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孩子扔到零下14°C的山里,这爸妈的心也太大了!

 童行者 2020-08-08

冬天,在户外,其实挺冷的。

但是更充满着惊喜与乐趣。

长城两边的山林里正积满了厚厚的雪,抓起一把雪就可以打雪仗。

水泉沟、香屯的小溪流结了厚厚的冰,在冰面来一场拔河比赛,或者打一场“保龄球”都是对冬天最好的致敬。

虎峪沟的冰壁已凝结而成,孩子们欣赏童话般的冰壁,来一场挑战自我的攀冰。

如果实在不抗冻,怀柔一千平米的室内刺激战场,等着孩子痛痛快快地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吃鸡”大战......

冬天的游乐园

在老北京的习俗里“走冰”谐音为“走病”,寓意着来年身体健康的美好期许。

一个人也没有水泉沟、香屯的峡谷里,孩子们的到来增添了许多生气。一节“冰的知识”,让孩子通过判断冰的厚度了解冰层。

看:冰裂纹、气泡、有没有水渗出、此处水流急缓度;

听:冰下水流声、石头或木棍敲打冰面是否有空洞的声音;

为了让孩子对冰有更好的了解,折腾老师做了一个小实验:把冰窟的一面冰块儿凿出一个洞洞,里面的冰随着折腾老师的工具一点点旋转,破裂,形成漂亮的冰面。


听到咔咔的冰层断裂的声音,引得孩子们的一阵阵地惊呼声,个个都跃跃欲试。

跨越潺潺的冰溪,有的小朋友嘴里喊着“我不敢”、“我怕掉进去”,可当看着别的小伙伴们都过去了,自己也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

林子里还能看到肥肥的野猫,雪地上一个一个的脚印,孩子们纷纷脑洞大开。

在冰上,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踩双层冰,下层冰很厚,上层冰很薄。上层冰被踩碎的过程很爽很减压,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这是他们关于冬天的记忆。

踩碎后把冰拿起来观察一下,原来表面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冰,它的另一面却如此之美。

看到冰层下欢畅的水流,特别的治愈,在办公室里看这个这个视频,听着叮咚的声音,瞬间能够带你远离当下的烦恼,内心仿佛回到大自然中特别的宁静。

在自然界,孩子们变成的观察者,他们观察冰层、泉水,他们也是体验者体验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纯粹与美好

▲上面文章来自亦朗小朋友

你看这就是大自然带给孩子的礼物,以后再听到泉水叮咚响,也会跟冬天挂钩了。

峡谷中的小溪到了冬天就成了天然的冰滑梯,在大自然的游乐场中,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滑出各种姿势

孩子们在长城上午餐,吃着热乎乎的自热饭,听着长城的故事,一定是一段美好的经历吧~

超酷的攀冰

雪山间,森林里,孩子们一下车,先在雪地里撒个欢,一边往冰壁走,一边赶紧抓一把雪。

走到冰壁这边,孩子们都被绝美的冰壁惊艳啦~纷纷大呼好美啊~看着折腾老师攀冰时矫健的身姿,孩子们都呆住了~

在攀冰之前,孩子们需要了解攀冰的相关知识,比如,绳结、冰爪、冰锥、头盔等装备的穿戴及使用方法。

令孩子惊讶的是:一根绳子承受的重量居有2.3吨,所以,攀冰是个很安全的运动,只需攀登者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即可

穿好装备就得真刀真枪的练技术。

首先练习在冰壁上的关键动作:踢和打。打,是用冰镐打点。踢,是把鞋上的冰爪直着踢进冰里。

可能视频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攀冰是个孤独的运动, 只有孩子们心里清楚在冰壁上的无助和忐忑。

小姑娘矫健的身姿,令人惊艳叫绝

腿软了也要踢冰,手酸了还要打镐。攀冰是磨练意志的运动,是一步一镐向上攀的过程,孩子不仅挑战了自己,更是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力量。

即使这样,有的孩子上次有个点没有翻过去,回去后一直念叨下次一定要翻过去,这次又报名攀冰了。

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是多少节理论课都带不来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辈子最重要的素质。

刺激战场,真人“吃鸡”

元旦,我带孩子们打CS,现场版的“吃鸡”超越了手机版带来的刺激。孩子们能够真实的看到每个人表情,他们之间有互动,射杀、躲避、团队合作、软弹打到身上的感觉。

这些真实的体验,让孩子们更过瘾,更开心。

我们的战场也更是逼真,铁网、楼梯、火炉、报警器、暗室,孩子们纷纷感叹“太逼真了吧”、“这个网子会不会塌?

孩子们一方面感叹从来没有过如此真实的CS场地,多多少少有点恐惧;另一方面感叹,这里简直酷毙了~

CS中,折腾老师当人质的时候被“打”的可惨了,惨兮兮的在“铁笼里”看着大家,引得孩子特别有成就感。

小小士兵们按照事先布置的战术,有冲锋陷阵的,有掩护队友的,火热劲爆,孩子们攻城掠地,杀敌夺旗,在枪林弹雨中体会真正的精彩与刺激!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坚定的眼神,每一位小战士都在为自己的团队贡献力量,不抛弃、不放弃、不气馁。

每一轮结束的时候,输的一队能收起个人恩怨、委屈,思考失败的教训,赢的队伍能够直白、热烈的庆祝自己的胜利。然后再投入新一轮战斗。

他们自然而然的分析每一局的战况,“如果我是卧底,我会怎样怎样,会表现得更好”、“下次我也想当人质”。

这足以说明,孩子们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激发出太多的聪明才智。围绕兴趣,主动学习,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受益一生的防暴力

当暴徒手持武器向你看来,你要怎么办?扭头就跑,跪地求饶,奋起反抗.......生死险境中,到底怎样做才能保全生命?

在我们过去的几次课中,有好多孩子和父母都收获颇多。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暴力砍杀发生时暴徒的攻击手段和心理变化,从而学习自护自救的技能。

再用实操教学,帮助成人和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武器袭击、暴力砍杀,学习躲避犯罪伤害。

教练采用理论+实操演练教学方式,让孩子和父母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暴力事件。

教练会手持砍刀,对每个孩子进行暴力侵害模拟,孩子们通过多次的练习,去学习如何避免暴力侵害。

如何抓住关键时机,怎么用书包挡在前面,干扰对方的动作和视线,为自己争取逃脱时间。

不小心跌倒在地时,怎么才能安全逃脱?应对激烈而又紧张的气氛,了解暴徒的心理变化等常识,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求生时间!

看!故宫

一到故宫,大白老师就化身朱棣,让孩子们帮忙“评评理”:朱棣和清朝的乾隆皇帝,谁才是天下第一?

大白老师首先抛出一个灵魂般发问:一个国家怎么样才算强大?孩子们的回答也是奇特,比如有钱,有武器,有故宫?……..

而且还用非常浅显的类比,让孩子了解各宫殿的功能。比如,

明朝的乾清宫=你家爸爸的卧室,文华殿=你家的书房,慈宁宫=奶奶的卧室,太和门=爸爸的公司......这样一看,孩子们还哪会不明白呢?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土木堡之变,于谦平定太和门之乱、明英宗被俘。这些明朝经典事件,经过大白老师客观的分析,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原来于谦竟然这么厉害,用三招给大明朝成功“续命”。

而大白老师对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的总结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康熙皇帝是个忍人,雍正是个狠人......

不仅如此,大白老师还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期的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都再经历什么?让孩子的视角不再局限于闭关锁国的自嗨中。

大白老师生动地描述故宫各个角落里发生的一段段故事,让我们一应在目,恍如亲临。的确,很多孩子可能仅对故事细节记忆比较好,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没有理解通透。

但这应对着马伯庸说的:“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虽然正确的,但是视角太高了,高到没有什么人情味。

我们通过故事,让孩子记住那些故宫里人情味的一面,亦是对历史的一种致敬和缅怀。

孩子们在最后的总结里,生动地描绘了大白老师讲课的场景,如图▼

中间蓝色,头上只有8跟头发,长着翅膀的就是孩子眼中的大白老师哦~





End

回程的车上,我们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在冬天还愿意来户外活动?

“在家太无聊……”

“想玩雪……”

“听说可以冰上拔河……”

“我本来就喜欢到户外去玩……”

“我平时没那么怕冷……”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之内是所谓的安全舒适,临界点之外是危险辛苦。我们总是要面临一些进与退的抉择,一次次的突破自己,才能获得成长。

就好像,

虽然峡谷中气温低又有风,到其实走起来,身体暖和起来并没有那么冷。

大坡看似很陡,但吃过午饭,问孩子们:下午你们还走的动吗?他们答:当然走得动!

........

汪曾祺曾说过:“希望你多抽出空闲,放慢脚步,去山野间,去小涧旁,与恋爱的花鸟,与交谈的虫木,与缓慢的大自然,共同欣赏晨曦日落,候鸟南飞。

大自然是最好的游乐场,也是最好的课堂


童行者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独特的社会、自然、团队体验,引领孩子们走入自然,认识社会,锻炼人际交往,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