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韩雪莲|怀念青春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怀念青春

我们总是这样,很多东西存在的时候都觉得平凡,不起眼,不以为然。而当它沉入时间的流游走,就开始怀念。

一天下班坐公交车,那天稍微晚点,避开了高峰期,车上不是那么挤,可以看清楚周围人。我的右前方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扎着马尾,没有刘海,手里握着单词表,蓝白相间的校服,看着很素净。夕阳洒在她微侧的脸庞,真好看。突然想起大学同桌昨天发的朋友圈“看着一排穿校服的孩子从眼前跑过,满满的都是青春”!校服只有一种简单的样式,两种颜色的组合,却拥抱了多姿多彩的年轻的生命,绽放着最梦幻的花朵。我们也曾有过那些年,名字叫:高三。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套校服,黑白搭,很宽松。学校规定很严,在校期间必须全身着校服,不然就扣班级考核分,严重的每周晨会批评通报。然而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没几个会接受学校赋予的这种同一性,但又不甘公然挑战校规,所以有人改小裤脚,有人在衣领上别各种表情包。总之是变着法儿的体现个性,与校服的原创性唱反调。

那时候,日子匆忙却也漫长,像极了我们矛盾焦躁的心。月考和模拟的速度总是丢开没刷完的题库,我们焦虑它的匆匆。但每天的高压状态,像阴重的云,覆盖着每个晚睡的梦,觉得日子过得好慢。有时候人之所以忧虑,其实是把悲伤太过放大,遮住了眼界的生机和繁华。老师告诉我们,高三就该乖乖补课,熬夜刷题,就该有压力去催生动力,于是我们一直把自己套在老师设定的概念里,小心翼翼的蜷缩在高压的黑暗角落里,放大忧郁,忽视了那个阶段最美的风景。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每个片段都美的很精致。

我记得教学楼后面是一片并不大的橡胶操场,大家每天匆匆对付一口晚饭,就去操场占位置,带的资料手里留一份,另外一份则是用来垫着坐的。有极认真的学霸很投入的游走在各大洲各大洋,评价不同朝代的王侯将相。这时候如果那个男生的球不小心砸在学霸的脑袋上,他的第一反应很可能不是究责,而是想起牛顿或者万有引力呢。再看看自称学渣的一派,三五个凑一圈,讨论今天刚改小的裤角是几寸的,校服上的胸针是哪家精品店的,再有就是某某班的某个男生打球的姿势很帅。至于挣扎在学霸和学渣交界带的一派呢,大多是手里拿着学习资料,很认真的发着呆。再看看那些奔跑在球场上的男生,汗湿脊背,还略显单薄身影展现着想要飞的欲望,那种力量,叫做正在成长。阳光洒在脸上,汗珠也一起发光。

但凡关于老师的台词,总少不了这样一句:“再占用大家两分钟时间,我们把这道题讲完。”教室里的气氛,总是有点厚重,大家都想和下课铃一起逃出去,但只敢心动,不敢行动啊。那时候提起根号二,大家就自然而然联想到数学老师,那个可爱的低海拔先生。而班主任则是“定语从句”的代名词,每次讲到语法,他都会使出他潜意识里的拿手绝活——定语从句讲个酣畅淋漓,而在坐的我们的态度就是:您讲开心就好。说到语文老师,大家都会怀念关于雨巷的那堂课,淡雅而深情,像极了她本人。我们着急着知道模拟成绩,我们着急着知道排名,我们着急着结束那些熬不完的夜和做不完的试卷。

“滴滴答答的秒针,留不住一个黄昏”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终于,也已经变成零。那些年的季风和洋流,朝代和改革;那些年的积分和函数,定理和法则;那些年的心事和理想,交织成了青春的网,后来成为回忆,把许多遗憾和许多留恋困在那里。然后,我们着急着结束的那些岁月,把深深的怀念留下,再也不转身。只能浅唱,怀念青春。


作者简介:韩雪莲,2018届毕业生.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