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蔡汉顺| 中山路的过去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中山路的过去 

揭阳古邑,名早秦宫汉室,地居北回归线,应织女座星辰,镇闽粤赣三边。而榕城,倚青山,御碧野。向为邑之治所,其形如葫芦,正所谓:一江分南北,两水绕佳城,故有葫芦宝地之称。
城中又有一路,名曰中山。该路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称宣化街,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称大街,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称中山路,沿用至今。路之出名,是因为该路段原建的古牌坊。
牌坊在揭阳也称“石亭”。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象征,牌坊在周朝已存在,最初它只是门的称谓。唐代,城市采用里坊制,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把居民区划分成方块状,称为“坊”。“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门通行,门上常贴旌表(突出成就者事迹),这就是牌坊的原型。到明朝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形成潮汕地区今人所见牌坊的模样。
我站在中山路上,心情既压抑又沉闷,虽然眼前有美轮美奂的近代骑楼、有现代时尚的亮化灯光、有各色各样传统的潮汕美食,但所有这些都没法提起我的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古牌坊,而这些古牌坊已湮没于地下,如今已看不到任何的踪迹,似乎随着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成过眼云烟。真的好压抑好沉闷。
我想,压抑与沉闷又有何用?古人尚且有“居庙堂而不忘黎庶,处江湖而心系家园”的家国情怀,何况我们是当今的揭阳人,尽管我是一介布衣,自信言微力薄,但面对眼前的所见,我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默不作声,应该鼓起勇气,振作精神,心系家园,为揭阳历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撰文发声,于是我萌发了对该路昔时古牌坊的抄录和整理。

关于这些牌坊,郭伟忠先生在其《揭阳城坊志》中,屡有罗列,总共约是十左右座,这是依据乾隆版《揭阳县志》所写。其实,明朝所建的那些牌坊(包括“衙前”路段),总共有23座之多,现据雍正《揭阳县志·坊表》抄录于后,并对其相关内涵稍加揭示。
这些石牌坊是:
1、解元坊,为成化庚子解元林昕立(渔湖人);
林昕,官至广信府同知,其儿子创建榕城县城南溪边的“南溪精舍”后,文起书院、榕城书院等相继崛起,至于明末,这几座书院的并存,灿如繁星,与县学交相辉映,开创揭阳教育历史的一个崭新局面。
2、五桂坊,为永乐甲午举人许训(榕城人)、  黄源禄(揭东潘厝寨今蟠龙村人)、谢仕(揭东翔龙人)、黄源寿(揭东潘厝寨今蟠龙村人)、郑敏(揭东陇埔人)立;
黄源禄和黄源寿是今揭东区曲溪镇蟠龙村人,兄弟二人为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同科举人,黄源禄任福建同安训导,其弟黄源寿任罗江县教谕。
3、观光坊,为贡生仕番禺县知县林睿立(榕城人);
4、聚奎坊,知县舒国光为历科题名立;奎星俗称“文曲星”。奎星座有十六星,故称“聚”。主宰文章之运,故标“文”。星座排列屈曲相钩像文字之笔划,故连以“曲”。此坊用以表彰潮汕地区几位文章显达的翰林学士、文状元林大钦列此坊之首位。
5、龙飞首盛坊,为戊辰科郭之奇(榕城人)、宋兆禴(榕城人)、黄奇遇(渔湖人)、辜朝荐(现属潮州名人)立;(表崇祯朝戊辰年(1628)中榜四进士的郭之奇、宋兆稐、黄奇遇、辜朝荐。龙飞遇帝王即位,戊辰为崇祯元年,故有“也称”。“戊辰四俊”和“龙飞首盛”八字为吴殿邦所书。民间有“五虎廿四狮,七只料丝(鹭鸶)在摆莲(飞舞)”之谣以状其刻工精伦。)
郭之奇,明末抗清官员,潮州七贤之一。字仲常,一字菽子,号正夫,别号若菽、玉溪子,自号三士道人,榕城人。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福建提学参议,詹事府詹事,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一带,抵抗清廷,累官至礼、兵二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元年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诗文集》,文录入《耆旧集》。其诗共分十八集,为潮汕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
宋兆禴(1600—1642年),又名尔孚,号喜公,潮州七贤之一,榕城凤围村人,出身望族,1628年中崇祯戊辰科进士,任江西广昌县令、浙江仁和县令等。
宋兆禴以诗名世,诗集有《学言余草》和《旧耕堂存草》2种。可惜未刊而散佚。近人辑有他的诗为《旧耕堂存辑》1册,计存诗作27首。
黄奇遇(1599-1667),字享臣,号平斋,晚年自号绿园居士,生于潮州府揭阳县广美(今属揭阳市榕城区广美村人),1628年(明崇祯)戊辰科进士,曾任固安县令、翰林院编修,清入关后,任南明永历朝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礼部和兵部尚书。晚年回乡终老,逝于揭阳。黄奇遇为政为人有贤名,明清更迭时,辅助南明抗清,后告老回乡。是揭阳戊辰四进士之一,名列“潮州八贤”。黄奇遇原著有《绿园诗草》一集和《平斋文集》,皆已散佚。现存世者,仅有《揭阳县志》所录的《涵元塔记》一文和《过旧园亭诗》一首,还有一些散处于民间的诗联遗墨。
6、奕世青云坊,为黄勋、黄一道父子立(现属为梅州丰顺名人);
7、父子乡贤坊,为国子博士薛俊光、光禄寺少卿薛宗铠立(现属潮州名人);
8、平交伟绩坊,尚书兼副都御史蔡经为翁万达立(现属汕头名人);
9、万里长城坊,南赣都御史朱为翁万达立;翁万达3次受封兵部尚书、三边总制,为国家依赖之大将;又曾修筑宣府东路边墙长二百里,故以“万里长城”名坊。翁氏平交趾(越南古称)莫登庸叛乱功最大,故此坊又名“平交伟绩”坊。
10、进士坊,为广西佥事林松立(揭东曲溪镇陇埔村人)。
林松,明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中二甲进士,先后官至广西按察使、户部郎中。
11、司徒正郎坊,为郎中林鸣鸾立(揭西钱家寨人);
正门楼三层,庑檐下金书“林鸣鸾”三字,右左门二层,庑檐下金书“陆杰”、“陆相”各二字。《揭阳县志》载:“林鸣鸾……出知都匀府,时有陆杰、陆相,诸生也。以罪系狱,拟大辟(杀头)。鸣鸾夜出,闻囹圄(监狱)读书声,询吏,具以对。叹曰:“当此时而犹勤学不辍,必非凡才也”!明日吊讯察甚冤,力为神雪。越三年,兄弟具联捷,成进士……。”后皆任相。疏清建坊于揭(林鸣鸾,揭阳霖田都人)以酬其恩。由于两陆皆职相位,故此坊世称为“两相夹一府”坊。司徒、正郎(尚书郎)即相职,坊为两相疏建,故正称为“司徒正郎”坊。粤省所罕见。
12、登云坊,为永乐戊子举人郑志谨(榕城人)立;
13、凌霄坊,为永乐戊子举人洪添(登岗镇港口村人)立;
洪添,明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任交趾衢仪县丞。
14、冠英坊,为成化丙午举人苏瑀立(揭东东仓人);
苏瑀,今揭东锡场镇东仓村人,明朝成化年丙午中举,以“冠“”为乡试拔尖中举,“英”为英雄才俊,出仕广西,故坊表其名“冠英坊”,出仕广西任知县。其祖父苏崇本以书经中明朝永乐十年(1413年)贡员,任广西安乐县知县,后任广西平乐府知府。公孙均出仕广西,其时传为佳话。
15、文光坊,为景泰癸酉举人蔡颙(榕城人)、谢雍(登岗谢坑人)立;
谢雍,今揭东玉窖镇谢坑村人,明朝景泰四年(1453)举人,任太平府同知。
16、穿杨坊,为正统辛酉举人叶进(榕城人)立;
17、文衡坊,为太仆寺少卿吴裕立(揭西东园赤岩头人);
18、世桂坊,为正充辛丑举人吴胄、宏治壬子举人吴笏成、成化壬辰进士吴裕父子立;古以折桂喻科举及第,“桂”与“贵”又谐音。坊为明正统辛酉(1441年)举人吴胄、成化壬辰(1472)进士吴裕、弘治壬子(1492)举人吴笏之祖父子立。
19、进士坊,为永乐戊戌进士洪廉立(炮台吕浦人),
 洪廉,今揭东炮台新市竹围村人,古称吕浦洪;永乐十六年中进士,岑溪知县升按察御史。
 20、进士坊,为天顺丁丑进士徐虔立(仙桥禄宜人);天顺元年中进士,镇远府知府。
21、进士坊,为天顺癸未进士陈仕宝立;天顺七年中进士,陕西参政晋右参政
22、状元坊,为清康熙六十年武科状元林德镛立;为最末即第十一座牌坊,位于南城关内。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武科状元林德镛立。
23、太平坊。

以上辑录的就是昔时榕城中山路的牌坊。从各个坊名我们已可看到,昔时中山路的这些牌坊是为庆祝邑人登科(成举人、进士),或受特殊重用而建的。在明朝,地方政府有为本土获得解元(乡试第一名)、进士科名人物立坊志庆的传统,对于某一成绩突出的“科”,如永乐甲午全县有5人成举人,崇祯元年有4人成举人,也可建坊以标人文的发达。
历史悠久的揭阳榕城区中山路,昔日其牌坊数量之多,密度(其密度高于潮州太平路)之大,堪称世界第一。长仅600多米的路段上便集中了这么多高档次的牌坊,其规模之壮观、其气势之宏大、其底蕴之深邃以超越牌坊的功能,我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昔时揭阳的一座人文历史博物馆,是一部书写在石刻牌坊上的揭阳地方志。正是:一街牌坊,满城文化。岭东之魂,万古留芳。
嗟乎,史料犹存,牌坊不见,叹岁月之无情,痛人为之破坏。深感婉惜,故写此拙作,旨在抛砖引玉,启佑后人,激励来茲,等待时机,复活牌坊。诚如是:则揭阳幸甚!榕城幸甚!

作者简介:蔡汉顺,广东省揭阳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揭阳市榕城区东兴综合文化站站长,有多篇文章发表,有散文随笔出版。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