躬、夫妻相对鞠躬的形式,不拘成规。实在是褒贬不一。保持这一点传统、这一点习惯,使后代知道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这是我们的责任。竟然不敢提及这也是教育问题。

拜祭的观念可以一直追溯到荀子所在的战国时期,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天地君亲师”这一价值系统有利于当时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以此从思想上稳定社会秩序,由此观之,这一价值体系对当今社会也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民国之前的非亲生之兄弟姐妹的结拜,无论是在明清的章回传说里,还是也在盛唐的诗歌与现实之中,一定是要拜天地的。人们崇拜三国里桃园之结义,继而仿效之,志趣性格相近投缘的人,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第一拜,必然诏告天地。

天地之天,在给人福泽的同时,也给人灾难;天时地利让人五谷丰登,干旱水灾风雨雷电一样让人饥荒。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源,大地上生长的万物供应人们的衣食住行。敬天地,代表着一种积极上进、尊重规律的入世心态。

在江湖里,是说中国的精神世界里,那时候的江湖,算得上人文与热血的一种。那时的江湖有凛凛的壮志与雄心,他们的天一定是规则,地一定是法度。他们为了这些已经制定的标准而终生的顶礼膜拜并一贯执行着。这些江湖人是豪情与热血澎湃着的希望。如果有人为权为势为名为利为别的什么欲望而走出出了另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必然遭遇群起而攻之的危机里,直到改正或者是毁灭性的绝地为止。人们当为正义之师,杜绝与驱逐那些江湖败类。于是,这时候的结盟,必以拜了天地,结成同盟,一致对外。

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的,好坏一时江湖中的侠客,最后隐于天地之间,绝对不会是现在流里流气流到乌烟障气的地方;他们的天地一定是敬在心里,而不是现在的都在手上,忽悠着乾坤大挪移。

人们的这种焚香祭拜“天地君亲师”现象有别于宗教祭拜。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为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拜天地,不能替代。只有亲自参与祭典,只有排场式的仪式感,做人是要做到无论对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

说到底,怎么样也得去与人来个一拜天地才好。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