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伏晓春|相守云烟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相守云烟

故乡,在我的情感里不是很深,只有儿时四五年短暂的印象,记忆若有若无,或点或圈的黑白影像。说来也是奇怪,即是这样的浅显苍白,若听到她的名字、她的事,便不由竖起了耳朵,凝神静听。那些对我来说有些遥远的乡里乡亲的故事、那些和我生活没多少相干的变迁……心湖上总会漾起一圈圈亲切的涟漪。而如今,沧桑早已被岁月的年轮沉淀为一池心莲,故乡也如一颗沉睡中的种子,祖先早已种在了心田,容不得你念与不念。这时候,骨子里的恋乡情节日益浓厚起来,在我的眼里她不再是落后、贫瘠,已然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于天涯处含着时光无边,浸着流年斑斓。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经过相当的岁月洗礼才会有的蜕变吧?

六月,因了一事回到故乡所在的县城,秦安。虽说以前也到过几回,但也只是匆匆而过,未曾细心赏玩。正值炎夏,一阵雷雨过后,水汽在远远的山腰凝成一团团轻纱似的薄雾,飘飘渺渺的荡来荡去,让这粗狂的黄土高原显出几分的妖娆妩媚。妖娆妩媚这个词用在西北内陆的这个小城,还是有别与用以形容江南水乡的温婉恬静,更多了一种飒爽的气宇。随着对故乡的了解,我羞愧自己的浅薄,无论从人们代代相传的“曦里娲乡”,还是八千前人类活动遗址 -----大地湾的发掘推断,秦安曾经定是气候宜人,水草丰美的人类繁衍生息的宝地,远古华夏文明就发祥于西北这片现在看来干旱贫瘠的大地上。

迎着雨后的阳光,空气中流动着一股夹杂着泥土、青草、瓜果的自然甜润气息。号称“瓜果之乡”的秦安,自古便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至于秦安苹果、秦安花椒更是享誉中外。近年由于大力发展各类经济作物,周遭原本光秃秃的山峦因绿意葱茏的果树而丰腴了许多、乡亲们的口袋也因累累的硕果而饱满了起来、我的内心也因家乡的富裕而日益骄傲。原来所谓的浅淡,缘是羞于提及的贫困、所谓的苍白缘于对她殷切的期望。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辆辆疾驰的小车、一盏盏闪烁的华灯……证明着它的十足活力,日新月异。但她离村庄太近,我依然闻到了乡村清新酣畅的气息。透过指尖仰望湛蓝的天空,雨后的阳光少了尘埃的过滤而亮丽的有些刺目,但温度已略有消减。

县城不大,最适合闲闲散散的随意行走,前后鼻音不分的嘤嘤秦语竟比父亲母亲平日所说要婉转柔和。父母亲在外几十年,虽乡音难改,因少了语言环境,多少还是走了些腔调,我听起来简直生硬、艰涩,土的掉渣,并不止一次的流露出无奈。

几十年了,学个普通话真的难吗?我的娃一见你们就不会说普通话,一口他自己加工过的秦安话,听得我云里雾里。

父母亲只是嘿嘿的笑,“乡音难改,乡音难改。”其实我知道,父母哪里改得了乡音呢?乡情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脉。

秦安人自古擅经商,又深处内陆,语言变革较少,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语,细听真是率直酣畅。遗憾的是秦安方言的流传主要用于交流和贸易,文字记录有限。更多的年轻人已说着流利的普通话,我在想,不知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安方言会不会面临失传的危机呢?

从所住宾馆大地湾印象不过三十分钟便到了上关明清一条街,阳光西斜,太阳的脸红彤彤的像涂了厚厚的胭脂,光芒依旧,却不再眩目,羞羞达达的宛如头顶红盖头的新娘。站在街口向里探望,此时整个老街在玫瑰色的光晕中古色古香。迎面扑来的一股古老、厚重、淳朴的气息。一条宽约七八米的青石板路蜿蜒而去,道路两旁林立着绛红色土木结构的各类商铺,货物五花八门,尽显生活百态。寻货、讨价、还价、拉家长……前开店后住宅的典型明清风格使整个古街嘈杂却无聒噪之感,不矫揉不造作的浓厚民俗情调让人不得不感叹着秦安商业的发达和人文环境的深厚与闲适惬意。

走惯了光滑的地板砖,今踩在这灰色的石板路上,高跟鞋叩击石板的清脆响声能否惊醒沉睡百年的岁月呢?承载过历史的注定少不了呆板、保守。宽廊、飞檐、明柱、雕花、斗拱、石阶……这些明清风格的物什在简洁、明朗、清新的现代建筑面前有点拘束和黯然。拘谨、黯然中安然敦厚的沉淀着辉煌、苦难,任时光流转,它只管铭记,见证曾经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因为它早看清了前尘往事。

雨果说:“建筑最伟大的产品是个人的作品,但更是社会的作品:是天才的表现,更是劳动者的创作,它们是一个民族的留存物。是若干世纪的积累,更是人类社会逐步蒸发的沉积”。我认为它们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诠释,清代学者辜鸿铭这样总结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魂。不仅是庆幸,更是万幸!在县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条明清时期的古街得以保存,至少还有几处属于自己民族的留存物,至少给后世子孙们通过这些陈旧、笨拙、厚重的老物什可以追忆我们祖先和国家文明。这种庆幸和万幸却是一种无奈,心痛的无奈,像这样的老物件实在已不多了。

“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但愿历史不再上演梁思成和林徽痛心疾首的呐喊。

古街建筑灰墙青瓦、镂花的窗格、门面皆朱红或铁锈,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显得那么和谐。中国人在色彩的应运上讲究道家的天人合一。自伏羲开卦以来,道家内敛、稳重,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哲学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自然观。追求心领神会、阴阳有序、在有限的空间里包容无限的自然。这样的意境在中国古建筑,民居和古村镇的布局,色彩上都得到了充分的结合。红色代表天,为阳,先秦时期,有语日“恶紫之夺朱也”可见红色为正有着悠久的历史。红色彰显宽广、厚重、祥和、喜庆;青色,灰色代表广袤的大地,彰显清雅、端庄、朴素、宁静的自然本质,为阴,古街就是这种精神和文化的见证。

高跟鞋的确不太适合走这坚硬粗糙的石板路,不大会功夫,脚底便感到热辣辣的疼。一家古玩字画的商铺引起了我的注意,驻足向里张望。

“藏进来歇瓜哈!”主人的意思让我进去歇歇脚。见店主温暖的邀请,便走了进去,正好歇歇脚。一进门带玻璃的柜子里,随意的放着一些小巧的挂件、配饰:玉佩、玉坠、绿松石的、玛瑙的、珊瑚的……手串、珍珠的项链……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小玩意,看上去都有一定年头的样子。中间地上笨重而陈旧的木头货贺上摆着几排瓷器、陶罐;墙上挂了几幅有点发黄,发褐的字画,不知是因为时间久远,还是烟熏的缘故。一幅侍女图吸引了我的眼睛。

“这是冷枚的?”

“你认得?”店主打量着我,略显惊讶。

“看着像,忘了在哪个博物馆看过展览。”

“个夜里各才拾掇哈,你瞅国话,秋是真迹不?”店主给我倒了杯茶,示意我坐下。

“老哥,我可没鉴赏字画的本事,你好好挂着,自然有识货的行家来。”店主点头微笑,给我讲起了秦安的八卦。玉钟峡里伏羲女娲图腾形象遗址“白蛇碥”、陇城镇里女娲洞、诗仙李白、大将军李广、前秦符坚、初唐李渊父子、明朝书法家胡缵宗、创办“陇川书院”的牛运震、“陇上铁汉”安维峻……一气呵成,如数家珍。

我不仅惊叹,八千年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大地上沉淀着,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着。也许秦安随便找出一个上点年纪的人,都能滔滔不绝的从伏羲女娲史前文明讲到古丝绸之路“据一地而扼四方”的战重地、军事要冲。

夕阳已完全西沉,古街因一片橘黄色光霭的笼罩而显神秘,余晖斑驳了墙上的字画和架上的坛坛罐罐,我的意识渐行渐远。店主略带沙哑的声音缓缓的撞击着我的耳膜,如陈旧苍老的留声机上转动着封存了太久的老唱片,针尖划过唱片的沙沙摩擦声让那些古音古韵浸入心灵。繁荣后的沉静清浅了时光的蹉跎,寂寞着岁月的孤独,也许恢宏与高贵只有孤独与寂寞才孕育得起吧。青白的炊烟从商铺后的屋顶袅袅升起,不一会儿,古街便荡漾着温暖纯朴的生活味道,古老也好,现代也罢,人民的生活在一代代的沉积中延续、传承。

作者简介:伏晓春,笔名,楚风,云扬,女,七0后,甘肃天水秦安人,兰州大学汉语言专业,热爱文学,其作品散见于《工人日报》《兰州晚报》《天水日报》《散文》等报刊杂志、网络,1997年开始小说创作,200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醒梦》现居兰州。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