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营养指导该怎样做?(一)

 桃花背 2020-08-0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夏萌脑师,因为最近在做大脑营养相关的工作,所以大家都叫我夏萌脑师。

营养学分为三个大层面,一个是食品营养学,指的是某种食物中有什么营养素;第二个层面是大众营养学,说的是正常人应该怎么吃;第三个层面是临床营养学,说的是防病治病该怎样吃。

临床营养医生的诊疗思路和大众营养不同,是个体化的,不是群体化的,每次看病,都要和病人来一次深度沟通,比查户口还要详细。

用营养的思路看病其实很像全科医生看病,要问病史、查体、看各种结果和检查报告,还要关心病人的环境和习惯,要清楚患者目前的营养状态,要知道患者能不能接受的我的指导,等等。

西医看病的“望触叩听”、中医看病的“望闻问切”都是做医生的基本功,不管西医、中医,都把“望”放在第一位。这一眼“望”非常重要,病人的体态、面色、精气神都呈现在面前,能带出很多信息,随后再听听患者及家属的讲话,问几个相关的问题,再看看有什么阳性体征、化验和辅助检查报告,所有内容缺一不可。所以,就算现在网络再发达,人们生病还是要去医院找医生嘛。

营养医生是在全科医生诊疗流程的基础上又多了些营养方面的内容。

给患者制定营养方案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患者身体需要什么,在哪方面营养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与疾病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才能确定补什么营养素,减少哪些不良习惯。

营养需求是指身体的需求而不是心理方面的需求,许多人盲目地补,国产的、进口的各种营养品,被人推荐什么就去补,但是往往发现在别人那里效果好到自己身上不一定有效,甚至可能更坏。所以对别人合适的饮食或者保健品,对你来说可能是造成疾病的毒药。

在疾病营养调理方面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固定食谱,遵守的原则是因时、因人、因地。用某一种营养品或者某一种食谱就想解决这一类问题,这把营养治疗看得太简单了,实际上是异想天开,往往达不到预想的结果。

是不是就无章可循了?不是,疾病营养调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看病一样,病人不同、病种不同,但是看病的诊疗思路是一样的,流程是一样的,这个思路流程在每一个病人身上都适用。

这就是营养诊疗流程,又叫做NCP流程,凡是想给自己调理或者给别人调理营养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原则。这个NCP流程是2002年美国饮食与营养学会制定的,之后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了广泛应用,包括中国台湾地区,2012年以后也在推广NCP流程。

NCP营养诊疗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营养评估、营养诊断、营养干预和营养评价。这四个方面是个连续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