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的杀手,也逃不过被寄生的命运……

 童行者 2020-08-08

秋末的一天,一位大腹便便的杀手妈妈在灌丛的枝条上产下了泡沫丰厚的卵鞘,把她的宝宝们精心包裹在厚实的泡沫内。

(这个是前两天去爬山发现的哦~)


不要小瞧这个卵鞘,它除了可以抵挡寄生性天敌的侵害,防水保暖效果更是一流,用来度过干燥寒冷的冬季根本不在话下。

小小卵鞘个头虽然不大,里面的宝宝却属实不少,一个卵鞘常常可孵出超过200只若虫,当然这是假设它们都平安孵化出来,没被螳小蜂或螵蛸皮蠹染指的话。

小杀手们出世了。

或许你会问螳小蜂是谁?螵蛸皮蠹又是谁?这两位虽然名字听着很可爱,却是杀害螳螂宝宝的“凶手”。

中华螳小蜂,一种体型非常微小的寄生性蜂类,体长不过4-5mm。雌性螳小蜂尾部拥有一根细长的产卵管,它们在交配过后就会用产卵管刺破螳螂卵鞘的外壳,将自己的卵产在健康的螳螂卵鞘中,之后幼年螳小蜂便以螳螂宝宝为食,直到羽化成虫破鞘而飞。

被寄生的螳螂卵鞘中那些尚未孵化的小螳螂就遭殃了,即便没有全军覆没,出生率也会大大滴降低,重点是几乎所有种类螳螂的卵都会遭到中华螳小蜂的寄生。

(天敌之一螳小蜂)

外一个螵蛸皮蠹简直就是螳小蜂的翻版,螵蛸皮蠹在交配后也会将卵产在螳螂卵鞘里,而且会产很多个卵。在冬季过后,天气开始回温,螵蛸皮蠹会率先孵化出来,孵化出来的幼虫就以还未完全孵化的螳螂卵为食。

因为有卵鞘的保护,螵蛸皮蠹幼虫过着衣食无忧的悠哉生活,直到吃光了所有的螳螂卵,它们才会羽化为成虫,这一点是不是觉得它比螳小蜂还要可恶呢?

(制造“杀戮”的螵蛸皮蠹


螳螂幼虫:“谁还不是个宝宝,待我长大定能杀敌无数!”

长大后的螳螂那就威武多了,虽然很多虫子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来,但我相信很少有人会说不认识螳螂,因为它有标志性的“螳螂刀”,这对“螳螂刀”上带有锐利的刺,等猎物靠近,就迅速出击。蝗虫、竹节虫甚至鸟、蛇都是它的猎物,可谓是虫中之王啊!

你瞅啥?

除此之外,螳螂还有一个灵活的倒三角头,一对复眼分置头部两侧,两只复眼中间有呈三角形排列的三颗单眼,也就是说螳螂有五只眼睛哦!

一个可作300°转动的头、能精确测算距离的眼睛、镰刀状的捕捉足、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保护色和拟态伪装,造就了这位捕猎好手。

作为一个天生的捕猎者,螳螂的猎物涵盖各类昆虫,下至蚂蚁上至胡蜂,只要一个不留神都有可能成为它的盘中之餐。不过为了增加捕食成功率,螳螂一般取食体型不大于自身二分之一的猎物。

尽管“螳臂当车“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但”胃口“比较大的螳螂还是有的。据资料记载,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经常会去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下面的视频足见螳螂之厉害啊!

和所有昆虫一样,成年后螳螂首要任务就是繁殖。相信黑猫警长中吃掉新郎的螳螂新娘的形象一定深入人心,实不相瞒,提起螳螂,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出现的就是这个画面。

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交配过程中食夫的现象并不常见——灵巧的雄性常常能够顺利逃脱。

螳螂可是自然界的伪装刺客、拟态大师,不知道除了绿色螳螂,大家有没有见过粉色、像花一样的螳螂呢?没错,它就是兰花螳螂,悄悄的告诉你们,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就可以见到它曼妙的身姿哦~

兰花螳螂因型态似兰花而得名,身体的颜色有粉红色也有白色,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最适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呢~

最后再给大家看几种进化成“妖孽”的螳螂。
▼刺花螳螂

▼枯叶螳螂

▼小提琴螳螂

基菱背螳

幽灵螳螂


华丽金螳

*文章图片、视频来源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
_

本期作者

_
疯菇凉,童行者领队老师,热爱自然,孩子,还有很多精彩的户外奇遇故事。点击链接金牌领队丨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疯菇凉),了解更多疯菇凉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